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第四中学 王 婷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江书记曾高瞻远瞩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全面实施跨时代素质教育工程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略与途径。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一个灵魂。
创新教育的实施,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出创造型人才。我们知道,没有创造力的教师,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创新教育呼唤着创造型教师。如何培养出创造型教师?从实践的角度看,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所进行的应试教育,它虽然对封建考试制度进行了改进,但是其体制依然是一种沿袭,本质上是一种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追求教育短期效应的选择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这种模式支配下,教育培养的学生都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而缺乏创造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在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作为基础教育工作中,必须克服创新教育是针对科技、高校领域而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等片面认识。
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试想,在教师板着面孔,教学充满火药味的环境中,学生颤颤兢兢,心理压力巨大,思维怎么会迸出新的火花?因此,从创新教育要求出发,必须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尊重和信赖老师,而不是惧怕和疏远老师;使教师尊重和爱护学生,而不是压制和强迫学生。从而在课堂,启发诱导,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学得愉快;在课间,尊重差异,个别指导,扬长避短,开掘智慧;闲暇时,教师情深,言传身教,学生亲师,耳濡目染;家访时,尊重理解,亲密无间,严爱交融,培养主动。只有这样,学生思维的波涛才会汹涌澎湃,主体性的绿树才会根深叶茂,创新的火花才能绽放。
第三,就教学观而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摒弃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
新的教育模式基本核心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角度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二是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三是媒体作用的转变。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四是教学过程的转变。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听讲、记笔记、复习笔记、考试检查等”转变为“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协商、讨论意义的构建等。”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学生地位的转变,把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学理论指导和课堂实践的核心。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创新。首先,任何教学都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需要一定的模式和教学程序来进行。其次,在教学课堂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学、质疑、讨论、作答。再次,在小结与练习阶段,应最大限度地迁移知识、强化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和运用新学的知识,并不断地发展和形成自身能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第四,就发展观而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走出事务型尽管型的圈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走向科研型。
当今,在知识经济日渐逼进的时代,人们进一步感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而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满足现状,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呼唤着事务型、经验型教师转型为科研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即使是教学能手,也不应停留在娴熟的教学基本功阶段,必须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任务,更要看作自己研究的对象,把发展自身的同时发展学生看作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研究实践中,打破神秘感,增强自信心,要用自觉、强烈地教研意识,积极参加各类教改实验活动,要重视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教研要创新,还要及时了解、掌握教育教学的新信息、新动态、新趋势。最后,还必须有顽强的探索精神、坚持精神。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而科研型教师所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又必将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