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追问”艺术

2015-03-24 17:21孙云云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于勒赏析文本

孙云云

追问,古已有之。孔子的“循循善诱”,其行为实质就是追问。追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动态生成中,对原有问题作进一步深化处理。当教师在师生的答问互动活动中,发现学生在某个问题上产生选择困难、线索紊乱的时候,可以对原有问题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走出困境。

一、“追问”缺失原因

【教师原因】

1惯性巨大

在传统课堂中,老师习惯了“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教学方式。尽管在一轮又一轮的课改之后,教师开始“少讲多问”,但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变换上,有的甚至只是将原来的陈述句改成了疑问句,仅此而已。课堂上诸如“是不是”、“对不对”还在大行其道。

2惰性拖累

说实话,追问并非你想“追”就能“追”,需要有教师精心的备课、深入的思考为前提。而长久以来,教参等教学资料的使用,已经让我们渐渐失去了研究的习惯和热情,惰性日益严重。懒于研读文本,惰于设计课堂生成的可能,这一切,让我们和学生的交流变得生硬、机械。基于“教给答案”式的的教学,怎能就学生的回答展开进一步的追问?怎会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3功利驱使

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教学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特别是初三毕业班,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急功近利,忙于教学内容的完成,急于给学生方法的指导,而缺少了“等待”,放弃了“追问”。

【学生原因】

1空间狭窄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垄断了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忙着应付老师的一个又一个“是不是”,根本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的时间。

2勇气不足

初中学生正处于进入青春发展的高峰期,过于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轻易发问,担心一旦与教师的意见相左,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同学们的嘲笑。这种心态之下,鲜有学生敢越雷池半步,更别谈还有勇气对某个问题进行追问了。

3能力有限

追问需要有敏锐的思维,可是在日积月累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模式训练下,学生缺少这种追问的机会,已经习惯了一问一答式的思维模式,缺乏这种敏锐性。部分学生只能做一个应声虫,按部就班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学生倾听同伴的习惯也未能养成,自然也无法就同学或老师的问题做更深入的探究了。

那么如何走出问题低效的窠臼?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做法与体会。

二、“追问”使用原则

1选准“支点”

语文的丰富性决定了追问要多元化。课堂追问要着眼于知识的多维角度,比如就语言的赏析而言,学生更多地习惯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入手,那么老师就可以通过有效的追问,提醒学生思考,除了从手法的应用,还可以有哪些方法进行赏析。这样,通过再思考,明确语言的赏析还可以从词语的运用(动词、叠词等)、描写的角度、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进行,从而避免了学生思维的单一性。课堂追问要着眼于知识的多元化,选好支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2循序渐进

“善于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追问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问题的设计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有层次,有梯度。

3面向全体

在课堂上,有时候我们会由于时间的关系或情绪的激动而抓住一个学生问个不停,似乎就是因为你的表现不够出色,而让问题不能解决。往往这种追问,只注重了个体,忽视了全体。因此教师追问时,要竭力避免抓点弃面的现象,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4温暖期待

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不很到位甚至不准确时,我们一定要抱以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想一想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耐心等待学生的思维转向,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毫无顾忌地进行思维活动。听课中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对一个学生“穷追不舍”、咄咄逼人,结果站着的学生面红耳赤,越来越紧张,这种“追问”又怎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所以我们的“追问”应该是有温度的,是对孩子饱含期待的。

三、“追问”策略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选择教学策略,有效地引领学生向文本的深处探究呢?

1紧扣文本,深入思考

案例一:《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

展示问题:请用具体材料说明菲利普夫妇是个怎样的人?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一小组展示:我们组觉得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爱慕虚荣、唯利是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他们对于勒的态度转变都是建立在“钱”的基础上,在船上见到于勒之后,毫无亲情可言,只想躲得远远的。

其他组点评补充:我们也觉得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如父亲故作高雅的请我们吃牡蛎,从中可以看出这个社会存在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追问1:的确,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看到了菲利普夫妇令人反感的表现,他们二人,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追问2:除了“金钱”对人性的摧残,你还看到了什么?结合文章对他们生活状况的描写,再思考。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主题比较集中,“金钱至上”稍加分析就可知道。但是如果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留下的印象仅仅是自私冷酷、爱慕虚荣、唯利是图的共性话,那么学生对于人物欣赏的分析能力就会削弱;如果仅仅是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话,那么,这样的文本解读无疑是肤浅的。所以,此时教师需要追问。

追问3:“他们二人,有没有不同的地方?”结合文本,特别是在船上遇到于勒的高潮部分,通过比较,学生就会发现,母亲表现得更为精明、泼辣、刻薄。

追问4:“除了“金钱”对人性的摧残,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文本对他们家拮据生活的描写,还可以读出小人物的辛酸。endprint

在这样的追问下,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一个人物。并更加深入的挖掘出文章的主题,防止人物形象的标签化,主题的浅表化。追问,一定要紧扣文本,提供思路、线索,引领学生走向文字的深处。

2巧用变式,拨云见日

语文教学大师们以他们深厚的积淀,巧妙地将文章加以改换,通过有效的追问,使学生在比较、争鸣中拨云见日。在一次“品鉴名师教学细节专题研讨会上”,他们那精湛的追问艺术令人叫绝。

案例二:王君老师执教《散步》片段。

出示:我们在田野中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设问:去掉“我的”试试看?读一读,区别在哪儿?

生1:没有了亲切感,不够甜蜜。

生2:缺少互相拥有的情感。

追问1:除了温暖甜蜜,你还读出了什么?我们一起把“我的”重(zhòng)读一遍。

学生再读之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并感受到了“责任感”。

案例三:肖培东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

设问:这场戏成功上演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争论不断,但基本停留于表面,如皇帝虚荣、大臣不诚实等。

追问2:皇帝的“新装”,对于皇帝、官员、百姓来说,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

学生遇到了难题,陷入了沉默

继续追问(转换角度):如果让你来写结局,从“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接着写,你怎么写?

……(学生再度思考,纷纷发言。)

师:老师也设计了一个结尾,大家看合理吗?

(出示改编版,与安徒生的颠倒过来了。)

在学生讨论争鸣之后,师生总结明确:孩子来到世上是最纯真的。有些成人走向了人性的黑洞,穿了一层“心”衣。

面对学生个性纷呈的答案,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辨析和提升能力,而非一味地肯定与附和。否则,学生的陈述只能是各圆其说且停留在浅层次上。王老师在学生对“我的”认识流于浅表时,巧妙追问,运用变式,“我的”有无进行朗读比较,让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那份“责任感”。肖老师则通过有效的追问将孩子一步步引向深入,当学生出现困难时,将改编的结尾与原作进行比较,将学生的认识鉴赏水平提升到我们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3借力打力,趣中获知

案例四:《故乡》的教学。

钱梦龙大师曾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印象深刻。

在《故乡》结束时,一学生突然发问“老师,跳鱼怎么会有两只脚?”

师:你们谁知道?(——没人知道)

追问1:那谁知道呢?(——闰土知道)

追问2:那这说明了什么?(——闰土见识广)

我们不得不为钱老师的教学机智拍手叫绝。如果是我们,会怎吗办?置之不理?含糊其辞?都有可能。但是钱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资源,借力打力,两次追问,让孩子开开心心之中又再一次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力。

4发教思维,探究真知

案例五:《散文家谈散文》教学。

本节课容量很大,学写评论对孩子来说,困难较大,若不加以引导,孩子写出的评论只能是是浮光掠影。因此,笔者决定放手,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徜徉,自己走向文本的深处。

在赏析了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笔者没有简单地停留于“晓雪是怎么评价的?”而是发出了这样的追问“晓雪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评论?”“你觉得如何去写评论?”从而让孩子们掌握赏析文章的一些方法和角度之后。在此基础上指导孩子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借鉴方法,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笔者的这一次追问,无疑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给了学生探索的动力。学生以此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并向知识的深处游进。

总之,追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把学生的认识、感悟不断地引向纵深,让学生学习的过程犹如登山一样,充满着探索,充满着期望,从而杜绝了那种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尴尬。当然,如何把握好追问的时机,找好支点,真正使追问成为一门高超的艺术,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22646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于勒赏析文本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步辇图赏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