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015-03-20 06:40:32张云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词块俱乐部体质

张云波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张云波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对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比研究,寻找推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具有的优势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及影响效果。得出结论: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一定促进和强化作用,改善了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其效果要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显著。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大学生;体质健康

一、前言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在不断下降。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趋势为社会再次敲响警钟,同时也强调了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学校体育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就是如何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研究中发现高校目前正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一种新的模式已经被应用和实践,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即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并受到众多学者和学校的认可。为了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吉林华桥外语学院2012年进行了体育教学改革,即把原有体育教学改为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把三年来的工作做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2级、2013级参加体育教学俱乐部学习的本科生200名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别选自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和游泳5个较为热门的俱乐部。同时选择其他高校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体育学习的200名学生作为对照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理论研究

研究发现,体育教学俱乐部是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主要特点是学生“三自主”,即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教师和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实现了课内外一体化;打破年级界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开展项目众多等。实现了学生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即把“要我锻炼身体”改变为“我要锻炼身体”,把“要我健康”改为“我要健康”。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多元需求,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培养了他们的体育兴趣,养成了自觉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全程参与、自觉锻炼,达到真正的健康。

(二)关于体质健康的理论研究

体质是一种“特征”,健康是一种“状态”,因此二者既要分开来理解,也要将二者融合理解。分开来看,体质本身就有不同的理解,鉴于理解的不同,本文赞同金钦昌教授在《学校体育学》中对体质的概述,即包括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而健康则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等四个方面。本研究中认为体质健康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几方面。同时学生的体质健康要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作为学校体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这种模式必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1.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身高和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与纵向的身体形态的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而胸围则表现出人体的发育状况。因此身高、体重和胸围是否标准既能衡量学生体形的匀称度也能反映他们的发育状况和营养状态。通过对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两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试进行比较,看到实验前两组学生无显著差异,经过一年的体育学习,两组学生有了不同。身高都略高于平均水平,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略小于平均水平,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胸围差异不大。这说明参加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学习的大学生在身体形态上好于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

2.对身体机能的影响。身体机能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其中心肺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衡量人体的健康程度和锻炼水平需要测试心肺功能。心肺功能主要通过肺活量测试和台阶试验来进行。肺活量测试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指标,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呼出的气体量,而台阶试验则是评价心肺功能的重要方法。经过一年的体育学习,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肺活量和台阶测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两组学生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测试数据都低于全国平均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测试数值,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他们多数仅通过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进行锻炼,他们的体育锻炼达不到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而进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学习的学生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明显高于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影响,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多。

3.对身体素质的影响。身体素质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而表现出运动能力的强弱,同时也反映出人的健康状况。实验前通过对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俱乐部模式的两组学生进行男子1000 米/女子 800 米、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米等身体素质测试进行前测,发现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经过一年的体育学习,再次进行测试发现两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有提高,但实验组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耐力素质上有显著的提高。这说明经常性的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耐力素质,这与体育教学俱乐部课内外结合有着重大的关系。同时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也有大幅提高,表现在学校操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多,体育社团数目较多,参与社团活动人数较多等。

4.对心理素质影响。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自尊自信、兴趣态度、意志培养、情绪调控四个方面来对比研究。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前测,发现均无显著性差异,后测显示,体育教学对学生获得的自尊自信、兴趣态度、意志、情绪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只是对照班的学生心理建设素质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而实验班的学生心理素质建设效果有显著的改善,与对照班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培养更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更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体育的特殊功能,因此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效果更明显。

5.对运动水平的影响。大学生的运动水平体现在专项运动技能掌握如何。通过对比研究显示,两组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参与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学习的学生掌握该项技能的百分比达到89%,明显多于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学生人数。实验组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运动技能的学生占14%,而对照组只占8%;实验组基本能掌握该项运动技能的学生占52%,而对照组占40%;实验组初步掌握该项运动技能的学生占23%,而对照组则占36%;实验组没有掌握该项运动技能的学生占11%,而对照组占16%。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技能的掌握与学习更有效果,大学生的运动水平更高,因此更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同时也证明学生“三自主”选择更能促进他们的体育学习。

6.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际交往、规范意识、合作竞争、抗挫折能力的适应等。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增进健康、强壮体格和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变和强化人际交往;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竞争意识;增强抗挫折能力等。调查数据显示,两组学生的实验结果在人际关系、抗挫折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人际关系较好的,高于25分的,比对照班多,抗挫折能力70分以上的也明显比对照班多,这表明我们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The Rivals为例, 具体说明如何鼓励学生根据语篇中重要词块间的关联性去构建该语篇的内容梗概,创造性地运用语言。The Rivals一文第一段中有两位主人公a prosperous businessman, a sociable and chatty man.该段核心词块有,throw the suitcase, raise his eyes…., continue to do, expect to…., betray one’s feelings, produce a conversation, pretend to…., have no opportunity, make a point of not reacting. 以上所选词块与故事的开头紧密联系,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问答的方式在学生回答问题中有效地引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块,鼓励学生借助这些词块构建故事发生的重要情节。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发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大脑中储备的词库和提供的关键词块迅速加以整理,根据相应的语法规则在这些语块中填进所需要的词语或从句,生成更为丰富的、语义语法表达正确的句子进行新的输出,加深学生对这些词块的理解,为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打下基础。

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 说、 读、 写、译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词汇知识是全面提高学生各项技能的基础,同时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巨大挑战。运用词块习得理论丰富学生词汇知识具有很多的优势。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词块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积极地对学生的词块学习进行引导,以进一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1]骆雁雁. 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J]. 外语学刊,2009 (6) :168-170.

[2]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F and the Way Forward [M]. Hove, 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3]Ellis, N. 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 143-188.

[4]段士平. 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J]. 国外外语教学,2007 (4):27-31.

[5]严维华. 语块对基本词汇习得的作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11) :58-62.

[6]刁琳琳. 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35-38.

[7]丁言仁,戚焱. 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49-53.

责任编辑:苑莉

G42

:A

:167-6531(2015)22-0080-02

张云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吉林长春130117)。

猜你喜欢
词块俱乐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侦探俱乐部
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