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与达吉雅娜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2015-03-21 02:36:48张继红
文教资料 2015年19期
关键词:奥涅金普希金林黛玉

张继红

(沈阳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林黛玉与达吉雅娜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张继红

(沈阳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林黛玉与达吉雅娜各自身后都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林黛玉不仅是《红楼梦》的第一女主人公,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全新的女性。达吉雅娜的形象,在俄国文学史和俄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她是普希金的“理想”,也是“俄罗斯的灵魂”。

林黛玉 达吉雅娜 曹雪芹 普希金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则是俄国近代文学史中第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主人公林黛玉与达吉雅娜各自身后都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林黛玉不仅是《红楼梦》的第一女主人公,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全新的女性。达吉雅娜的形象,在俄国文学史和俄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笔下的妇女形象,都同她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她是普希金的“理想”,也是“俄罗斯的灵魂”(普希金语)。

一、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婚恋史

两位女主人公在恋爱、婚姻上都是不幸的。她们所处的时代,一个是封建社会的欧洲,在那里,森严的等级制度与冷酷的禁欲主义统治一切;另一个是封建社会的中国,一切都禁锢在严密的礼教体制与轻视妇女的儒家思想之中。这些因袭的社会制度与传统的道德观都把恋爱看成罪恶。爱情处于禁锢之中,社会只允许婚姻的存在。在那个时代,婚姻并不意味着爱情的胜利,它们原是漠不相关的两回事。林黛玉可以把整个生命交给爱情,却不能把婚姻交给自己;达吉雅娜宁可对她所不爱的丈夫保持忠贞,却不能勇敢地追求爱情。

《红楼梦》中,所谓“金玉良缘”就是以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为基础的婚姻。所谓“木石前盟”则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红楼梦》所写的贵族阶层里,只有父母包办的婚姻,独宝玉黛玉的爱情例外。第一,他们之间的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第二,他们的爱情达到了这样强烈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彼此结合,那么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了彼此能结合,双方甘愿冒很大的危险,直至拿生命做赌注。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就在一定意义上符合“现代性爱”的标准。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两心契合在中国古典爱情小说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在林黛玉的心中,同宝玉不渝的爱情,才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爱能使她解脱一些孤苦生活的郁闷、忧伤,激起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挡住她用生命做代价的追求。被珠光宝气所围困的宝玉,他所要追求的是抽象的超现实的灵感;黛玉幽僻的生活,奇异的文思,超越的意境,对宝玉的确能给予一种别人所无法给予的满足。因此,在宝玉眼里,她那瘦弱的身材就显得脱俗,含愁的眉眼就显得深刻了。宝玉的人生观只有黛玉才能理解,才能接受。林黛玉也从宝玉的身上找到了灵魂的寄托。“风露清愁”的林黛玉,使宝玉的灵魂清醒、升华、净化。

十八世纪初,西欧文明传到了俄国,但是俄国贵族只学会了一些皮毛。他们既不懂得爱情,又不懂得尊重女性。实际上,女孩子从十二岁开始找婆家,到十八岁还嫁不出去,就要成为家庭的累赘。因此,妇女的爱情、婚姻的不幸是普遍的现象。达吉雅娜出身于贵族,但她从小在农村大自然的怀抱里成长。她个性独特,孤僻、忧郁、沉默。她十分嫌恶周围的环境,但是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她唯一的指望就是嫁一个情投意合的丈夫,帮助她摆脱这个恶劣的环境,达吉雅娜在奥涅金身上看到了她的期待和幸福。“很久以来,她少女的胸中就已积压着情愫和郁闷,她在期待着——某一个人。”“他来了……打开了她的视野!她对自己说就是这个人。”“达吉雅娜向奥涅金敞开了一个纯真少女的心扉。这种爱发自天性,没有丝毫杂质。”“调情的姑娘会冷静地判断情况,然而达吉雅娜却像个孩子,十分认真地让爱情完全俘虏了她。”她主动表明了自己的感情。这也是达吉雅娜叛逆性格的表现。然而,奥涅金还是拒绝了她——达吉雅娜的初恋就这样被埋葬了。奥涅金的拒绝曾使达吉雅娜伤心欲绝,直到读过了奥涅金心爱的书以后,她才明白,世界上除了爱情的痛苦以外还有其他令人苦恼的事情。她原以为奥涅金是上帝赐给她的救星,可以把她从所嫌恶的环境里救出来,实际上,奥涅金也深深地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自己也找不到出路,又怎能救她?她理解也原谅了奥涅金。从此她不再对幸福抱有憧憬,也不再希望通过爱情和婚姻解除她心头上的孤寂,下决心把痛苦深埋在心底。

当达吉雅娜再次遇到奥涅金时,她已经成为贵妇人,世故人情的阻碍,使她最终没能和她所爱的人结合在一起。“我虽然爱你(又何必说谎),但我已经是属于别人,我将要一世对他忠贞。”对达吉雅娜起作用的,完全是世俗的“明智”,只能按现实指令的生活方式活下去,哪怕这样做的代价是毁灭自己。

这就是林黛玉和达吉雅娜,这就是当时的现实,相爱的人不能结合,成为夫妻的不相爱。婚姻与爱情不相干。

虽然各国文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就决定了文学也会有规律性的同步发展。

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林黛玉和达吉雅娜这两个浸透了曹雪芹和普希金心血的人物,作者更注重对她们内心世界的刻画。

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似蹙非蹙”正说明流动着感情的光,而“笼烟”不仅写出了“轻”“柔”“秀”三个特点,而且如烟一样自然、舒卷、起伏、变幻。眼睛却是“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似喜非喜”是智慧、性灵的闪光,幽深、清澈,难以捉摸,不具备相应的文化修养水平,不具备体察能力是不能知道林姑娘复杂变幻着的内心波澜的。笑靥却漾出淡淡的哀愁,病态反而显出无限的娇美。

普希金对达吉雅娜的外貌描写也是心理化的描写。“好吧,就管她叫达吉雅娜。她既没有妹妹的美丽,也没有那鲜艳的面容,可以吸引他人的注意。”但在奥涅金的眼里,奥丽嘉的美貌毫无生命,和凡戴克的圣母一模一样。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她们(指林黛玉和达吉雅娜)的外貌如何出众,但她们的气质可谓超凡脱俗。这种气质来自灵魂。“在我们面前出现的她不是一座绰约的、外观的美如此清澈而显著地反映了全部内在精神的希腊雕像,而是一尊埃及雕像,凝止、沉重、约束。”(别林斯基语)

三、绝望无助的窘境与凄惨的时代悲剧

请看下面两个情景:在豪华的起居室里,一个年轻的贵妇人无力地斜倚在桌旁,伤心的泪水,一滴滴地滴落在手里拿着的一封信上。这与林黛玉临终前的焚诗是何等相似,一个是悲哀、心酸、绝望,一个是彻底地绝望了。

达吉雅娜和奥涅金都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但是,离开了那个社会,她和奥涅金又都无法生存。正如宝黛,宝玉黛玉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们所依赖的;他们所反对的,正是他们所依靠的。

小说《奥涅金》是个悲剧;《红楼梦》更是个大悲剧,本应有权享受幸福,过上一种有价值的生活的主人公却不得不陷入完全的孤独与毁灭。生活连同它的一切赏赐都抛弃了他们。

但应该看到,小说的悲剧不仅仅是人物性格的悲剧,也不是简单的“曲高和寡”,而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是历史必然性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的悲剧。

在十八世纪中国,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新因素,从而产生了萌芽状态的民主主义思想。宝黛的爱情所反映的正是这刚刚萌芽的新思想,是过去不曾有过和表现过的。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土地上,找不到一块可以容纳林黛玉、贾宝玉生活道路的国土。这必须是一块可以让正当的自由和合理的生活要求得到伸展的国土,必须是一块与既有制度、道德观念等大相违背的国土。这样的国土,距离林黛玉所生活的时代还十分遥远。

达吉雅娜也是如此。十九世纪初,虽然俄国农奴制经济仍占优势,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俄国开始发展起来。达吉雅娜与奥涅金一样,比较早地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这使他们成了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悲剧人物,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在这个道德沦亡的世界中,还存在着一些稀有的,可喜的特殊人物,具有真正伟大的气度,可是为了他们的独特,永远地付出更大的代价,并且为了他们自己的优越而牺牲了。这是些天才的性格,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天才,而麻木不仁的社会却把他们作为抵偿它自己罪恶的牺牲者严酷地处死了。”

《红楼梦》的悲剧,不在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不能团圆,而在于贾宝玉无法选择时空,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和命运,他注定要背着巨大的文化重负。

四、诗意的栖居

阴冷的环境,昏暗的前途,使得林黛玉只好从诗书中觅得生存的力量,正因为有了文学艺术的陶冶教养,使黛玉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林黛玉不仅是在阅读,更是用心灵体验和领悟她所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她住的潇湘馆,“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满屋子都是墨香、书香,可就是少了些粉香、脂香。的确,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特别是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把风神灵秀的林黛玉塑造得更加美丽。这就使她的一言一行,多愁善感之中散发着一种“美人香草”的韵味和清气逼人的风格。达吉雅娜通过对卢梭、拜伦、康斯坦作品的拜读,学会了批判地对待周围的人们,即使是面对那些最复杂的性格,她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林黛玉是那样天真无邪,净如秋水,清如明镜,没有半点见不得人的肮脏东西。这很不容易,因为在那个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社会里,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无不受到周围环境有形无形的牵制,不仅个性很难发展,种种高压也使人的精神扭曲。黛玉的可贵处在于她能出淤泥而不染,让人在一片混浊之中,突然嗅到了芬芳。在黛玉的身上自始至终散发出一种幽香,一种天地古今精华灵秀所钟的带着书卷气的幽香。

达吉雅娜是纯洁的。“村姑小姐”的达吉雅娜纯洁得幼稚,成为贵妇人的达吉雅娜纯洁得高尚。她在社交场合中那种不同凡响的超然风度正是她深沉痛苦的升华。面对奥涅金近乎疯狂的追求,达吉雅娜回报的是冷若冰霜的平静。

五、结语

曹雪芹和普希金两位艺术大师通过各自小说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和达吉雅娜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那个腐朽黑暗的社会没有理由存在下去,必定要灭亡,从而赋予这两个悲剧以高度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红楼梦》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作者曹雪芹与普希金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也是全人类——对自由、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和向往。

[1]王宇乔.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达吉雅娜的形象[J].名作欣赏,2014(6):49-51.

[2]高立伟.悲情的坚持:试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达吉雅娜的人物形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4):62-65.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普希金.丁鲁,译.叶甫盖尼·奥涅金[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7).

[5]赵红妹.林黛玉与安娜的爱情悲剧之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11):74-75.

猜你喜欢
奥涅金普希金林黛玉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性格成因
浅析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与表演处理
大众文艺(2017年21期)2017-03-12 08:42:33
我曾经爱过你
北方人(2016年13期)2016-06-28 09:13:32
我曾经爱过你
北方人(2016年7期)2016-05-14 07:09:56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多余人”的苦恼
——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
名作欣赏(2014年15期)2014-07-19 11:21:11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小说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12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