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龙 廖莎莎 (百色学院 533000)
浅析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与表演处理
姜宝龙 廖莎莎 (百色学院 533000)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是一曲旋律优美并带有浓郁俄罗斯浪漫曲风格的曲目,为了能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歌剧中的人物,本文着重在奥涅金的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和表演处理方面进行浅析。
《叶普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场景;表演处理;普希金;柴可夫斯基
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1878年创作了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1879年3月29日在莫斯科进行首次演出。这部歌剧是根据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而来的。这部著名的歌剧中比较有名的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被许多男中音多次演唱过,为了加深对这个咏叹调当中的人物角色的理解,本文将对这当中的场景与表演方面的处理进行分析。
三幕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同时也是现如今歌剧舞台中的经典剧目。奥涅金的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出现在第一幕。
俄国一个村子的庄园里充斥着丰收的喜悦,此时女庄园主拉琳娜的大女儿达姬雅娜和小女儿奥尔加唱着二重唱。然后母亲和奶娘加入其中变为四重唱。接着,佣人来通报说连斯基来访,然后连斯基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好友奥涅金。连斯基热恋着女庄园主的小女儿奥尔加,他唱起了献给奥尔加的咏叹调,此时奥涅金在跟达姬雅娜交谈着。达姬娅娜对奥涅金印象深刻,她思念奥涅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于是她决心写信给奥涅金,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达姬雅娜害羞地把写好的信交给奶娘。达姬雅娜终于盼来了奥涅金,可她没想到自己的等待换来的是奥涅金的拒绝,此时奥涅金唱着咏叹凋《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采摘草莓的少女们的合唱声传来,声音渐渐远去。奥涅金拒绝达姬雅娜,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认为女人都应该矜持、被动,他无法接受达姬雅娜主动示爱的行为,于是奥涅金便自欺欺人的教育了达姬雅娜一番,所以演唱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时候,歌唱者要深入理解人物角色的定位,这样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奥涅金的咏叹调一开始的音乐,以温柔的弦乐合奏进行,接着奥涅金开始演唱,“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我情愿受家庭束缚。假如我命中注定,让我做丈夫和父亲。除了你以外,我一定不会选择别的人”。在演唱这一部分时,歌唱者要将奥涅金拒绝达姬雅娜的那种理直气壮又略带温柔的状态表现出来,尤其在演唱“Когда быжнзнь домашним кругом,я ограничить захотел……”这一段的时候,声音不能太冲,要注意旋律的连贯优美,同时奥涅金注视着达姬雅娜,眼神中带有一丝柔和,仿佛奥涅金在这次与达姬雅娜的谈话当中也找到了些许乐趣。
前面这部分奥涅金一直在假设自己在特定条件下对达姬雅娜的选择,似乎挺美好且略带羞涩的甜蜜,但是接下来奥涅金便开始诉说自己的想法。一小段抒情的管乐演奏引入第二部分的演唱,“但是我生来命运不幸,那些幸福都与我无缘。尽管你是如此的完美,我跟你完全不相配。请相信我的真心话,婚姻生活将带来痛苦。我无论如何热爱你,那股热情终将会消退。请你考虑那婚后的生活,要度过漫长的岁月,尤其这是终身大事。”奥涅金用这一大堆的理由试图说服达姬雅娜放弃自己,本人认为奥涅金咏叹调的这一部分的演唱,表现了他内心不乏有一些自己高高在上拒绝别人的优越感和快感参杂其中。所以歌唱者在演唱“Но я не создан дэя бтаженства,ему чужда душа моя……”时,情绪与演唱“Когда быжнзнь домашним кругом,я ограничить захотел……”的时候不太一样了,尽管这两句旋律很像。此时应该以一种否决的态度和情绪来演唱,感情上激动一点兴奋一点,仿佛自己是全世界最对的那个人。
一小段优美的笛声演奏引入到奥涅金咏叹调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奥涅金一开始情绪高昂,“幻想和青春不再回来,不再回来,死去的心不再复活!我爱你像亲兄弟那样,像手足那样,这份情谊也许更长久,这份情谊啊,比亲兄弟也许还更深长!”,演唱“Мечтам и годам нет возврата,ах возвраа,обновлю не луши моей……”这一段时歌唱者要情绪饱满气息兴奋一些。接着到了最后快结束的部分,奥涅金语气稍微平和一些,劝说达姬雅娜,“你听我说这话别生气,啊年轻的姑娘爱幻想,幻想啊,幻想啊,总是在幻想啊”。最后再以一段抒情优美的管弦乐合奏来结束全曲。
综上所述,通过对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和表演的分析,了解到当时的俄国处在破除旧文化接受新文化的时代,而奥涅金就是这个时代新旧观念融合的产物,很具有时代性。所以演唱者在演唱奥涅金咏叹调时要将奥涅金这个角色把握好,就要了解歌剧的时代背景和场景与演绎处理下剧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最后,希望本文章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1]剑平译.《叶甫盖尼·奥涅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刘晓燕.《叶甫盖尼·奥涅金》伦理解读.《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3期.
[3]普希金笔下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感”的社会文化探源-杨士强 [J].《语文学刊》,2012年8期.
[4]曾凡荣.《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人物形象浅析.《科技信息》,2014年10期.
姜宝龙,男,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音乐艺术 声乐演唱专业,现在就职于百色学院担任专任声乐教师。
廖莎莎,女,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 硕士研究生,音乐艺术 声乐演唱专业,现在就职于百色学院担任专任声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