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听说法

2015-03-20 21:01韩雪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行为主义本课句型

韩雪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北京100083)

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听说法

韩雪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北京100083)

听说法以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基础,主张把听说放在首位,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刺激产生正确的反应。本文以具体教学课程为例,从行为主义视角明确听说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目标、特点、内容在课程中的体现。

听说法 行为主义 对外汉语教学

一、听说法

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主张把听说放在首位,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主动运用所学语言材料,是二战期间产生于美国的语言教学方法[1]。其语言学基础是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在听说法中,听即“刺激”,说即“反应”[2],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刺激产生正确的反应。特点为听说领先于读写;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实践,养成习惯;排斥(限制)母语[3]。

二、听说法课程实例

本文选取“世界汉语教学学会”(http://www.shihan.org. cn)中有关听说法课程,以北京语言大学骆健飞讲授的《北美以操练为主的听说法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以“除了……也”为例》为分析实例。该课程以23~25岁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大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北美“听说法”为主线,集中展示北美“听说法”操练语法点的模式、方法和步骤,尝试将其运用于不同母语和文化背景学生中。

三、从行为主义角度分析听说法教学

1.理论基础

听说法的教育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教学阐明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行为及产生条件,将学生任务具体明确化。行为出现依赖刺激、反应和强化三个因素。强化可增强某个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并促使其养成习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在语言学习中,有机体即外语学习者,行为是言语行为,刺激即展示给学习者的语言内容,反应为学习者对刺激的反应,强化的外部表现为教师对学习者的肯定和鼓励,内部表现为学习者使用该目的语产生的自我满足感。

2.课堂教学具体体现

(1)教学目标

听说法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发音和语法的准确及快速地反应。听力理解能力、发音、语法及词汇教学能帮助口语技能形成发展。行为主义提出语言行为需正向强化才能形成并得到巩固。教学中,教师的肯定评价强化学生的语言行为,结合生活运用“除了……也……”句型造句,重复运用句型,使学生熟悉用法,在填充句型练习中融入词汇和语法内容。

(2)教学特点

①听说领先。

教学顺序是先听说后读写。在外语教学的入门阶段,先进行专门的听说训练,然后接触文字[4]。教学对象是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师重点培养的是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交流。行为主义提出若学生学习内容以口语形式出现,然后学习书面语,学习者的语言机能会得到更有效地提高。

②反复实践,养成习惯。

本课中,教师以“除了……也……”为基础,扩展为“A除了V1N(以外),也/还V2N1”、“除了AV1N1(以外),B也V1N1”等具体句式,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引导学生练习。行为主义认为外语学习多是机械习惯养成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话和句型训练,降低错误出现的可能性。

③以句型为中心。

课上,老师以“除了……也……”句型为中心,以组成语言的基本结构句型为线索,将其他教学内容串联其中,教学重点清晰。行为主义认为外语学习是机械地养成习惯的过程,习惯通过强化巩固。重复句型是养成习惯的过程,教师对其强化使学生不断巩固记忆。

④排斥或限制母语。

行为主义提出语言是一种习惯,是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逐步养成的。本课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全程运用汉语讲授,营造语言学习氛围,考虑学生学习阶段及能力接受水平,教师尽量使用简短的表述、基本的汉语句型,并用创设具体情境、前后内容相连贯的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句型学习中。

⑤对比语言结构,确立教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重点讲了“A除了V1N(以外),也/还V2N1”、“除了AV1N1(以外),B也V1N1”两个具体表达。一个学生练习了同一主语行为动作后,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行不同主语的句型表达。行为主义认为,对比法比分析法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学习新语法形式时,学生要先在多语境下练习,然后教师总结特点。

(3)教学内容

①教学主体。

本课中,教师作为课堂语言操练的控制者和监督者,是施加刺激的主体,学生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对象,是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的反应者。教学中,教师以“除了……也……”为中心,结合生活列举“我和XX一起来了北京,我们在北京学习汉语……”、“除了北京之外,XYZ……”这样的话题,教师作为学生所学语言行为的范式组织对话。

②教学要点。

本课内容以会话形式出现,教师列举主要句型和句子成分。教学内容按序排列,在“除了……也……”句型中,先补充简单词汇,再添加复杂短语及句子,层层深入,体现通过语境学习新词的方法。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通过提问、表扬等互动形式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结合连续强化与部分强化,通过操练维持,帮助学生保持稳定的水平。

③操练步骤。

首先,教师由日常交际场景引出本课学习语言点,即句型 “除了……也……”引出含语言点的句子,对重点词汇、短语加以操练。其次,教师设计不同场景,采用问答法帮助学生熟悉语言点和语言规则。老师所提问题,如“你们最主要的课程是什么?”“你们来北京之后去过哪些地方?”等等,话题与学生联系紧密,会话更有意义。再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操练。课程后半段,教师安排学生讨论,并提出“来到北京之后我们都做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学习了什么。汉语很有意思,除了XX的时候,我在XX的时候也说汉语。”这些话题鼓励学生思考,设置真实情景,引导学生用新语言点说句子。最后,重复目标句型,总结归纳。

约翰.W.桑切克指出,行为主义认为强化策略包括“提示”,指反应前添加的、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的刺激或线索[5]。本课中有突出体现,教师提问学生时,指着黑板上的“A除了V1N(以外),也/还V2N1”等句型提示学生,当课程进行过半,学生熟练掌握句型用法后,教师提示相对减少。

四、对听说法教学的思考

1.存在的优势

(1)听说法首次自觉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第二语言教学法沿科学轨道发展。

(2)在初级阶段使用听说法教学,使学生首先获得准确的语音语调,为交际打下良好基础。听说法强调听说领先,兼顾读写,重视听力口语技能训练培养。教师以规范的语音给予学生刺激,使其产生反应,达到语言学习目的。

(3)听说法采用句型教学,避免繁琐讲解语法,同时落实语言结构教学,对外语初学者养成良好语言习惯,培养正确语感有积极作用。

(4)听说法继承直接法的原则,如用目的语教目的语,通过操练掌握语法规则等。行为主义认为外语学习基本是机械习惯养成过程,好习惯得益于正确反应,学生通过记忆对话和句型训练,将错误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尚待改进的方面

(1)强调听说,忽视读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汉语实践能力。本课中,教师整节课都在与同学对话或引导学生之间对话,板书不多,没有考查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造成学生会说该句型,但有可能不能完整书写出内容的情况。

(2)教师主导课堂,有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面对教师的刺激,在回映刺激上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无法对学习方式、内容、进度进行控制,地位较为被动。

[1]王秋雨.哈佛大学汉语讲练课课堂活动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刘珣.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进一步探索.世界汉语教学,1989(3).

[3]郭莲.听说法——英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4).

[4]吕必松.“听说法”评价.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

[5][美]约翰.W.桑切克.教育心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猜你喜欢
行为主义本课句型
刑法行为人主义的辨析及其价值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典型句型大聚会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各取所需”:三种SLA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二语教学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