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溪角中学 王世周
本校初一,初二级的学生,共538人。其中,男生为352人,女生为186人。
新生入学时,我们对全体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的测定;然后,每学年结束时,我们再次对学生进行测定。测定时,均严格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一书的测试要求进行。并同以前没有开展大课间时做比较综合进行分析。
入学时女生各项平均数(表一)
入学时男生各项平均数(表二)
女生: p >0.05 >0.05 <0.01<0.01
男生: p <0.05 <0.05 <0.01<0.01
可见新生入学时,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都较差,但体重指标高于全国同龄学生外,男生的其他指标及女生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同龄学生。身高、体重指标与全国同龄学生基本相似,胸围、肺活量指标和女生的素质指标与全国同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年后的发展状况:
女生各项平均数(表三)
男生各项平均数(表四)
通过表三和表四比较可以看出,二年级时,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比入学时有所提高,身体机能指标比入学时有大幅度的提高。女生各项身体形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男生的身体形态指标,除身高指标外,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身体机能各项指标高度显著性差异。可见男生的身高发育比女生的快。通过开设大课间活动课,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均稳定地发展,有明显的提高,并达到较高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体育锻炼的效果和大课间活动的作用。
通过对本校初一和初二学生的体质调研,开展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各项发展,尤其是跳绳和耐力跑的项目更能促进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的发展.开设合理的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肺活量的提高,对学生的运动体能也得到明显地提高。
从现有的一、二年级开设大课间外,增设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内容,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在生长发育期间接受较长的体育锻炼时间。
改变目前体育教学内容繁杂、脱离现状的要求,做到有选择性,有助于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提高综合体育能力的教材,加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体育知识的教学。课中做到“少而精”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其方法,经常运用并养成习惯。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戒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整体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自觉,在快乐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
要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向学生讲解对耐久有力有氧运动锻炼身体的好处,要让学生认识到耐久跑与一般跑法的不同,更要让学生认识到锻炼可利用心肺使血液大量吸收氧气,它可使头脑清楚,工作学习效果加强;尤其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可促进胸部增长和内脏发育以及身高、胸围、肺活量、心脏每搏输血量等数据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重视耐久力锻炼的意识。
一是要有较长时间的匀速跑练习,因为有氧代谢是耐久跑的核心,这是让人体各器官系统适应耐久练习,锻炼强大心脏工作能力的好办法。在匀速跑时,心率应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这种匀速的长时间的跑不易疲劳但又使心脏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工作,能得到很好锻炼。
二是要有较长距离的间歇跑练习,在匀速跑时心率总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这是一个不足,而间歇跑可使强度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心率跳动次数来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在一个距离跑完后心率要求达到每分钟170~180次,然后休息至心率恢复到每分钟120次左右再跑第二次,这样心率再达到180次的高限,它和匀速跑交替配合使用可互补不足,作为耐久力间歇跑每次距离应在800~3000米。
三是在生活中人们在很多地方都需要耐久力,如走路、上楼、骑车子蹬山等,要善于让学生发现与提高耐久力相同处的方法,鼓励学生多做野外运动,这对心肺锻炼有好处.
四是锻炼要全面,要注重横向提高耐久力的效果,耐久力的锻炼不应只限一个项目,应安排一些其它所喜爱的项目,安排合理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足球、篮球、游泳等项目,它们都能为提高耐久力起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在学校大力宣传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提高自觉锻炼意识,把提高全民素质当成百年大计来抓,为青少年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