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红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一样应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教育根本任务,即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各学科都进行德育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通过学科特殊性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实际工作,把“立德树人”教育贯彻落实好。
在课堂教学中,培智数学学科以它的高度严密、精确、逻辑性强的特点,通过培智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进行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通过从实际问题和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实践论教育;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如竞赛、游戏等,进行克服困难、建立自信自强、自理自立的意志品质教育,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讲求严谨与精确,与时俱进的团队精神、积极探索与创造的精神;通过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以及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事迹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通过课堂教师情感教学,熏陶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满足孩子健康的情感需求;通过教学挖掘艺术元素,培养学生对美、对艺术的鉴赏及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立德树人”教育力求达到“处处有德育、时时有德育、人人参与德育”的局面,使德育在培智学科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下面是在培智数学课堂实践中具体采用的方法: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辨证,如通常所说的正与负、乘与除、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等的辩证关系,在数学概念及方法上进行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出这些哲学思想,能帮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数学重在培养理性思维,对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理性思维主要体现在学会独立思考,不迷信;学会尊重事实,不感情用事;学会思辨分析,不人云亦云。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就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概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在数学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实践论教育。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竞赛活动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具体、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更符合智障儿童认知及身心发展特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地引入游戏、竞争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更自信。
中国古今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需要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学生接受的方式:讲故事、听录音、看视频等来了解。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学习曹冲机智聪明、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勇于探索,在证实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了解这些历史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从古至今在数学领域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数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家们的勇气、毅力和胆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教学圆周率时,介绍数学家祖冲之的成就及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并为学生树立榜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树立典型、榜样来教育孩子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孩子们年龄还小,可塑性大,他们由于智力受损,学习接受、分辨能力有限,就需要教师给予直接的暗示,我们一般给孩子树立各种典型,发挥榜样教育的力量,让孩子模仿,以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德育教育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教师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先为学生立德,为人师表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智障孩子在与老师的长期学习生活相处中,老师就是亲人的形象,教师的言行孩子们无形中都在模仿学习,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师的处事方法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不但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更有对称的美、和谐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最终达到展现,美、创造美。如教学长方形、圆形等图形时,孩们通过学习图形特征后,也能用自己双手创造自己的拼图作品,展现自己的美。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培智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培养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而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每个残疾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美育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目的。让学生残而不废,残而有为,为他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