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传》二 字 训 诂 释 义

2015-03-20 21:01廖荣娟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上下车齐军断句

廖荣娟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047)

《左 传》二 字 训 诂 释 义

廖荣娟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047)

学术界对《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的“下”字和“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陪”字的理解,众口不一、各执己词。本文加以考证,提出对“下”和“陪”二字的看法:“下”解释为“下车”,“陪”与“倍”声近义通。

下 陪 倍

《左传》是注解《春秋》的经典之作,也是各级学校都喜欢收录的经典作品。时人都喜阅读《左传》,大家对《左传》的注解比较多。可是,学术界对其中一些词语的解释似有不妥之处,如对《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的“下”字和“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陪”字的理解,大家众口不一、各执己词。我尝试综合各方面资料加以考证,提出以下对“下”和“陪”两个字的看法:“下”解释为“下车”,“陪”与“倍”声近义通。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的“下”字

《左传·庄公十年》中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对“下”的理解和这一句的断句,学者们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可以在“下”后断句,有人认为“下”做状语,意为“向下”。我的理解是“下”不做状语,也不用在“下”后断句。下面,我结合古代车战中对士兵的体能要求和“视”字的含义解释这个词。

在古代车战中,军队对士兵的选拔是有体能要求的,更不用说将领了。“上下车”这个动作对武士来讲是基本的体能考核要求。先秦文献资料中早有记载,《吕氏春秋》中:“晏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吴王之友要离谓王曰:‘臣请杀之。'是王曰:‘汝拔剑不能举臂,上车不能登轼,汝能杀之?'要离曰:‘请必能。'吴王曰:‘诺。'”①名将吴起所写的兵法《吴子》中有:“能逾高超远者,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②所谓逾高超远就是军士能跳高、能跳远。另有一处记载就是《左传·哀公八年》:“微虎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卒三百人,有若与焉,及稷门之内。”③微虎让他的私人部队七百人在帐幕外的庭院里设立了一道幕布,要求三次跳过这道幕布高度的人就算合格,最后微虎在七百人当中只挑选了三百人,也就是说,只有三百人符合车战中这一项基本体能要求,当时,孔子的学生有若也在里边。从上面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代车战中军士能够上下车是最基本的要求。

再者,古代车战中,古人乘车都是从车厢后面上下,车后的栏杆都开了缺口,即车门,勇力之士往往从这里一跃而上,名超乘。车子在行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阻碍,被树枝跘住,被石头卡住,常常需要勇力之士下车推动。古人在车战中上下车是经常的事情,那么对军士上下车的体能肯定是有要求的。

还可以从车子高度看看上下车这个动作的难易程度,据《考工记总序》,人长八尺,兵车车厢底板距地面的高度是四尺;战国时期一尺合今23.1厘米,四尺就是92.4厘米,还不到1米的高度,而我们经常提到的七尺男儿身高也有一米六,据后来考古挖掘出土的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男子的身高在八尺到九尺左右,兵马俑中士兵身高1.80米,军官身高1.90米,汉末张飞身高1.85米,关羽身高2.10米,就算是矮个子的曹操,身高也有一米六几。如此推算,即使是普通军士平均身高超过1.70米也没什么奇怪的,所以,一个正常高度的成年男子在这个高度上下应该不是难事。

有学者说,这里的“下视”,指在车上向车下地面的前前后后看,并非指向车身正下方看;唯其如此,将军才能辨视齐军驰去的辙迹是否混乱。同时,春秋时打仗主要是车战:在长勺之战中,齐军很多兵车一起败驰,辙迹应当是纵横交叠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辨清辙迹是否混乱,从车上居高向下看比下车立在地面上看不是要合宜得多吗?一者兵车本身的战马高度挡住了一部分视线,再者就是四匹马的数量有足够宽度,面对这样的情况,将士站在车上查看对方战车留下的车辙不是很清楚,也不太方便。所以,曹刿要观察齐军的车辙情况,以此判断齐军是不是真的溃败逃走,才好下达追击与否的命令,那么下车观察地面上的车辙印迹应当是比较真切的判断根据。

有学者参考郭锡良先生对“视”的含义的解释:“‘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一般指看近处的东西。”认为曹刿近看车下齐军的车辙,所以用视。其实,从视的金文字形来看,是一个人张大眼睛在看。它的本义是在宗庙里朝见列祖列宗,引申为:依次地看,一步一步地看。再引申为:察看。引申义在实际使用中用得更多,无论是它的直接引申义还是间接引申义都能确定“视”在这里的含义是“仔细查看”的意思。既然要仔细查看,在车上察看齐军的车辙就不严谨也不负责任。类似的还有视师(视察军队)、视草(检视天子所写文词诏令的草稿)、视药(查看汤药)和视荫(观察日影)。文献《战国策·齐策》中也有“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结合“视”的含义能确定“下”的意思是下车。

再有就是古人行文讲究言文对举,后面的“登”字是一个动作,那么它的前面就应该有一个跟它对举的词,有“登车”就应该有“下车”。并且从逻辑上看也应是先有下车的动作才有登高的动作。曹刿下车仔细观察齐军的车辙印迹后上车,再登上车轼瞭望齐军的军旗等情况,整个过程作者写得简略,符合《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述特点,这种写法能体现出作者用笔的精炼。但是精炼归精炼,下车这个动作在这里却是不能省略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贴近现实,《左传》才能给大家刻画出曹刿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军事家。

至于在“下”后断句我认为没有必要,“下视其辙”作为连动结构未尝不可。《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有:“齐侯伐卫,战败卫师。”④《史记·周本纪》中有:“十二年,鲁武公来朝。”⑤古代汉语中连动结构比较普遍。

综上所述,我认为“下视其辙”不用在“下”后断句,解释为“下车”的含义,与后面的“视”构成连动关系。

二、“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陪”字

《烛之武退秦师》中有“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句,中学课本对“陪”的解释是通“倍”,“使……增加”的意思。可是,结合“陪”的字形及字词典的解释,我认为“陪”在这里与“倍”不是通假关系,而是古今同源关系。

王力先生说:“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⑥王宁先生说:“同源的派生词的音义,由于都是从跟词早已结合在一起的音义直接或间接发展来的,因此带有历史的、可以追溯的必然性。”⑦由同源字的定义可以看出,构成同源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同源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语音上,这些字的古音必须相同、相近或虽然不相近却具有语音转化的可能性。语义上,由同源字的定义可以看出,构成同源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同源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语音上,这些字的古音必须相同、相近或虽然不相近却具有语音转化的可能性。语义上,同源字表现的词义必须有某些表面的或隐蔽的共同义素,否则只是同音字而不是同源字。第三个条件是两个同源字必须代表有区别的两个词。如果两个字或多个字代表的是完全相同的一个词,就谈不上是否同源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析“倍”与“陪”字的关系。

倍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字从人,从咅,咅亦声。“咅”本义为“拥护或反对所立之君”。“人”与“咅”联合起来表示“拥护或反对某人”、“拥护(伴随)某人”或“反对(背向)某人”。《汉语大字典》中:1.发音为bèi时:①违背、背叛。后作“背”。②背向。③背诵。④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⑤增强、加添。⑥越发、更加。⑦太阳旁的云气。2.发音为péi时:①传说中的河神名。②伴随。后作“陪”。

从语音上看,“陪”《广韵》:“薄回切,平灰并,之部。”“倍”,《广韵》:“薄亥切,上海并。之部。”二字同在之部,反切注音也是相似的,可见“陪”与“倍”在声音上是相近的。《汉语大字典》中对 “倍”的第二个解释也是读音péi,字形后作“陪”。可见二字在读音上的紧密联系。

再从字形上看,“倍”字从人,从咅,咅亦声,“陪”字从阜,咅声,字形也是相近的。

从二字的含义来看,“倍”有增加、增强等含义,《集韵·隊韵》:“倍,加也。”杜预注:“倍,益也。”“陪”字也有增益的意思,《玉篇·阜部》:“陪,加也。”又“陪,益也。”杜预注:“陪,益也。”案:“倍”本是个有正反两重本义的特殊汉字。“违背”、“背向”、“背诵”都属于倍字的“反对某人”、“背向某人”之义;“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增强”、“加添”、“越发”、“更加”、“伴随”都属于倍字的“拥护某人”、“伴随某人”之义。至于“太阳旁的云气”这一义项,包含了正、反两重意思。即“太阳旁的云气”是君主身边的群臣之象,群臣有拥护君主或背叛君主这两种可能性。古代望气术认为,通过观察太阳旁的云气变化情况,可以预知群臣对君主的真实态度或态度改变。

两个汉字代表的是两个词,在语言中的实际使用是作为两个词在用,由此可见,“倍”与“陪”声近义通,是同源字。

综上所述,既然两个字是同源字,两个词也是同源词的关系,那么“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陪”字不应解释为通假字,两个字既然有着极近的渊源关系,那么这两个字就应解释为同源关系。

注释:

①中国国学网: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wenx ue/451248.html

②中国古典文学网:http://gudian.hengyan.com/wuzi/articl e_26979.html

③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2161.

④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1778.

⑤钱文辉.也谈“登轼而望之”.南京师院学报,1979(1).

⑥王力.同源字典·同源字论[M].商务印书馆,第10页.

⑦王宁.训诂学原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49,51.

[1]汪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博士学位论文,2004.4:30,74.

[2]潘煦源.也谈“登轼”句.徐州师院学报,1979(3).

[3]宗福邦,主编.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10.

猜你喜欢
上下车齐军断句
“上下车”智解方程
Weather Forecast in Changsha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
文言断句判断法
用人当用长
失控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上下车行为与停站时间研究*
宁波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上下车时间特性分析与建模
妙用标点巧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