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芸芸
有个小故事说得很有意思。一户刚刚装修完毕的人家,男主人突然发现了客厅里那一堵空白的墙,心想:如果配上一幅画,一定会更完美。于是,他找到了一幅旧家用过的画,翻出了钉子,敲上墙,挂上画,然而钉子太小,画太重,挂不住。于是想到在钉子后面垫一块木楔子,就去找木头,终于找到一块,但是太大,家里没有锯,只好去借……一天本来悠闲的时光在忙忙碌碌中消逝了。
最后这个人疲惫地回到家,对着满屋子齐备的木匠工具,实在想不起来借这些是为了干什么?其实他把最初最简单的那个愿望给忘记了。有时我们往往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难道我们的语文教育,很多时候不正是这样的吗?
一、“走远”的遗憾
1“繁复曲折”的导入
为了给学生一个难忘的印象,老师在教授《沁园春·雪》时,首先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百元大钞,展示给学生看,并描述,看了毛泽东头像的感觉,于是,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活跃。
接着,老师请学生们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毛泽东,讲讲有关毛泽东的具体事件,学生们又激情高涨地讲了很多有关伟人的故事。
然后老师说:今天我们来认识毛泽东的另外一个身份——诗人。到这里,老师才真正开始导入《沁园春·雪》,介绍毛泽东诗词的特点,展示诗歌的时代背景。
至此,课堂将近一半的时间花在了“精彩”的导入上,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应灵敏,对答如流,可是,我们是否该问一下,如此导入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介绍伟人事迹还是为了学习《沁园春·雪》呢?
2“失去底线”的赞美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欣慰甚至激动地对学生说:“你真是太棒了!”“你真是了不起,能与你在同一个课堂是我的荣幸!”
可是,顺着这些赞美声回溯,我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些学生只是回答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或者只是比较流畅地读完了一段课文,而那些受到表扬的学生脸上,那迷雾重重的表情似乎在说:“老师你是在表扬我,还是在讽刺我?”
当然,当赞赏失去底线时,我们的作品被无情地肢解了:上了《背影》之后,学生在郑重讨论“父亲”过马路是不是违反交通法;上了《珍珠鸟》后,学生们重点研究把鸟关在笼子里是不是违反动物保护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确实是一个对作品多元理解的普遍真理,可是,如果课堂上对于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见解都表示绝对认同,甚至有答必赞,那么一派热闹的背后,还剩下多少思想,是真正值得我们用心灵去回味呢?所以我们需要问一下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赞美学生?
3“忽略文本”的对话
有位老师上《散步》一课,初步感知后便问:“课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们在茫然中努力思考,可是从他们低垂的眼睛中就可以知道:太难了。在尴尬的沉默中,老师只好叫了几个学生回答,但艰难的回答后仍不知所云,教师只好搬出了教参的标准答案:这里的语言有“举重若轻”的特点……可让我们遗憾的是,在教师的如此启发下,学生还是一脸迷茫……
事实上,教参只是起到借鉴、参考的辅助作用,绝对无法代替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无法代替教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程度的了解。它是标准化的,但不是个性化的。所以,当老师以教参为上帝时,丢失的不仅是和作者心灵对话的机会,还丢失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丢失了教学的最初目标。
是的,曾几何时,形形色色的《教案集》多如牛毛,供老师参考;曾几何时,网络上的教案以奔腾、泛滥之势,考验着教师鼠标的复制、粘贴键;曾几何时,学校备课要求高度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思路、统一教法,在共同坚守着“克隆”事业……教师呀,我们是否真的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二、“起点”的回归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因而,教师首先必须“学做真人”。然而,我们的许多教师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尊重学生阅读的真实感受,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声音,让学生在这份“真”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应该回归到“起点”。
1尊重“另类声音”,让“倾听”真实
一位教师执教《麦琪的礼物》一课时,在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读完这篇小说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顿时,教室里气氛活跃。
生1:“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多么深厚啊!”
生2:“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爱,是金钱买不来的!”
学生们说的正符合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师正准备顺势概括出小说主题:“爱是至高无上的!”“意外”瞬间出现了,有个学生说:“杰姆的金表卖了就再也赎不回来了,他一定要送贵重的礼物吗?”这语惊四座的话让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可教师迅速镇定下来,灵机一动,追问一句:“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一生站起来气呼呼地反驳道:“我不同意,金表卖了不能赎回来,但爱失去了能赎回来吗?”
谁知刚才那位学生涨红了脸,辩解道:“难道杰姆不给德拉贵重的发梳,德拉就不爱他了吗?如果这样,他们还算得上真爱吗?”
有一学生反驳说:“可是爱有时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呀!”
谁知,又一位学生迟迟疑疑地举起手来了,犹豫地说道:“老师,难道表达爱意非得赠送贵重的礼物吗?俗话说‘礼轻情义重,他们可以送力所能及的礼物,这样也不至于使双方的礼物变成无用的东西呀!”
到此,教师接过话茬说:“这几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德拉、杰姆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卖了,买对方最需要的东西,虽然礼物变成无用的东西,但他们却拥有了比礼物本身更贵重的东西——爱。他们是那么幸福,我们也被深深感动。表达爱意的方式确实是多种多样的……”
其实这堂课真该感谢那个“半路杀出”的学生,如果不是他的“旁逸斜出”,就不会有这个精彩的瞬间,不会有这段难忘的时刻。endprint
教师面对课堂,是以教案为准绳,用简单的“对”和“错”来评判学生的发言,还是坦然面对学生“另类”却“真实”的声音?是简单地用教师的威严制止“另类”,还是在辩论中明白事理、在探究中感悟人生真谛?答案自在人心。
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哪怕是违背上课计划的“另类”。其实,我们正以自己的真诚倾听告诉学生,你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我们正以自己的真诚倾听教会学生,我们需要心怀坦诚倾听那些不同于我们想法的意见,甚至与我们截然相反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曲直,才能容纳百川,才能集细流成大海。
2立足“原味抒发”,让“说话”真实
听赵卓青老师讲《春酒》,很受启发。一上课赵老师就亲切地对学生说:“大家读一下这篇《春酒》,并把读后最初的感受告诉我。”
没有煽情的开头,也没有缜密的开场白,让听课的老师甚至觉得“这太朴实些了吧?”
紧接着,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本文是对母亲的怀念,有人说是对童年的向往,也有人说是对故乡的思念……学生们纷纷依据自己的最初感受谈着对文章的理解。
对此,赵老师微笑鼓励,并说:“现在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句作为依据,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在讨论中,可以修改对文章最初的认识。”
这么一说,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接下来的反馈,果然有理有据,没有主观臆想的“想当然”,而是从字里行间,真实地再现文本固有的情愫:对母亲、对童年、对故乡无限的怀念。
到这里,听课老师终于悟到:原来开场的朴素,只是为了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赵老师不暗示自己的认识,不让学生在未学习课文之前就咀嚼老师咀嚼过的思想。原来,朴实中的深刻才更显功力。(赵卓青:《感受语文》)
不能否认,于新奇奢华中见效果的老师大有人在,善于使学生被其新奇的教学手段吸引而学,也不失为学生的好老师,但是,这样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往往是老师二次加工后的半成品。文本留给学生原汁原味的感悟,太少太少;真正与文本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太少太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少左右学生的感受、思维,多给学生真实了解文本与作者思想的机会,多给学生真实表达自我发现与情感的机会。
3保护“内心渴求”,让“阅读”真实
有个故事说,有一对生活在渔村的夫妇,恩爱无比。妻子非常爱自己的丈夫。每天都把喷香的鱼肉汤端到丈夫的酒桌前,而自己则吃点剩下的鱼头鱼尾。邻居们都说她丈夫真是福气,她的丈夫也感觉很幸福。
可在无数个煎炒烹炸后的一天,丈夫看着妻子霜雪微覆的头发说:“这一辈子,我没跟你提过什么要求,我怕现在不说就太晚了。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顿红烧鱼头啊?我从小就最爱吃鱼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娶了你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鱼头。”
妻子一听,泪如雨下,说:“我从小最爱吃的就是鱼肉。我以为,鱼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所以才每天把鱼肉留给你,自己吃了一辈子我不爱吃的鱼头。”
在许许多多老师的心中,阅读的答题技巧、阅读时如何获取更多分数的能力就是那鱼肉,以为把这些“鱼肉”不断地塞给学生就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可是,我们的老师都忘了,学生在语文中的成长,学生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鱼头”——来自阅读本身的情感愉悦、心灵的洗涤与智慧的碰撞。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阅读的作用无需证明。可是,现实正如于漪老师所指出的那样:“阅读淹没在名目繁多的练习之中”。(于漪:《期待语文教学的美景》)
“求真务实”,“学做真人”,这么简单的词语,在教师的“教学词典”里,它就是一条难涉的宽广大河,它就是一座难登的巍峨高山。
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谁能说老师们跋涉得不够真诚?谁能说老师们攀登得不够艰辛?在“求真”与“高效”的天平上,谁说我们不可以选择平衡?只是当我们准备好勇气和决心出发时,别忘了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而教?让我们走出教学的迷途,回归教学的本真!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学(3120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