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荣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接受能力;总结;方法;课堂
气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63—01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与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必须上好导言课
上好导言课,意在抓纲牵要,指出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确定预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个学期开始,我都要认真研读初中数学教材,吃透课程标准,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导言课教案”。对每一章或每一节内容,在讲授前,都要加“引言”段,其意在寻求“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的效果。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思维,以便进入更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之中。上好导言课,老师就必须要精心设计导入,如趣味问题导入,实用事例导入,实验猜想导入等。
二、必须顾及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
应该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说穿了就是好、中、差一起抓。要让好学生“会学”;要让中等生“学会”数学;要让差生“也学”数学。在调整教学进度和对学生投入训练、辅导精力的前提下,保证好学生不骄不躁,超前行进,中等生不因懈怠而后退,差生不放弃数学学习,不掉队。
三、必须精心选择“两题”
精心选择练习题,一要具有启发性,巩固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要具有综合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到的知识点得到升华。三要使知识面有足够的宽度,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精心选择作业题,一要考虑难易程度。二要防止过多过滥,使作业题少而精。三要选全类型,防止重复和遗漏。
四、必须做好总结
完成每一章或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后,要及时总结,巩固知识点和深化知识结构。总结要突出重点,忌面面俱到。只要教师重视课堂小结,精心地准备、精确地提炼课堂小结,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就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升华思维的能力,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根据和广大数学老师交流,那些教学成效显著,学生成绩突出的教师,都重视总结,尤其是重视一节课的小结,因为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五、必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一题多解(尤其是一般解法和特殊解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即培养学生常规思维和超常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数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良好愿望。
六、必须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
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只有在浓厚的民主气氛中,轻松的情景下,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带着强烈的感情走进教室,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讲台则情溢讲台。上课要有激情,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用活力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求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对学生的错误不要一味指责甚至嘲讽,而应多表扬,少批评。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师生间建立了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教学就会充满活力,学生就会从心理上接受数学这门学科。
七、必须具有艺术性
一要基本功扎实,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抑扬顿挫,富于艺术变化;教态得体,动立自然,手眼善变,控制全局;板书条理清楚,线条醒目,徒手能画图形。二要脱案授课,对教材烂熟于心。公式、数据、例题,信手拈来,气势充盈,对学生有吸引力。三要“质疑”、“设障”,巧用“悬念”。讲课开始“质疑”、“设障”,把学生由无意思索调整到有意思索的状态中来,从而创造出一种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悬念”则可以使学生课后为破解这个悬念而预习新内容,并带着兴趣学习下一堂课。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