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第五小学 程咏梅
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课堂教学要真实,读懂学生要真心。
低年级数学在学生学习已有一定基础的知识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在这个起点上,通过恰当的问题提示,或者安排展示活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情况,突出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挖掘出知识学习中蕴藏的数学思维方法。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面对孩子已经比较熟悉,甚至已经初步掌握了的知识,我们应该怎样教学?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在入学以前大多都能数出20以内的数甚至有不少孩子能数出100以内的数。但能数不等于会数。数数的教学应该特别关注到孩子数数的方法、技巧,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的思考方法。我们在教学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能数出来的程度,还应该关注孩子是怎样数出来的?数的过程是否注意了有序?有哪些数的方法?是一一点数,还是2个一组,5个一组地数?等等。尤其是数的方法,2个一组的数和5个一组的数跟最后需要着力突破的教学重点“10个一是十”之间有着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可以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看看她是怎么数的?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把这一点展示、挖掘出来。在学生摆小棒的操作中,教师只要提醒学生“怎样摆就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比较顺利、自然的将“合10个1为一个十”的十进制思想进行顺应、同化。
有效的课堂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这样虽然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要多花许多时间,但通过这个探究过程,学生明白了算理,学会了探究,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比较。
如我在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用所谓的简化竖式进行计算,而是花足了时间,将标准的竖式写成初始模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产生简化竖式的需要,并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竖式计算的简化过程,从而深刻理解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清晰自然而又扎实。
问题:这个竖式先算什么?这个6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先用3和个位的2相乘,二三得六,得到的6是6个一, 应该写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乘完了,该乘哪位上的数了? 30是怎么得到的?(用3和十位上的1相乘,得到的是3个十。)12×3的积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这个竖式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这个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这两个竖式哪个更简便一些?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掌握。
数学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从而变得更聪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活用教材、挖掘教材,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厚重而不浅薄,实在而不虚浮,这样才能拓展拓宽学生的思维,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才能细无声”。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记得做练习时有一道判断题:“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平行。”大部分学生不暇思索地都判断为对,当时我没有立刻用“对”或“错”来做出判断,而是立刻找来两根小棒一根水平方向摆放,另一根上下方向摆放,但不相交。然后让学生观察,很快学生便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平行。自然巧妙、水到渠成,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珍视每一颗童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往往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种“意外”,作为教师是视而不见,还是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作出相应变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准备两个干净的完全一样的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凉开水50克和20克,再分别加入白糖10克和5克,等糖完全融解后,看哪杯糖水更甜?谁知问题刚一抛出,竟有一个学生没等举手就兴奋地说:“让我喝一口,尝一下就知道了。”顿时全班笑声一片。这个实验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分别计算出每杯糖水中糖占了百分之几,比较百分数的大小后得出哪杯糖水甜,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只要算出糖占糖水的百分之几,就便于比较”,进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现在这个天真无邪的学生竟要“尝一下”打乱了教学进程,我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请你将两杯糖水各喝一口。不过哪杯糖水甜的品尝结果要先保密哦!”这个学生高兴地将两杯糖水各喝了一口,得意地笑了笑,看来他已经知道哪杯糖水甜了,这时学生计算10÷(50+10)≈16.7%;5÷(20+5)=20%,从而得出第二杯糖水甜。这时再让“喝一口”的那个学生说出“秘密”来验证。那个学生得意地说“嗯,我喝过,真的是第二杯糖水甜,你们算对了。”
课堂上,面对意外情况—一个学生要喝一口,教师随机应变,真的让这位学生喝一口,因势利导,既保护了学生天真纯朴的童心,又没有影响教学秩序,后来还让这位尝过糖水甜味的学生来验证,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乐趣。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追求常态课,让我们的课堂充实着真实、扎实、朴实的气息,让课堂散发着浓浓的数学味,走向自然、走向真实、走向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