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美燕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但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直接感知,文本解读能力不够过硬,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高屋建瓴,从“发散”入手,才能引爆多向思维,形成立体化的阅读视角,让语文阅读充满思维的张力,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自然走进语文世界,积极主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
一、知人论世,感悟文本作者的写作动机
《孟子·万章下》中有这样一句:“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者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背景是全面准确分析课文的基础。但是,许多教师对“人”对“世”一知半解,其结果是对文本的认识肤浅而模糊,出现不该发生的误解。教师解读文本前只有对作者进行深度挖掘,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际遇。譬如,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自幼失去双亲,由哥嫂抚养成人,考四次才得进士,直至29岁才走上为官之路,后因上疏朝廷减免百姓徭役赋税,还上表谏迎佛骨,因此,他两次遭贬。韩愈的《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深受后人膜拜,作者在该文中不是直白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而是巧妙应用托物寓意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无限哀怨和愤愤
二、以文观世,升华作品的主题思想
不管是中国的优秀之作,还是国外的经典选集,都能够跨越时空得到广泛流传,至于那些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审美的内容,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一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想象的翅膀,善于发现文本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只有摒弃就文论文、就事论事的思维方法,努力寻找历史和现实的连接点、文本和社会的连接点,才能达到以文观世的美妙境界。古之写相思者,没有谁能超过《秦风·蒹葭》,“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求之而不可得”给读者以隐隐约约、雾里看花之感。其幽幽情思,荡漾于精辟的语句之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显然隐含着作者距离产生美的观点。由于美的因素,导致文意朦胧、模糊;因距离产生空灵缥缈的意境,让读者遐思无限、美不胜收。同时,作品包含的美学理念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如此的审美观反映了每一个炎黄子孙含蓄深沉的民族气质。
解读我国四大名著,也能丰富和发展作品的主题思想,诸如有人戏言《三国演义》说明了献谋略有人,《红楼梦》说明了朝廷里有人,《水浒传》说明了江湖上有人,《西游记》说明了天庭里面有人,“有人”能走遍天下,“无人”则寸步难行,如此从现代视角的解读真是耐人寻味,升华了作品的主旨。
三、循文思考,实现读者与文本的深度接触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如果我们不认真研读文本,不仔细品鉴语言,不深入感悟表达技巧,解读必定是浮光掠影,不扎实、不深刻的。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显性地表达某种思想,又隐性地屏蔽掉某些观点。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潜心会文,从语言表达的褒贬上发现作者情感的倾向性。要对关键词语、点睛语句进行深度品悟。在内容上,发现文学作品蕴涵的情意,在形式上捕捉到它的个性表达,要透过语言文字品出情、品出理、品出美。那么,如何披文入情,让自己的解读不浮于表面呢?关键要有恰当的方法,其中,阅读批注法是亲近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有效方法。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面文本,真实记载,是读者原始感悟的笔录。批注的方法很多,如评点人物、剖析写法、生发联想、赏析语言、批判文本、质疑问难等。我们如果能灵活运用批注法,从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等角度仔细琢磨,就能品出纯正的语文味儿来。譬如,笔者在陶渊明的《饮酒》一诗“心远地自偏”后批注“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世俗的尘埃,就不会有采菊东篱下的情趣!”这个批注反映了笔者对生活的认识:“一个内心淡定的人,才会有生命的从容和美丽!”又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结尾处,“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笔者在此批注“花朵浅紫色,可愉悦视觉;阳光和芳香浅紫色,出于想象。运用通感,化无形为有形,美哉!”这个批注表达的是笔者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在美学意义上的领悟。
当然,文本解读中的“发散”离不开“集中”(收敛与聚焦),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不仅要把握好文本解读中的发散思维,而且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寻觅相应的聚焦点,以免“剑走偏锋”。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初中(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