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占伟
【关键词】 语文课堂;讲;对话;体验;探究;曲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54—01
教学实践表明: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教师适时地点拨和讲授,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引导下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与广度。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讲”应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开始。
一、讲在学生“对话”“对”而不明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阅读教学全新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认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它认为语文教学可以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积极、有效的对话。这种对话很显然是“对”而有益的。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局限,往往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理解不适,即“对”而不明。此时,有效地讲解或点拨诱导就十分必要。
二、讲在学生“体验”不到时
语文教学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品读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学生在阅读实践时往注体验不到。那么,怎么“讲”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呢?较好的途径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如教学《林海》“木材”部分时,教师让学生抓住作者的联想,体验大兴安岭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进而体验到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日常生活小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表达不出。于是,教师先让学生品味“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一句,说说自己看到的哪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从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说到日常的生活用品,而这些木材许多又是来自大兴安岭。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它建起了高楼大厦,架通了桥梁隧道,建成了矿井铁路,变成了桌椅、板凳。而这一切能使国家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确实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三、讲在学生“探究”不出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当探究的问题深而难时,学生就会卡壳。此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将相和》,在让学生探究将相最后和好的原因(思想基础)时,学生有的说“廉颇彻底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有的说“因为廉颇能知错就改”,有的说“因为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原谅了廉颇”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认错、谅解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是“将相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能以赵国的利益为重”,此时,教师可启发提问“当时秦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将相不和,受损的是‘将?是‘相?还是国家?”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更重要的是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课题,从事专项研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不要片面理解,以为探究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搞发明创造,搞科研。
四、讲在对多元解读有曲解时
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过度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导致语文课上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自身提供的信息,追求作品内在意义与学生理解的统一,而是完全漠视文本自身呈现的意义,任由学生曲解作品的内涵,甚至把这当作学生创造性的体验成果;二是教学中对文本意义的漫无边际地任意衍生,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即在多元解读的“幌子”下阅读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的跑马场”。这样的曲解显然有悖于多元解读的本意,也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此,语文教师要大声说“不”,并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影响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的“讲”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更不是要重走繁琐分析的老路,而是要继承语文教学一些本质的东西,摒弃形式主义的做法。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