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鸿
(上海大同学院,上海 200011)
文化,一种生活的故事。
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换言之,文化就是生活的一种样式。生活在变,生活中的故事也在变,那么,文化是否会变?
我们发现历史长河里,没有不变的故事,但是文化却在流淌。不断变化中的生活故事,穿梭着恒久的文化。文化穿越变化的生活,叙述文化自身不变的故事。
问题来了,为什么文化会绵延?“文化守恒”的观点关注的就是文化的穿透力,生活故事包含着个体与群体差异,个体的生活故事随个体的时间迁移而消解。作为群体生活故事的文化,却能绵延千年,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守恒”。
然而,什么样的文化能逾越时空?犹如基因潜入人类群体的意识,这种现象颇为有趣。“文化守恒”观点的分析针对文化的穿越性穿透力,探讨文化磁场中守恒的能量,及其普遍化逻辑。
“文化守恒”观点,把文化看作一种磁场,在这个特定磁场中产生文化的两种力,即“文化的环境规律”和“文化的理念说明”。
“文化的环境规律”作为文化磁场的一种力,此力产生于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受环境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就文化本源来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最初为适应生存而起,在特定的环境规律下形成文化的张力。
“文化的理念说明”作为文化磁场的另一种力,这一力源自文化符号价值的意义,任何文化现象必有其说明的含义,正是围绕这种意味的表述,构成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理念说明”指的就是人类能够在文化现象中自觉地意识到蕴含在其中的内核,丰富自身精神。
解释文化磁场中两种力的作用,是“文化守恒”观点关注的焦点,提出“交互和传递”的概念,来分析文化磁场中两种力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由此产生文化守恒的能量。
在文化与生活的结构里,生活产生文化,文化又影响生活,这一结构的复杂与复合性,促成文化磁场中两种力的交互和传递,产生守恒能量。
文化磁场中两种力的“交互”作用指的是“文化的理念说明”拓宽了“文化的环境规律”的外延;文化磁场中两种力的“传递”作用指的是经由“文化的理念说明”拓宽的“文化的环境规律”,促使文化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规律,反过来不断变化着的“文化的环境规律”又增添了“文化的理念说明”的内涵。两种力如此交互和传递,文化得以绵延渗透于历史的长河里。
文化守恒的能量是“文化守恒”观点关注的核心观点,我把文化守恒的能量解释为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我们知道审美是人类超生物性的精神需求和享受,地球生物中唯有人类具有这种永恒的精神活动。文化守恒”关注的是文化的审美。文化审美超然于原来的文化样式,即存在日常生活的感性之中,又升腾于形而之上。其实质是一种愉悦的自由感,流淌在人类的特有的精神世界里。如此,吃饭不再是果腹充饥,而是美食文化。穿衣不再是御寒遮羞而是服饰文化。推而广之,衣食住行,从适应生活的形式层的原始文化积淀,上升到充满意味的文化审美积淀。
人类与地球其它生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能够通过审美活动,从对象中关照自身的存在及其创造性。人类的审美活动属于人类意识范畴。“文化守恒”观点将人类意识分为“认识领域”与“审美领域”两大层面。“认识领域”属于基础层,由感知和知识概念积淀。当认识积累突破概念,进入真知层,上升到审美领域。“审美领域”属于高层次的意识积淀,呈一种复合状态,源于认识领域的观念,又糅合反思和复苏,在对象和自我之间展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审美意识。
同样是一个对象,但感性不只是感性,形式不只是形式,由量变到质变,上升到高层次真知体悟,审美意识油然而起。这就是“文化守恒”审美解读的深刻含义。
我们从理论上解释了“文化守恒”的观点。为进一步阐释“文化守恒”适用性的审美解读,采用样本叙述法,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具象,对“文化守恒”的观点进行感性描述。在中国文化的绵延中“曲阜三孔”是独特瑰丽之宝,闪烁儒学之光,传承至今。将其作为“文化守恒”观点的样本,进行一个描述性的定义。
在样本描述之前,对“文化守恒”观点,从三方面再作归纳。首先,“文化守恒”观点提出文化磁场中存在两种力:“文化的环境规律”和“文化的理念说明”。其次是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交互和传递”产生文化守恒能量。第三对文化守恒能量作审美解读。
“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庙,孔府,孔林。从文化磁场的两种力来看,孔庙,孔府,孔林在特定的环境规律之下产生,并蕴含一定的理念说明。
公元前479 年4 月孔子故世,第二年鲁哀公下令把孔子生前居住的三间房屋改为孔子的祀庙,这便是最早的,最原始的孔庙。
后来汉高祖刘邦特地去了曲阜,以隆重的太牢(牛,猪,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刘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祭孔子的君主。至汉武帝,儒学被定为一尊,孔子学说终于登上主流社会,成为中华民族意识领域文化的精粹。
曲阜孔庙,历经两千年兴修,成为中华第一庙。孔庙蕴含的理念说明,贯穿着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成为维护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基石。儒家学术被推到极致的象征意义,促使孔庙千年兴旺。儒学经历不同朝代的不断改革,拓展了孔庙的外延和内涵,中华第一庙能够经受各种磨难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可能。
在文化磁场中,孔庙作为一个特定的环境规律又产生了孔府,孔府是孔子后世嫡系长孙居住的府邸。
孔府的变化发展和历代皇帝的尊孔崇儒是分不开的,直至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改称孔子嫡系长孙为“衍圣公”。孔子后裔受封“衍圣公”成为孔府的一个转折点,从而改变了孔府的面貌,“衍圣公”是我国古代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
我们在了解孔府的同时,犹如在通读一部中华民俗风情史。这便是孔府所蕴含的文化的理念说明。孔府的建筑,及至生活起居,岁时礼仪浸润民俗风情的点点滴滴,流传千年。孔府的故事平凡琐碎,但也趣味盎然,它充满着岁月冲刷的历史感。穿越时间隧道,我们可以由孔府去感受千年来汉民族的风俗人情。尽管孔府庭院深深,外面世界的民俗依然渗透进去,里面的风情也同样溢出围墙,这是因为孔府的根深深扎在民俗的土壤里。
孔林的缘起,更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规律下产生,没有孔子的墓地,也就无所谓孔林。
公元前479 年,孔子溘然长逝,弟子们按照孔子的遗愿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畔。相传三千弟子在孔子墓旁环植奇树,常春翠绿。这一片异树环植,“封而不垅”的墓地,便是孔林之始。
至西汉武帝以后,儒家学术达到“独尊”地位,孔子也倍受尊崇,孔氏的墓地也随之被重视起来。孔林,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地,两千多年来的葬埋从未间断,乃是一大奇迹。
孔林所蕴含的文化的理念说明,透视出超越墓地的一个古老园林的复兴。孔林,其实是一个载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驮着那古老的墓区,走向今天的自然园林。
经上述分析“曲阜三孔”由文化磁场中两种力的交互和传递,形成守恒的文化能量,作用于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今天我们重游“曲阜三孔”再议“曲阜三孔”,显然是文化守恒能量形成的审美活动。
我们看到的孔庙已不是原来的孔庙,而是一种象征,象征中华民族汉文化的主体和精神。作为尊孔崇儒的孔庙,时间给了它无穷的魅力,像一个巨大的圣坛,一代又一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抱着各自信念,纷纷前往祭祀,孔庙也成了文人骚客心目中的圣地,传承儒家文化。
孔府以它苍老浑厚的音调复述着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复述着一部中华民俗风情史。岁时节令犹如一片片清香的花瓣,飘散在孔府的深宅大院内,流淌着中华民俗文化。
孔林,更在于它的人文景观和艺术底蕴。如果说孔庙、孔府凝聚着思想文化气息,那么孔林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美感,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孔林的美正在于它的苍凉和悲壮。它是建立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气息融洽之上的美,绝无古墓的荒芜和恐怖。
我们将“曲阜三孔”作为样本,对“文化守恒”的观点进行感性描述,进一步总结:文化在特定环境规律下产生,随环境规律而变迁,并伴之以改进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现象),体现在一个社群的制度,规范与被接受的习俗中。文化为群体与个体依据什么,在他们的社会中运作并理解他们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因而,文化被广义地看作是影响行动的世界观。而一个社会群体更直接运用文化塑造社会成员的行为。
今天我们提倡“以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导思想为“文化守恒”观点提供了现时性的依据。传统是文化磁场中的环境规律。价值是文化磁场中的理念说明,传统与价值历经千年的交互和传递,产生守恒的能量,作用当代国人的审美意识。
“传统为根”,是文化守恒能量的集中体现,当我们能够理解文化直接影响社会群体和个体的行为之时,价值为魂的审美意义也就突显出来。“魂”是一种软实力,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是文化基因的独特展现。我们知道人类的审美意识是由基础的感知和知识积淀,逐渐上升到高级阶段的意识领域。人类的意识中感知和知识往往被限定在功利和目的状况下,当然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旦突破概念的重围,意识进入省悟的真知阶段,消除所有的功利,游刃于对象与自我之间,产生无穷的创造力,生命更像一个生命的状态,进入意识的高层次,领略审美的高峰体验。
解读“传统为根,价值为魂”文化守恒的审美意义,我们就从“软实力”展开。“软实力”可以被看成“传统为根,价值为魂”的能量结晶,由此解读核心价值观,追溯传统文化之根。解释软实力的审美意识,从三方面解构“软实力”,即:软实力之活力;软实力之能力;软实力之魅力。
首先软实力之活力,是为人的最基本层面,人之激情所在。核心价值观提倡“诚信与友善”,这是做人的起点,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活力之所在。
溯传统文化之根,那就是孔子的儒学。一部《论语》可以归纳为两个字“信”与“恕”,处世要诚信,为人要宽恕。儒学的社会意义,倡导懂方圆守规矩。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根,提出“诚信与友善”是个体融入社会的两把钥匙,亦是个人行为的坐标,从刻意追求到嵌入身心,传递出文化守恒的能量崇尚正气,展现一种激情之美。
其次,能力是软实力的中流砥柱,是成就事业的功底。核心价值观提倡“敬业与富强”,显示一个人的社会能力。
溯传统文化之根,那就是《易经》中的人生哲学。《易经》传递知进取,会取舍的变通观,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取和取舍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学什么?如何学?关键是思考和开悟。敬业是实现富强之梦的起步,而学习则是必要的途径。富强之梦推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不断积累,认识达到一个飞跃,当敬业成为自觉,潜入日常生活之中,审美的愉悦油然而起。
核心价值观的“敬业与富强”传递出文化守恒的能量提升底气,匠心之美贯穿始终。
第三,软实力之魅力是人生的境界,生命意义所在。个体的魅力来自于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锤炼精气。核心价值观提倡“和谐自然”,与软实力之魅力相吻合。
溯传统文化之根,那就是老子的道学。老子倡导顺其自然,多视角看世界。一部《道德经》传授的就是如何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又可从两方面来分析“顺势而为”,即“不争”和“圆通”。不争是学会放弃,圆通则是辩证看问题。不争和圆通犹如人生的台阶,生命超然生活之上,获得一个崭新的自我,审美在其中。
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自然”传递的文化守恒能量是修炼自身的过程,展示精气之美。
关注文化,感受到文化穿越时空的奇特。研究文化,发现文化绵延千年的奥秘。由此提出“文化守恒”的观点,文化能守恒源自文化磁场中两种力“文化的环境规律”和“文化的理念说明”及其相互的作用。
此两种力的作用指的是“交互和传递”。“交互和传递”拓宽了“文化的环境规律”和“文化的理念说明”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了文化守恒的能量,作用于人类意识。“文化守恒”观点的核心,是解读文化守恒的审美意识。
“文化守恒”观点认为,人类意识范畴由认识领域与审美领域两个层面构成。认识领域由感知觉和知识概念逐步形成基础意识积淀,然后上升为真知的高级意识积淀,由量变到质变,形成一种独到省悟,这就是审美的领域。
当文化产生守恒能量之时,人类意识由知识上升到真知,审美意识油然而起。这也是文化守恒观点研究意义所在。
[1][美]马克.霍华德.罗斯(刘萃侠译).冲突的文化——比较视野下的解读和利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秦建鸿.曲阜三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美]戴维·波坡纳.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意]克罗齐(田时纲译).美学的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