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睿,徐敦广
(1.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海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6)
管窥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中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例
张睿1,2,徐敦广1
(1.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海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6)
近年来关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已经渐入教育工作者的视线,通过音乐教育传承地方本土文化实现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实现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因此,音乐教育无疑是地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最正规和最有效的途径。笔者以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现状为出发点,探究地方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中发展滞后的成因并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例来谈如何解决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困境;解决方案
近年来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已经渐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视线。那么什么是本土音乐文化,本土音乐如何通过教育得到有效传承等等,这些问题的破解事关本土音乐能否继续生存。笔者认为,本土音乐文化的概念在不同的视域下其界定会有所不同。如果说在全世界音乐的范畴之内,本土音乐文化的意义在于各个国家域场的所有音乐文化;如果说是以一个国家音乐文化为范围,本土音乐文化的意义也可以指一个国家内部某一地域的特色乡土音乐文化。在本文中,所谈到的“本土音乐文化”指的是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代表的地域音乐文化。而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则是指以本土音乐文化作为课程资源,通过教育的多种方式以实现的传承。
本土音乐文化是一个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通俗易懂却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文化内容,对于人们了解全景性地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提升民族意识,感悟人性发展历程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更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教育无疑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最正规和最有效的途径,音乐教育对于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有利于实现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普及化
目前音乐教育主要分为基础音乐教育与高等音乐教育。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之中,可以让传统的本土音乐文化持久地传承下去。基础音乐教育长达九年之久,将本土音乐文化转化成课程资源,按照文化理解的难易程度、教学对象的不同生理与心理年龄设置相应的课程,通过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认知地方文化,增强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基础音乐教育让每个人都会唱家乡的民歌、让每一个人都以自己家乡为骄傲,实现美育的真正价值。
(二)有利于确保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地方高等音乐教育主要分为师范与非师范两类,但无论哪一类高等音乐教育,都是培养地方本土音乐传承人的主要途径。师范音乐教育是培育教师的摇篮,利用本土音乐文化的地域优势完全可以培养出具有地域性音乐文化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非师范教育主要是培养歌唱演员、演奏员或是从事创作的音乐工作者。因此,在高等音乐教育中,设置地域音乐文化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后,走向社会能够成为本土音乐文化的民歌手、音乐制作人、音乐教师,确保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后继有人。这些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持续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黎族民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标志着黎族民歌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国家与社会认同,保护与传承黎族民歌文化的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学校教育应当是民歌传承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海南黎族民歌的教育传承状况让人甚感担忧。虽然近年来研究海南黎族民歌文化的论文、著作较多,通过这些研究成果也再次验证了黎族民歌的艺术价值,但是关于黎族民歌传承的研究尚且匮乏,关于民歌教育传承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当下黎族民歌的教育传承方式还处于一种原始的单一的传承状态,主要还是通过黎族民歌歌手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唱,这种传承方式会使黎族民歌的传承速度滞后。黎族民歌歌手日益减少,而且出现了断层,知名的民间歌手普遍老龄化,年龄多为60岁到80岁之间,中年的歌手基本在歌舞团而且人数较少,年龄基本在30岁到40岁之间,而年轻的歌手寥寥无几。几年来偶尔会有一些关于黎族民歌的短期培训班,如:《迎接十六大海南省民歌创作骨干培训班》、《琼中县王妚大民歌传授班》,但这些活动都没有形成规模或是没有坚持举办下去,所以成效一般,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笔者曾对海南省学校音乐教育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令人惊讶的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海南黎族民歌文化传承几乎没有,不论是在海南的高等音乐教育还是基础音乐教育中,对黎族民歌文化的涉猎几乎为零。这不得不让人叹息,在目前全面推进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存在着这么严重的缺憾。其实不光海南省这样,在许多省份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关于教育传承真正实施较好的是贵州省与福建省,例如2005年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就破格招收了“多彩贵州”歌唱比赛中获奖的16位选手,同年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也招收了贵州本土音乐文化“侗歌”、“苗歌”专业的学生;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南音”等地方性的本土音乐相关的课程,真正实现了音乐院校对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目前在全国提倡加快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口号比比皆是,但真正像上述两省那样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实施的却为数不多。
笔者认为本土音乐文化之所以发展速度迟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教育传承的观念淡薄
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问题认识不够,教育传承的观念淡薄,是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文化,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音乐(尤其是非物质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应该说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版之后,各省的教育部门都在认真组织解读课标,并将课标精神融入到实践的教学当中,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在解读课标的教育工作者中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和思考过上述课标的内容呢?又有多少人真正在尝试性地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呢﹗
2012年5月笔者参与了海南省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堂评比活动,在48节中小学音乐课例中只有1人运用海南黎族民歌作为课程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余47节课全部是来源于统一教材,而且课例多为外国音乐。在赛后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不好拿捏,当我问其为何不选择海南本土音乐资源做课,部分教师感到非常惊讶甚至对我提出的问题也或多或少地表示质疑,而且能够感觉到教师们根本没有将本土音乐文化纳入到选材的范围之内,多数教师都觉得选取海南黎族民歌资源无从下手。在海南省众多的黎族自治县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众多黎族音乐教师、黎族学生,这样便利的条件,但却从未将黎族民歌作为课程资源来展开教学。笔者认为这与教师教育观念的民族认同感有着重要的关系,黎族音乐教师本身都没有认识到黎族民歌的艺术价值,又何来将其以教育的方式传承下去。教师们的传统教学理念始终集中在统一教材中,即使认真解读了课标,也没有深刻领悟到课标中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因此,多数教师对于地方音乐文化认识程度还处于浅薄的阶段,教师本身都没有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对于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怎能有意识地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又怎能体会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真正意义呢﹗
(二)本土音乐文化的教材严重匮乏
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虽提倡多年,许多学者也曾提出过具体的教学方案,但始终脱离不了发展缓慢的窘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土音乐文化的教材严重匮乏。目前将本土音乐文化以教材形式作为课程资源的只占少数。就海南省来说,至今未有一本体现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材出版。多年来关于黎族民歌的整理和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但要想实现教育传承,必须将其转化为教材,如果没有教材与音像资料及教参,对于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而言,就难免缺少规范性、系统性,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备课、难于厘清教学理路、展开教学。海南黎族民歌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而且体裁形式多样,完全可以提炼其精粹汇转为教材,将弥足珍贵的黎族民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传承,让其发扬光大。
(三)师资力量的严重缺失
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同样也少不了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但目前看能够成为教授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师资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够演唱黎族民歌的歌手偏向老年化,这部分民歌手应当属于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因此,进入学校从事音乐教学不现实,年轻的民歌手相对较少,而且基本都没有从事过音乐教育工作。二是黎族聚集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虽然具有黎族语言、生活环境等绝对优势,但由于教育观念偏差及对黎族音乐文化整体把握的不确定性,一直也未曾尝试黎族民歌的课堂教学。师资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教育传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解决师资欠缺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教育传承的发展进程。
笔者认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要使其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稳步前行。下面就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例略谈实现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一些举措。
第一,通过具有权威性的政策及文件指引教育工作者关注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这里所指的权威性的政策以及文件一定是与本土音乐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制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2011,6(4).[2]。又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地域性本土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组织教育工作者学习和领会政策文件,对于提高教师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关注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只有认识到学校音乐教育对于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才会自觉地建立新型的教育观念,才会在音乐教学当中,实现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
第二,将本土音乐文化转化成教材。目前,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否则一切关于提倡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举措必定是浅尝辄止。因为有了教材才能确保教师稳步地、系统地、有条不紊地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譬如海南省的黎族民歌,笔者认为创编教材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整合素材。目前已出版的海南黎族民歌歌集较多,可以从中选取典型素材纳入教材当中。关于黎族民歌文化部分关涉历史、地理、民风民俗等多个方面,材料一定确保准确性,可聘请海南黎族文化研究的相关专家与音乐工作者共同商议。二是录制音像。音像是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南黎族民歌方言的不同,录制音乐一定要注意发音准确、音质清晰。海南黎族民歌题材广泛,如有体现节日、婚俗、祭祀等多方面。建议在场景之下演唱的黎族民歌能够以音像的方式呈现,这样给学生的感受会更为直观,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问世将对本土音乐文化真正走进课堂具有重要的稳定意义,让师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无限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产生自豪感、民族归属感。
第三,有效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既然要加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力度,那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定要有所调整,特别是高等音乐师范教育。地方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定位在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师资力量,为本省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提供新鲜血液。因此,地方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的培养计划中应当增添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培养的相关教学方案,而且目标应明确地定位为培养具有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师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适应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实现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
通过高等音乐教育,培养更多的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人,通过基础音乐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本土音乐文化洗礼之后更加喜爱自己家乡的音乐,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程度,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真正实现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真正意义。
[1] 熊晓辉.湘西民族音乐艺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地方音乐新课程的实践[J].民族教育研究,2009(2):124-128.
[2] 吕路路.应用民族音乐学与地方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2(12):142-143.
Peculiarities of Hainan Local Music Culture Education of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In Hainan Li Nationality Folk Music,for Example
ZHANG Rui1,2,XU Dun-guang1
(1.College of music,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2.College of music,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0206,China)
In recent years about the inheritance and education of local indigenous music culture has gradually into the line of sight of education workers,through music education Chinese local culture to realize the continuation of national ancient life memory,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and wisdom of life and survival of living condition culture cognition process,so music education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formal local indigenous music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he most effective way.This paper,taking hainan local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to explore the local music culture education inheritance and the sluggish development in hainan li nationality folk music as an example to talk abou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local music culture spread to accept education.
Hainan Local Music Culture;Education Inheritance;Trouble;The Solution
2014-1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4ZZ2119号)。
张睿(1979-),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徐敦广(1965-),男,辽宁本溪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G40
A
1001-6201(2015)01-0054-04
[责任编辑:何宏俭]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