范心恒
(1.广西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2.马来西亚精英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吉隆坡 50490)
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分析
——刘三姐身份仿拟个案研究
范心恒1,2
(1.广西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542899;2.马来西亚精英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吉隆坡50490)
在社会交际语境参与式观察中,深度描述刘三姐音乐独白话语功能,从而构建了独白话语性身份仿拟方法。通过电影《刘三姐》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分析,对其音位和声韵成分进行规律性统计,梳理出音乐独白的物质语境语音变量、文化语境语音变量和心理语境语音变量,切实把握音乐独白话语性身份仿拟的演绎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独白话语就其规约性七言山歌体裁,主要浓缩了广西所有山歌典型的演唱风格,不仅仿拟了规约性的歌仙身份,还仿拟出其普通少女、民族英雄的话语性身份功能。
刘三姐;音乐独白;语境三分说;语音变量;身份仿拟
自20世纪50年代末具体语境引起关注以来,特定结构意义的分析成了身份仿拟辨义功能重要的研究对象。
身份仿拟是言语行为主体为表达和识解语用用意,而采用模仿、复制、选择目标身份功能的言语行为。(范心恒、刘绍忠等,2013)在极富地方色彩的音乐文化语境的言语事件中,主体所仿拟的身份功能尤其明显。地方音乐文化往往通过歌曲、歌剧等形式传载当地主体所仿拟的身份功能,比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典型山歌文本——电影《刘三姐》的主体,就是通过浓郁的地方文化,彰显了三姐所仿拟的“歌仙”身份功能。
根据前人的研究,公众言语行为事件与概念类型以及具体的语境类型,统称为个性化的语境,是继Malinowski,B.(1923)“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J. R.Firth(1957)的“言语情景论”①弗斯最早接受B.Malinowski的语境思想。J.R.Firth的语境思想有四点:一是情景语境;二是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三是典型语言;四是语言行为。、莱昂斯(J.R.Lyons:1977)语境变量分析②莱昂斯(J.R.Lyons:1977)语境变量分析:Lyons强调语句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并在《语义学》中提出六种语境变量分析,即角色、地位,正式程度,态度,媒介,时空位置,范围和话题。莱昂斯的语境变量分析为本文研究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2000)“交际语境论”(communicative context)理论之后,对语境理论的一大推进。早在1957年,J.R.Firth就提出在“语言事件(language event)”即他本人所说的“实际使用的语句(sentence in use)”的研究思想;Saeed(1997)年提出以具体概念类型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强调了语境个性研究的重要性,他说:“语言是形成各种活动的复杂概念模型,如法律语言、棒球语言……。”朱永生(2005)认为:“研究语境不仅需要从语境类型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且更需要从具体的带有个性的语言行为深入展开”。沈家煊(2011)也提出要关注具体语境中的公众事务的语义解读,他说:语辞研究“现在看来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与公共事务有关的,这方面我们还很薄弱。”
至于特定结构意义的分析,都体现出个性化的语境意义。Gumperz,J,J.&J.Cook-Gumperz(1976)年把一组索引词称为“语境化提示语(contextualization cues)”“指示词(deixis)”以及篇章层面的文体风格和形式,认为这些词能够帮助理解活动内容和语义内容,上下文语义关系。Thornborrow和Wareing(1988)认为,指称词必须在具体语境中才能知道具体意义,比如“Meet me here at the same time tomorrow with a stick this long.其间的me,here,at the same time this long离开了具体语境简直是无稽之谈;Harris(1988)提出特定的文体风格、形式(口语、书面语)都设计具体语境中篇章的语义内容。
但是,以上的语境研究,忽略了话语的交际本质,缺乏对结构层面语音变量在语境中的语用意义与其社会功能的解读,忽略了极富个性色彩的地方音乐文化语境中言语事件的身份辨义功能的解读。地方音乐文化往往通过歌曲、歌剧等形式,传载当地主体所仿拟的身份功能,传载别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意义。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在交际语境理论基础上,以1960年电影《刘三姐》为蓝本,对刘三姐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规约性身份——歌仙之外,所仿拟的其他话语性身份。
(一)语料来源
电影《刘三姐》(1960年版),是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音乐故事篇,屡获大奖。该电影以广西民间壮族歌手——刘三姐化为歌仙升天的故事为脚本,仿拟了她勇敢、机智、正义的后至身份(achieved Identity)(David M.Newman,2004)。片中刘三姐因揭露反动阶级的真实嘴脸,被财主追杀,到处漂流,最后被阿牛家收留。电影的开场白关于自我身份的描述和中间一段对自我感情的宣泄,充分体现了其话语性身份功能。本研究正是取材这两段音乐独白作为语料来源,通过对其语音变量进行统计,对其所仿拟的身份功能加以话语性分析,旨在求证话语性中本有的身份。
其语料如下:
①图一刘三姐音乐独白一
②图二刘三姐音乐独白二
在独白一中,从“山顶有花山脚香”到“冲破长堤到九州”属于A段。从“虎死虎骨在深山”到结尾处“风平浪静姐逍遥”为B段。A段主要描述三姐愤怒的心情,B段则揭露了财主罪恶行径,宣泄了三姐不屈的决心和斗志。
这些独白,体现了主体的思考和判断过程。在这些过程之中,采用了身份仿拟的行为方法,模仿、复制、选择了主体目的身份,以实现其语用用意。该两大独白中,其语音体现的身份仿拟方法设计如下:
(二)方法设计
“独白”往往具有一种对话性(张雪,2006)。音乐“独白”是指人物独自说出,并且能表现心理、思维活动的台词,它的形式是人物独自思考时心理过程的言语外化,即人物独处时内心活动的自我(言语)表述,是一种假设出声的思考。类似于音乐的歌剧独白,是将默然无声的心理活动和持续不断的无声言语来替代有声言语,它是一种心理语言(2011)。
图一
图二
就典型语言刘三姐音乐独白话语体裁来讲,任旭斌在《刘三姐跨文化传唱》中写道:“刘三姐的山歌,属于典型的七言四行山歌”(2011)。他认为刘三姐是现代广为流传的“七言”汉语歌谣,是由侗族“五言”歌谣转换而来的。因此,它与广西北部地区传唱的汉语山歌格式依然与五言、七言近体诗相同。
就刘三姐规约性身份来讲,其独白语境不仅仿拟出主体规约性身份——歌仙还体现出话语性身份的音乐特性。其身份仿拟是主体通过模仿、复制、选择目的身份功能,而实现语用用意的言语行为(范心恒、刘绍忠等,2013)。进一步讲,其身份仿拟也是在具体语境中解读主体话语性身份功能一种思维方式与理论方法。
美国著名的音乐人类学家艾伦· 帕·梅里亚姆(Alan.P.Merriam:1964)认为音乐这种身体行为和言语行为,能充分反映身份功能,比如主体背景、个性、心理状态或者是情感归属,通过歌词和人物角色场景映射出主体身份。他在《音乐人类学》第二篇开头就说:“……被文化认可的音乐行为决定着音乐的声音以及相关的态度和价值观”,“音乐为身处特别社会状况的个人提供情感宣泄”。因此,音乐人类学认为,音乐是体现具体语境中语音的效果和主体的心理以及主体承载的文化价值的,这正是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所体现的主体身份功能。
王佐良在《英语文体学引论》中提出语音音位(phoneme)、语音韵律成分(prosodic features)①这些成分超过音位界限,内容包括音高、音域、重音、音强等,欧洲成为”韵律成分”,美国则称为“超音段成分”(suprasegmental units)。、语音的副语言特征(paralinguistic features)②英语语音中表示情感和态度的要素,除音位及韵律成分外,还有嗓音的音质等副语言特征。等结构变量,它能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口气等身份功能。“词头/f//v//s///z//dʒ//ð/”等一系列摩擦音变量听起来犹如春风拂面……,朱晓农在《叫我如何不想她》中写道:“北京话撒娇时,也用高调变量或升调变量来表示,响音变量/m//n//l/常常用在阴柔的诗词里,/k//t//r/变量则表示阳刚雄壮,具有显著地攻击性。”说明语音变量分析能证明话语者的真实身份。
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语音变量方法分析,为音乐独白语境提出主体身份仿拟功能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步骤。本文具体从交际语境三个方面展开:①音乐独白物质语境语音变量分析;②音乐独白文化语境语音变量分析;③转引自朱晓农焦磊《叫我如何不想她》第212-213页。音乐独白心理语境语音变量分析。
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2000)交际语境论(communicative context)提出“交际语境三分说”:一是物质语境(the physical world),如时空、语码、传播渠道;二是社会文化语境(the social world),比如社会习俗;三是心理语境(the mental world),如态度、欲望、动机等,简称心境。
从其物质语境(the physical world)所囊括的时空、环境等硬件配置层面分析来看,通过音乐独白中的话语语音变量统计,对其声母、韵母、韵尾分析结果体现了刘三姐生存空间和爱情的发展态势。
(一)独白一物质语境语音变量分析
在桂柳一带地区,有个刘三姐,不满于财主苛捐杂税、与追杀自己的财主斗智斗勇,她通过唱“反歌”来反抗封建剥削和地主的反压迫。作为一个未婚女孩却缺乏有力的人身安全保护。在山上砍柴之际,遭到财主的暗算,从石崖落水,好不容易找到一根葡萄藤,勉强生还。她一路漂泊,居无定所,却受到了倍受财主压榨的农民兄弟阿牛一家的关怀和爱戴。
如图一:在刘三姐音乐独白中,突出的语音有爆破音、摩擦音和鼻音,还有开口度很大的/a/音。
(1)爆破音共计34个,其中送气爆破音越来越多,在三个段落唱行时,第一段仅有两个爆破音——/b//ph/,至第二段“唱歌不怕头落地”/g// b/ph/th//d/中,共计5个爆破音,送气爆破音达2个,送气爆破音越来越多,在三个段落中竟达12个。
(2)摩擦音/ʂh/,/j/,/x/,/ɕ/,/ɕh/,/tʂh/共计99个,其间送气音、摩擦音/ʂh/,/tʂh/,/fh/达39个之多。
(3)后鼻音共计21个,前鼻音共计9个。19 个/aŋ/音,2个/iaŋ/,仅有9个柔和的鼻音/ən/和/ in/穿行在21个响亮的后鼻音/ŋ/之间。
(4)43个韵腹为开口度大的/a/音。
根据钱钟书和王力先生③的观点,/aŋ//an/和开口度大的/a/音都与昌盛、广大、刚强有关。根据裴多菲④转引自朱晓农焦磊《叫我如何不想她》第212-213页。的观点,爆破音、摩擦音主要体现阳刚和雄浑。王佐良提出,摩擦音是仿拟大自然风吹过的声音。
那么,独白一中的这些爆破音、摩擦音、鼻音,开口度大的/a/音,是刻画了三姐顺水而漂的一路自然环境,仿拟了她身份面临的严峻局势。/aŋ仿拟两边波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夹杂着柔和的鼻音/ən/ 和/in/,犹如山上树林在风中低吟,偶尔也许夹杂着山林之间野兽的哀鸣与呜咽,暗示三姐作为一个娇弱女子的无力和挣扎;摩擦音,好似江风吹拂,也似江流湍急;送气摩擦音仿拟她呼吸送气,在江面簸漂流,气喘吁吁。整个语音变量仿拟的环境应该是:在山峦峡谷中,波涛汹湧,山风阵阵,一个弱女子,脚踩葡萄藤,在湍急的江面上颠簸,飘向那能够安身的地方。仿拟三姐头无片瓦,脚无寸土的生存环境,暗示她置身险山恶水,前途艰险,生死未卜,面临严酷的考验。
这样,在这些物质语境中,其音乐独白话语所仿拟的身份是英雄与弱女子的双重身份。
(二)独白二物质语境语音变量分析
在独白二中,刘三姐寄住在阿牛家里,对憨厚正直的阿牛产生了爱慕之心。在卧室里,她拿起即将绣完的绣球,悄悄绣了起来,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这一段歌词的声母出现了23个摩擦音,13个鼻音,爆破音11,韵母多以舌前和舌根部交替进行,还有柔嗲的尾韵(end rhyme)。
(1)声母中,23个摩擦音分布:/tʂ/音5个,/ tʂh/3个,/ts/1个,/ʂ/4个,/ɕ/4个,/tɕ/2个,/j/4个;
(2)声母中,8个鼻音/n/,2个/m/音,3个/ l/音;
(3)声母中,5个爆破音音/kh/,4个/p/音,/ th/音2个;
(4)韵母中,11个含有张口音大的/a/音,分别是/uɑ/,/iɑu/,/ɑu/,/ai/,/a/,/iɑu/,/ai/,/uai/,/iɑu/,/uai/,/iau/,3个/y/音,6个/u/音;这些/a//y//u/音发音都在舌后部,这些语音交替行进。
(5)尾韵是柔和的鼻音和嗲气的i音交替进行,两个段落八句话的尾韵排序是ən,in,ui,in,ui,in,i,in,分别n韵和i韵。
这个环节,摩擦音、爆破音、柔和的鼻音和嗲气的/i/音,说明三姐获得了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但是,作为一个少女,她的爱情还不够明朗。
本段摩擦音最多,象征三姐绣绣球时针线来回穿梭的声音,连针线来回穿梭的声音成了最引人注意的声音,仿拟三姐所处环境非常安宁。进一步推理,三姐已经能够有时间和心意绣绣球了,说明阿牛对三姐应该是很贴心的,并且个优秀正直的善良青年,不然难以吸引优秀敏锐的三姐,这也说明三姐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了相对的安宁和幸福。
11个爆破音中,除了4个“不/pu/”的语音是浊辅音之外,其他的都是清辅音,4个同样的/pu/,说明三姐所处的环境依然有不如意之处,并且这种不如意频频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姐的生活。
声母柔和的鼻音和尾韵中柔和的鼻音,说明三姐外在环境的安宁;夹带着嗲气的/i//y/音,都是嗲声嗲气的舌尖音,更显娇小玲珑、惹人怜爱的感觉。柔和的鼻音和嗲气的/i/音显示三姐已经回归女孩子可爱娇羞的本性,暗示收留他的人家待他如亲生女儿。
在韵母中大量的舌后音/a//y//u/,发这些音的时候,口腔打开,无拘无束,说明三姐所处环境暂时没有外在的威胁,不用提心吊胆。说明收留三姐的阿牛一家尽管也受财主的压榨剥削,但这一家一定也是勇于斗争、敢于斗争,正直并且有能力保证家人安全的人家,暗示三姐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有了安身之所。
综合起来,两段落物质语境语音变量所呈现的是:三姐面临人身安全风险,尽管显得宏大刚强,却依然是一个柔弱的少女。好在她被李老汉家收留,回归了暂时的农家生活闲情逸致,在获得应有的安宁、关心、疼爱的同时,也获得了同产阶级的身份认同和支持。两段独白话语所仿拟的身份是英雄、弱女子兼而有之,特别是独白二,着重仿拟其弱女子的普通身份。
文化语境是指社会文化习俗、道德规范等意识层面的要素。从社会文化语境变量(the social world)分析来看,在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分析中,独白话语身份仿拟了桂柳一带具有传奇色彩的底层歌手形象,充分体现了刘三姐在社会文化中的规约性身份功能。电影“刘三姐”独白话语,是以“桂柳话”为主,以歌代言,典型的七言四句结构,句句押韵,属于广西桂柳地区典型的原生态山歌形式。这些音乐独白揭示了刘三姐的身世、阶级立场和她的社会地位以及一位英雄歌手应有的胆识。
(一)刘三姐音乐独白文化语境分析
根据任旭彬在《刘三姐歌谣的跨文化传唱》中认为侗族人都会两种以上的语言,除侗语之外,还会白话(粤语)、桂柳话。自中原王朝统治加强以后,侗族多数地方以桂柳话等汉语方言,作为与本族群以外的人进行交流沟通,其山歌语言表达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在其强势文化、文字和权力话语的 “规范”下,将民间口传文化中的刘三姐“五言”歌谣转换成为“七言”的汉语歌谣。在广西北部地区,至今仍然是以唱汉语山歌的格式,与近体五言或七言诗相同,同时采用汉语押韵即押尾韵,而不是押侗语的腰韵,即句子中间也需要押韵。
②“从西南地方语言分析来看,刘三姐唱的山歌是以汉语为主,且用汉语西南官话(桂柳话)唱的七言四句山歌。桂柳话语音特点是:
(i)独特的调性。桂柳话调值分为阴平33,阳平21,上声54,去声24。①桂柳官话容易听出意思,属于北方话,与普通话相似程度较高。它没有汉语拼音的卷舌音zh(之)、ch(吃)、sh(师)、r(日),分别以z(资)、c(此)、s(斯)、y(一)代替;同时桂柳官话柳州片仍然保留有古汉语的入声。参见网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这与普通话调值形成鲜明的对比,普通话调值是阴平 55,阳平 35,上声214,去声51。
(ⅱ)齿音在普通话声母层面体现出半舌半齿音“zh(/tʂ/)、ch(/tʂ/)、sh(/ʂ/)”,桂柳话分别以齿音“z(/ts/)、c(/ts/)、s(/s/)”代替。
(ⅲ)“入声字”的特点:普通话韵母/ɣ/、iau/、/ ue/、/o/、/ai/读称/uo/、/ei/则为/e/,其中“百”省掉/u/直接为/bo/。所以,在《刘三姐》电影中,“壳/khɣ 35/”语音读成壳 “/khuo 21/”、“阁 /kɣ 35/“变成了”阁/kɣ 21/“,”雀/tɕhue 51/“变成了”雀 / tɕhuo 21/“。
(二)刘三姐音乐独白文化语境语音变量分析
根据对刘三姐独白一、独白二统计分析,刘三姐独白保留了广西桂柳地区典型的原生态山歌特点:一是“押尾韵”,二是桂柳话发音。
① 押尾韵。在独白一中,A段“尾韵”押“/ aŋ/、/iou/和/an/”韵,比如“香、凉、膛”、“流、有、州”和“难、船、滩”;B段“尾韵”押/iau/,如“嚣、刀、涛”和“滔、朝、遥”;独白二“尾韵”押柔和的鼻音“/ ən/和/in/”,如“针、心、林、林、心”。
(i)刘三姐独白音乐语音调性与桂柳话调性一致。通过对刘三姐独白歌词调性、调值分析发现,在独白一、二中,41个重音语音的调性有19个与桂柳话绝对一致的比例高达48%,其他的都是相对性一致。
在独白一B中,在14个重音节歌词中,有7个语音如“半夜、举、杀、刀哎、死、起、涛哎”的调性调值与桂柳话体系保持绝对一致,也高达50%;在独白二中,在14个重音节语音中,有4个语音如“引、线哎、心、鸟”语音调值、调性与桂柳话体系绝对保持一致,占30%。
(ⅱ)普通话中的半舌半齿音被桂柳话中的齿音所代替:
(ⅲ)入声字特点
表2 刘三姐独白语音桂柳话入声字统计
从文化语境语音变量分析来看,其歌词结构和语音范式都是源自于桂柳当地口音、模仿了汉族七言山歌句式,句句都是以押尾韵为主,用诗性语言歌唱而出的习性,表现出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仿拟了广西典型文化中民族歌手的规约性歌仙身份。
心理语境(the mental world)是指心境,主要是指话语参与者的个性、情绪、信仰、欲望、动机、意图等。这里最突出的情况分为三种类型:
在刘三姐独白一、二中①“音域(pitchrange)”②桂柳话语音音域是指毗连音阶音高的位置以及音高运动的范围。,特别是②“特强音(fortissimo)”③最强音就是在某段落的音高运动中声音最高最重的那个发音。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语境;凸显了三姐所仿拟的身份个性、情绪和意图的心理语境。
(一)刘三姐音乐独白心理语境音域变量分析
根据王佐良所言,高音域主要是有迷惑、担忧、愤怒之辨义功能;低音域主要表示失望、烦恼、真诚等含义。[1]
从五线谱独白一所示:采用了高音域和低音域交替进行,高处凸显激愤、悲呛与低处的失望、迷茫的心理对比状态,仿拟了她对未来前景无不担忧的话语性身份。从五线谱独白二所示:在这里采用高音域,主要暗示了刘三姐爱情正处在揣测、试探、猜想的情感阶段。在两个段落中,都有突然升高的音域,即特强音,下面继续解读其身份仿拟功能。
(二)刘三姐音乐独白语境特强音变量分析
图3 刘三姐独白一音域变量图
图4 刘三姐音乐独白二音域变量图
根据王佐良所言,突然升高的特强音常用来表示生气或愤怒。两个独白2/4节拍中,采用的都是突然升高的特强音符,这些特强音符至少比其他的音高2个音符以上。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音乐独白二切分为五部分:
①刘三姐音乐独白二特强音变量图
图5
②刘三姐音乐独白二特强音变量分析
(i)“不平”是指刘三姐不满于财主苛捐杂税,唱反歌却遭受财主谋害之事;“来阻”是指财主多次加害于三姐,不让其唱歌之事;中重音节“不平”和“来阻”的55,就是本段落的最高音,在重读音节55之后,降到3,再回升到5,这种由特强音突然升高,正好表明了刘三姐心理语境语音变量的变化。
(ⅱ)中“阎王”“过了”,在重读音节采用5音后,降低到3,又重新回到5;“阎王”和“过了”分别能说明“财主逼迫三姐要去的绝路”、“而三姐却用智慧巧妙地躲过了一关又一关,这种由特强音降到低音,同样说明了刘三姐心理语境语音变量的变化;
(ⅲ)中“财”“浪”采用滑音35,再降到3,“嚣”“滔”采用滑音5,再降到3;“财”和“嚣”,主要突出了三姐对财主嚣张的愤懑,所以在“浪”“滔”的语音调性上却猛然提高了音调;在这里也正好说明了刘三姐心理语境语音变量的复杂变化
(ⅳ)中“死”“头”采用滑音5,再降到3;“死”和“头”分别代表三姐面临绝境“死”和“急水滩头”却不屈不挠的状态。
(ⅴ)中整个一句“鸟儿倒知鱼在水”,“不是鸟儿不亮翅”整个句子比前后句子都高。在独白二中,这两句词:“鸟儿倒知鱼在水”暗示了自己早就喜欢上了阿牛,借鸟儿亮翅暗示自己已经表明心迹,但是对方却俨然不知,所以心里不免感到郁闷无奈,却又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综上所述,通过高音域和低音域能充分说明刘三姐心理语境变量的不断变化。事实非常明显,高音域有表达迷惑、担忧、愤怒之辨义功能;低音域具有表达失望、烦恼、真诚等含义。由此可见,刘三姐音乐独白反映的心理语境是一个复杂的交替变化过程。这些过程仿拟了刘三姐作为大众英雄的同时,也自我柔弱的少女身份功能。
本文采用“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分析”的研究路径,对其话语符号音位(声母、韵母、韵尾)、韵律成分(调值、调性、音域、特强音)进行统计分析,更加明确了话语性身份仿拟的辨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960年拍摄的电影《刘三姐》独白话语,就其规约性七言山歌体裁,真实地仿拟了广西所有山歌典型的演唱风格。因此,刘三姐成为广西歌仙的“活化石”身份。其独白所体现的情感也仿拟出三姐作为英雄和柔弱少女的身份。总之,通过以上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的参与式分析,显示了刘三姐规约性和话语性身份,将其概括如下:
(一)从物质语境来看,通过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分析仿拟了刘三姐深受剥削、深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妇女身份,该身份处于统治阶级的对立面,面临着人身安全的风险。当她面临着人身安全风险时、表现出一个令人担忧的“弱女子”身份。凸显了主体作为一个统治阶级对抗者的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妇女形象,尽管其身世飘零,却具有胆识的“民族英雄”身份。
(二)从社会文化语境层面来讲,通过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分析,仿拟了一位广西桂柳地区少数民族的传奇性民间歌手;刘三姐所唱的桂柳话式的语调语音,与广西本地民歌结构一致,获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可,桂柳话属于西南官话,为西南地区所熟悉,因此刘三姐所唱歌曲也易于传递到整个西南地区。她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诗性语言歌唱,其内容属于同情底层劳苦大众,其传播方式大家耳熟能详,受到人民爱戴,由此仿拟了她“民族英雄”“歌仙”的身份。
(三)从心理语境来看,刘三姐音乐独白语境语音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高低不同的音域符号,表明了三姐对未来前景的忧虑,同时也仿拟了一个怀春少女的身份,凸显其坠入爱河、有着同样娇嗔、羞怯和无奈的普通情感特性。特别是“特强音”符号,强调了主体面对社会强烈的自我生存权、阶级生存权和话语权,面对自我则敢于追求情感归属,再度仿拟了三姐普通“少女”的身份。
这些身份在具体语境话语交际中各有侧重,不是简单重复规约性身份,而是一种动态的选择、定位的身份认同。从社会心理模式来说,则仿拟了主体强烈的阶级生存权、自我生存权和爱情觉醒意识,更加强化了主体英雄、大众的双重身份认同。这种具体语境中探究地方文化话语的路径,丰富了传统意义上歌仙的规约性身份,从结构层面的音韵变量再现了音乐独白的话语特性。
[1]范心恒,刘绍忠,刘铁凤.模因视域下“身份仿拟”本质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06-510.
[2]Saeed,J.I.Semantics[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7.
[3]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沈家煊.谈谈修辞学的发展取向[J].修辞学习,2008(3).
[5]Gumperz,J,J.&J.Cook-Gumperz.“Context in children’s speech.”In Gumperz,J,J.&J.Cook-Gumperz.(eds),Papers on Language and Context[M].Berkeley:CA.1976.
[6]Thornborrow,J.&S.Wareing.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Routledge,1998.
[7]Harris,W.V.Interpretive Acts:In Search of Meaning[M].Clarendon Press,1988.
[8]张雪.独白语篇的对话性[J].修辞学习,2006(2):28-30.
[9]李智伟.戏剧独白的特征与体现[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3):61-70.
[10]任旭斌.刘三姐歌谣的跨文化传唱[J].广西民族研究,2011 (2):156-163.
[11]范心恒,刘绍忠,刘铁凤.模因视阈下“身份仿拟”本质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06-510.
[12]Malinowski,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In Supplement 1 to C.K.Ogden&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M].Kegan Paul,1923.
[13]Firth,J.R.Papers in Linguistics,1934-1951[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14]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15]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6]David M.Newman,Sociology: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e of Everyday Life(fifth edition)[M].Pine Forge Press,2004.
[17]Saeed,J.I.Semantics[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7.
[18]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Alan P.Merriam.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M].Seattle:Northwest Universtiy Press,1964.
[20]王佐良.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毕曼
H030
A
1004-941(2015)06-0156-07
2015-08-30
广西教育厅 2013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语境个性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SK13LX404)。
范心恒(1973-),女,湖北恩施人,马来西亚精英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语言人类学、语言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