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二实验学校 张玉伟
地理学是一门集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包含地形、土壤、植被、水文、气候,工农业、交通、人口等诸多领域。研究范围广,实用性强,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在授课中我们往往发现地理学科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偏难的一科,从而产生恐惧心理。这源于诸多方面,比如,某些版本教材将难易位次的布局上缺乏合理性;而且有些教材往往表述性、结论性的内容过多,从而使地理知识变得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学生中的作用就如航海中的舵手,要正确致命方向舵手必须要心中有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教学方式,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完善自己的思想。从事教育教学之处,自己内心的想法很简单:就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学生教会,学生成绩高,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即可。但渐渐发现这些还不够,教师真正要做的是,把所教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本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学科体现的思想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既然把教师比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首先得能够走入学生的心灵,善于洞察学生的思想。在历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面对学生们的个性,我们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他们都是一个个普通的学生而已,只不过在他的身上多了些让人思考的空间,这点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耐心与思考。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除了同学就是老师,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关注学生情感上细微的变化,例如:课堂上老师给的一个赞许的评价,一个默认的点头,甚至是一个善意的眼神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激起波澜,从而促进他的前进。所以学生主动和学生沟通往往会洞察学生更多的想法,通过交流则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做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朋友”。
很多中学生都喜欢模仿,崇拜偶像,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小,所以教师有的时候就成为了学生模仿崇拜的对象。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年龄相差不多,共同语言也比较多,所以有些教师与学生走的很近,甚至有些还能“称兄道弟”,其实这种现象,表面上是学生很喜欢你,很亲近你。其实学生是在找一个避风港和能够倾诉众多苦闷的对象,一旦矛盾出现,学生不会顾及教师的尊严,因为之前教师的威严就没得体现。所以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松弛有度,既要关心学生,又要保持教师的威严,这样才能保持教师的尊严。
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地理教师,一定要使自己做到博学多闻。首先,专业知识一定要非常扎实,各类知识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另外学科外的相关知识一样重要,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风俗等,试想如果在地理课堂上能说几句不同国家的语言,能将历史政治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能随手画出各类地理图像..那将会给地理课堂增添不少亮点。
新课改形式下,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光需要教师能够把知识精准地传授给学生,更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如今我们高中阶段又将面临即将到来的全国高考改革,那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我想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问题,那么现将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学无定法,教无定法”,但是无论怎样做,都有一个大的指挥棒在前面那就是——高考。所以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就是要明确高考动向。只有时常关注高考动向,研读历年考纲课标甚至是高考真题,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这节课的主干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教学目标的设定除了高考需求的知识能力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为地理学强调的是一门生活中的地理,要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会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真实化。而且地理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地图法,学生通过识图最后形成脑图,比起枯燥的文字背诵,识图会更加深刻而且易懂。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我们还可以制作简单的教具,例如在晨昏线的讲解时,可以将一根铁丝固定在地轴两端点,让学生辨识晨线和昏线,这样的手工教具学生会比看动画图片更加感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的方式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再做题训练,而事实证明讲练结合的方式更适合学生接受新知识。我认为有这样的原因,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被赞许,渴望有成就感,而讲练结合更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运用,这样同样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的都是生活中的地理,高中地理课堂如果纯粹的讲解理论知识,会非常的枯燥。而且学生也不会全神贯注,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来源于哪呢?我想兴趣源于生活本身,学生只有能感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用了,贴近生活了,他才会愿意听,愿意学。例如在讲解地表形态时,本来枯燥的岩石,地形,但如果让学生去发现这里面有生活,效果会非常好,比如,在野外迷路了,在哪能找到泉水地下水呢?在哪些岩石中能发现化石?在哪些地方会发现煤层等等。这样将地理知识生活化,学生就会觉得地理学有所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变,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学生而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而这些需要的是积累与专研,而实现这些需要我们所有教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