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学情积极营造认知“落差”

2015-03-24 17:58牛志杰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石壕吏诗圣学情

牛志杰

本节课是精心为“送教”准备的一节课。但是,就在要准备上课的时候,学生告诉笔者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并且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按原计划:读—译—品进行,显然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也会没有兴趣,达不到支教的目的。于是,笔者急中生智,整合了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以《石壕吏》为例,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感受“诗圣”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探究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笔者大胆地说:“那这节课,我们就在已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再次走近杜甫、了解杜甫。”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好的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应该高于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认知的。《石壕吏》这课笔者最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朗读课文,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文的意思;(2)翻译诗文;(3)感受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然,学生已经学过,那朗读和翻译没有必要作为重难点,笔者根据具体的学情,将教学目标调整为:(1)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笔者藏问于答和对比写实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2)理解作者的圣人般的悲天悯人的情怀;(3)体会作者的沉郁顿挫创作风格及其形成原因。这样,呈现出一些新鲜的内容,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文本,更符合学情,更有意义。

二、寻找教学突破口

已经学过的知识要不要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呢?特别是想要体会“诗圣”杜甫的情怀,情感的催化要不要?怎样催化?摆在笔者面前的是要找到一个教学的突破口。

笔者让学生谈谈杜甫,“你了解杜甫吗?”对于杜甫的字、号和代表作等知识点,学生都很熟悉。但对于杜甫诗的风格特点,特别是“沉郁顿挫”,学生没有说出来。杜甫生活的年代有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是什么,学生也说不上来。于是,笔者就此展开了进一步的补充讲解,目的就是要为学生了解杜甫为什么被尊为“诗史”、“诗圣”蓄势。

这还不够,要了解杜甫,从《石壕吏》入手,必须要有感情的熏染。笔者决定亲自示范朗读,尽可能读出杜甫悲天悯人的感情。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可以说,笔者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进那个年代,明白了什么是“圣人”的情怀,笔者几近哽咽。听课的几位老师眼眶也有一点泛红,学生个个沉浸其中,感受到的是悲恸。

感情的熏染有了,这一遍的读和初学时的读定然是不一样,又是在背诵的基础之上,此时的“落差”,就为感受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

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情营造认知“落差”,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抓手”。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的艺术效果。一个巧妙的教学抓手就好像一根省力的杠杆,选对了,抓准了,抓牢了,它就会使文本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就有了基础和凭借,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挖掘文本,细读文本

有了以上的铺垫,达成教学目标就容易许多,只需要推波助澜。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扩展文本,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扩充时,就不难体会吏的凶残和老妇一家的悲苦。更容易理解藏问与答的这种写作方法。(本课难点)

笔者顺势一问:“那杜甫在干什么?为什么不替这一家解围?”学生一愣似乎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看似与文本无关的问题,此时提出有助于学生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杜甫心中有对人民的同情,他定是想管,但他无权!时代如此的昏暗,他想让国家再次强大起来,他也认为人民有责任去服兵役。所以,本课作者设计老妇人在危难之际,勇于担当,有一种肯定的个人感情。除此之外,有矛盾感,一方面作者认为人民有责任去服兵役,去为国捐躯,另一方面人民的悲惨生活,流离失所,又让作者痛苦不堪!当然,为了反映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能写得有点夸张。作者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疾苦,当时作者正处于遭贬落难之时,他要出来救人的话就自身难保,且他虽救得了老妇人一家却救不了整个民族。明确了这种种因由,种种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体会杜甫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不难了。

挖掘文本,产生认知“落差”,就能让学生在积极的对话中使教学深度触及学生情怀,进而形成教学高潮。

最后,整合《杜甫诗三首》,从中找到一个规律:时代改变了杜甫的诗歌风格。时代的变革,沧桑的历史,杜甫的不变的抱负节操,造就了“史诗”的深刻,“圣人”的情怀,成就了“沉郁顿挫”的诗风。

准确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营造认知“落差”。有“落差”,才有实效;有“落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有“落差”,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有“落差”的语文课堂,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课堂。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九中学(73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壕吏诗圣学情
“诗圣奖”《中华诗词全集》全国优秀诗词创作大赛征稿启事——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暨成都“天府之国”颁奖典礼
和李杜合影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和李杜合影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刍议音韵学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春雨中遥拜诗圣杜甫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石壕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