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长沙医学院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0)
基于中西文化背景的英汉互译冲突研究
彭杰
(长沙医学院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0)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语义存在许多不对应、非对等、矛盾及空缺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显然是源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跨文化冲突。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跨文化交流对英汉互译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应对跨文化冲突的英汉互译策略。
文化背景;文化冲突;英汉互译
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运用与翻译中,作为语言载体的各种符号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而且是文化信息的传输与移植[1]158。也就是说,在语言交流——翻译的深层次,伴随而展开的始终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间的相遇、冲突、互通与交融过程。但不同的文化也将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交流与交往产生明显影响。正如Hall所说:“人类生活中还没有哪一方面不受文化的影响,不被文化所改变。”[2]46语言是文化与思维的显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翻译也就不能独立于文化而不受到影响,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英汉互译也是如此。
文化与某一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习惯、信仰、制度等有关,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传统,决定并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表达、传递着文化的内在意蕴,一方面又绝对受到文化的控制与作用。由于中西文化类型的根本不同,英汉互译必须顾及到中西文化在彼此读者心中的意义投射,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冲突进行合理的平复、对接、互通。这是英汉互译应有的理念。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语义存在许多不对应、非对等、矛盾及空缺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显然源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跨文化冲突。
(一)生活习俗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的不同。比如饮食习惯,中西餐食材不同,烹饪方法不同,成品的口感也不同,连就餐的工具和方式也不同,这就是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对翻译的影响还好处理,因为这些内容还是分明可见的。而习俗则大为不同。习俗往往隐含在人们的普通言行及其对他人言行的判断与评价上,隐性程度较大,在文化交流中很容易发生冲突,这对翻译工作就是一种考验。比如一个英国人礼貌性地夸奖一位中国女性:“You are very beautiful.”中国人的回答方式就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中国人含蓄而谦虚,一般会说:“Where,Where.”(哪里,哪里。)但这并不符合西方人的习惯,他极有可能误解为中国女士在问他:哪里漂亮?而回答为“谢谢”,就不会存在误解。
(二)历史地理差异
地理环境是孕育文化的土壤,决定了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发展是文化积淀的过程,形成了文化的传统特色。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农耕,并形成历史久远的汉民族农耕文化。即便到现在,中国也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可以说,中国人的内敛和保守与中国人自古重视陆地有很大关系。完全不同的是,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英国人曾经的海外移民与殖民统治与他们对海洋的重视与崇拜有关。这一向外拓展的历史过程自然也形成了英国人开放、直接的性格特征与文化特色。英语中有许多与海洋有关的比喻,其喻体都取自海洋[3],可见语言对于文
化的依赖有多么强。例如,汉民族在比喻一个人花钱大方、比较浪费时,常用成语“挥金如土”;而英国人则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水)一词,这是典型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冲突。
(三)政治文化差异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和政治的变化与发展保持着一定的步调,语言的表达也就与人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社会、教育、文学乃至风土人情等知识因素有关[3]。比如汉语成语中的“逐鹿中原”,不仅涉及历史知识,也与地理知识相关。英国人的语言表达同样如此。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彼此双方并不一定熟知对方的文化,这就会造成语言翻译时的冲突。比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 End home.”一句,若直译为“那些日子太阳从没有在英国国旗上落下过,也没有在东方的家庭升起来。”就不能反映出英国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意思也莫名其妙。只有了解英国伦敦的东区为穷人聚居区这一社会现实,才能翻译出应有的政治内涵与思想情感。
(四)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皈依,而文化皈依势必又会在语言习惯上有所反映,所以,语言翻译同样不可不考虑到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宗教文化差异。东西方宗教信仰区分明显,差异巨大。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中涉及的宗教言辞随处可见,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西方人较难理解;而英语中对“dragon”(《圣经》中的撒旦)的灵活运用中国人也很容易搞错,这都与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西方人还会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也就是说,“dragon”一词已经由“撒旦”引申为邪恶的代表、狰狞的怪兽、恶魔的化身等多种寓意,在不同的语句中使用,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从而表达出不同语气、语义及语情。
(一)对等词义空缺
对等词义空缺是指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难以找到和源语言相对等的目的语词语。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内蕴,这种信息内蕴上的差异性既有文化思想的不同,又有思维方式的不同,当彼此的差异点非常巨大时,要想用语言来表达出类似的意义就很难,或者说要找到较为恰当的词语来彼此互译就很难。汉语中的“阴阳八卦”“太乙真人”“龙王”等表现深厚汉民族文化的专用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有对等词语可用,就是因为英语民族文化中根本不存在这些内容。在中国人的称谓里,也有很多英语中所空缺的词语,如“姨奶”“表姐”“内侄”等在英语中也不存在,英美人仅用“grandfather”“grandmather”“uncle”“aunt”“cousin”“nephew”几个词语来分别称呼亲属中的长辈、平辈和晚辈。同样,英语中的“godfather”“overkill”“hippy”等在汉语中也难以找到对等词语。
(二)词义发生矛盾
英汉词语的类似有时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词载文化信息及意蕴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是矛盾、冲突或者相反的。龙(dragon)在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方面就是一个典型[3]。龙在东方文化中是一个褒义词,它的原义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威严、有力、尊贵、吉祥,引申义指封建帝王——真龙天子。民间起名也喜用“龙”字,以示不凡。很多汉语成语也以“龙”字表达气氛与气势,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但在英语中,同样是“dragon”一词,同样有“龙”的表义,但文化认同意义却完全相反。“龙”在西方人的认识中没有中国人的神话创造与联想,只是自然界中像恐龙那样凶猛可怕的动物,是凶恶的象征,恶魔的化身,完全是贬义词了。
(三)词义联想相异
语言的功能还在于能够通过联想与想象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比喻意义及象征意义,但民族文化的差异与民族认同感的不同,也会导致对同一个词语联想与想象意义的千差万别。四季变迁,山川河流,各种颜色与数字,各类动物与器物等所带给东西方人的文化意念及情感体验是不一样的。如中国人对数字“8”就很有好感,也乐于使用,看日子选8,车牌号选8,商品标价有8,等等。8对中国人来说就是“发”,发财、发达、发迹,不一而足。而英美人对“eight”就无此联想,反倒对“13”有不祥之感。再如“山羊”(goat)在中国人看来是温顺、善良的动物,也有此类象征意义,而在英语中却变成了“色鬼”“好色之徒”,差别非常之大。
(四)主观语用迁移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存在某些特指现象,以致于在语言表达时,彼此存在莫名其妙之感。主观语用迁移与非常特殊的词语代指有关,这种情况带给翻译的难度更大,有时甚至没办法处理。也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际时,若主观臆断地认为目的语民族也会作同样理解,其结果是源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不同的文化中将失去作用,这就造成“语用迁移”现象。比如汉族人所说的“戴绿帽子”,不必做出解释一般人都能心领神会,但西方人就完全不明就里。这种情况就要求必须将民族文化中非常特别的部分移植过去,通过加注说明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明白。
总体来讲,英汉互译的难点并非来自对等语言的寻找及语法化运用,而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翻译冲突。语言翻译与文化传递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有时是不可调和的,要传递文化必须通过语言,而语言运用又受制于文化。因此,翻译的总体原则就是要均衡到各个方面。
(一)明确翻译目的
翻译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但翻译的目的却不限于语言本身。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4]。中西方通过英汉互译使彼此了解对方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各领域内容,这是翻译的目的所在。因此,翻译时将文化传播作为宗旨,将语言运用作为工具与手段,既不会抛开文化内涵,又要为文化内涵的表达而斟酌语言,翻译的质量就不会降低,甚至能达到较高水平。如杨益宪对《红楼梦》的翻译就是指向这一目标,采用各种“异化”手段,将小说中的异国风情、文化习俗、人物心理在译文中进行了如实详尽的转达[5]。
(二)重视读者需求
当然,文化传达的效果是否能够达到还涉及另一重要因素——读者。作为读者,他们自身绝不会拒绝来自异域的另一类文化,甚至还会非常感兴趣。但是,读者必须在能够接受的基础上,才能领略异域文化之意、之妙、之美、之境。因此,在翻译目的不打折扣的前提下,翻译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读者易于接受。考虑到这一点,翻译时对原文作一些“归化”处理就是必要的了。“归化”不应被作为理论方法之争的话题,而应被看作缓解文化冲突的一种手段,是译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处理措施。霍克斯对《红楼梦》的翻译就是如此,因为他对英国读者非常了解。
(三)兼用各种方法
常见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和意译法,“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只是各种方法运用的偏重。到底采取哪种方法翻译,在目的明确、读者接受的基础上,必须根据语句及用词的特点而决定。对等词义空缺的,可以采取直译加注法;词义发生矛盾的,采用意译法就比较好;词义联想相异的,或者直译加注,或者意译;主观语用迁移的,恐怕只能采用直译加注法了。
如霍克斯对《红楼梦》中“何处有香丘?”一句的翻译就采用了意译法:The flowers last fragrant resting place to find.“香丘”意为花冢,冢是坟墓,“香丘”就是花安息的地方。“香丘”的对等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若直译为“花的坟墓”就失去了悲切之情、诗意之美。霍克斯显然体验到了这一点,将之翻译成“fragrant resting—place”——“散发着芬芳气息的休息处”,因英语中的“resting place”可用于表示“归宿”甚至“长眠”的意思,这样一来,整个句子的情感意境就都表现出来了。
如果说翻译是一种方法,不如说翻译是一种技巧;如果说翻译要有目的指向,毋宁说翻译必须责任明确。只有责任明确的翻译行为,才能担负起翻译工作的各种责任,并将这份工作做得更好,使语言文化交流活动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1]黄国文,张文浩.语文研究群言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2]Hall Ldward T.Beyand Culture[M].New York:Anchur Press/Double,1976.
[3]赵六珂.英汉互译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EB/OL].[2015- 03-19].http://www.doc88.com/p-9995444705298.html.
[4]倪万辉.从语言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的互译[EB/OL].[2015-03-19].http://www.docin.com/p-41214419.html.
[5]买宁.英汉互译过程的跨文化冲突及翻译策略[J].科技信息,2010(24):172—174.
(责任编辑:王菊芹)
Research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onflict Based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Background
PENG Ji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0,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such as English and Chinese semantic do not correspond and contradiction.The existence of these phenomena is obviously due to the cross-cultural conflicts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ulture backgroun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impac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respond to the cross-cultural conflic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culture conflict;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H319
A
1008—4444(2015)05—0138—03
2015-04-23
彭杰(1982—),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医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