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芬,陈正香,常 青,陈丽萍,翁燕敏
(南京鼓楼医院 ICU,江苏 南京 210008)
深静脉血栓管理组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许建芬,陈正香,常 青,陈丽萍,翁燕敏
(南京鼓楼医院 ICU,江苏 南京 210008)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护理管理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成立深静脉血栓护理的管理组,确立管理理念,进行理论和知识培训,建立管理流程在临床应用。结果成立管理组以来,积累了病例147例,编写并出版《深静脉血栓预防指引手册》,首次完成了全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调查,2012年1—11月骨科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8%,2013年1—11月0.95%,2014年1—11月0.67%。结论深静脉血栓护理管理组的建立,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新的护理理念和方法,降低了深静脉血栓护理风险系数,减少了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并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有效的服务。
深静脉血栓护理;风险评估;专科护理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又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阻碍[1]。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后果主要是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加强对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管理以及多科室合作、资源共享,同时对深静脉血栓高危科室护士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3]。2011年2月,中国卫计委发布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中,将深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2项指标纳入7大类监控指标中的手术并发症类指标中,明确指出具有评估大型手术和高危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采取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常规措施,将其预防提高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高度。我院于2012年4月开始构建深静脉血栓管理组,取得明显成效,现介绍如下。
根据2009年中国医学会出版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护理人员对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认识,风险因素的评估反馈,根据评估风险等级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可减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不良预后,减少总治疗费用。
1.1 建立深静脉血栓管理组 我院于2012年4月成立了深静脉血栓管理组,由核心成员—网络成员—临床护士三级质控管理。核心成员6名,网络成员50名,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学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理论和预防知识,提高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为临床科室护士提供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的培训及指导;及时上报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病例。网络成员为科室内深静脉血栓管理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具体落实深静脉血栓管理组制定的计划,开展对科室护士的分层培训,进行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医护合作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血栓栓塞致死率。
1.2 深静脉血栓管理组的实施 深静脉血栓管理组核心成员分为知识培训组、干预指导组和调研组,明确职责和分工。知识培训组负责对网络成员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干预指导组负责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流程和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坊,并进行现场指导;调研组负责高危科室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情况和预防措施,及有症状深静脉发生率调查,开展病案讨论。(1)小组成员的教育。由深静脉血栓管理组核心成员制定系统性的培训课程,比如对知识和干预的培训;理论培训:深静脉血栓预防新进展急性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抢救须知 《血栓风险评估表应用及预防》;实践培训:在院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流程;重点技术:深静脉血栓基本预防措施,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措施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操作流程、踝泵运动流程、弹力袜穿着流程,对完成理论课程培训和操作工作坊的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我院深静脉血栓护理管理组培训合格证书并授予相应学分。(2)全体护士的教育。由深静脉血栓管理组网络成员承担科室内有关知识理论培训考核,物理预防操作流程演示,评估表应用讲解和考核,将预防措施印成卡片发给护士,制作的操作流程定期组织轮转或新护士观看并解释,气压泵使用和弹力袜穿着禁忌证和适应证制成卡片挂于仪器上,便于护士随时查看,正确执行。(3)患者及家属教育。采用书面材料和讲解相结合形式,先评估后发深静脉血栓预防宣教资料,责任护士一对一的床边指导和家属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踝泵及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宣教家属关注患者液体出量和入量及弹力袜穿着方法[4],高危科室(创伤骨科和关节科)设展板宣教。
1.3 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流程和质量标准、上报制度,设计和填写上报表
1.3.1 建立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深静脉血栓管理组核心成员通过循证,根据2009年中国医学会层面出版的一系列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和美国胸科第9版ACCP指南(2012年),制定我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流程和质量标准,根据病种的特点,使用Autar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度评分量表、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及自行设计的老年科住院患者血栓预防评估表[3]。入院时、病情变化时、手术后使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2 h时内完成评估并记录,评分结果为中/高/超高危需反馈给医生,医生确定下一步检查,对高危患者需进行出血风险评估。通知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床边教育,采取基本预防,然后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医护合作制定个体化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案,进行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
1.3.2 建立上报制度及统计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年发生率 建立上报制度,设计深静脉血栓报表,经医生确诊后病区网络成员填写网上填报表,打印2份,1份送至管理组核心成员处,另1份由病区网络成员保管,监控深静脉血栓处理及转归,患者深静脉血栓痊愈或出院时填写转归情况。每月由管理组核心成员随访汇总。
通过2年多时间的实践,已建立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完整专科护理小组,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一系列的规范化管理,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全院范围内完成了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量表应用培训、预防策略工作坊学术活动,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编写并出版《深静脉血栓预防指引手册》;制定了预防护理流程和质量标准,设计了深静脉血栓报表[3],2013年上报56份深静脉血栓报表,2014年91份深静脉血栓报表。通过2次调研反馈网络成员科室培训完成情况较好,目前全院均有评估记录,基本预防和物理预防高危科室执行较好;但存在预防流程抽考护士不够全面完整,有些科室患者的弹力袜穿着意识不强。首次完成了全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调查,2013年、2014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39%、0.12%。根据我院对高危科室骨科的统计,实行深静脉血栓管理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肺栓塞致死率降为零。2012年1—11月骨科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8%,实行深静脉血栓预防管理后2013年1—11月骨科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95%,2014年1—11月骨科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67%。开展病案讨论,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1 深静脉血栓管理组的建立与实践有利于循证护理理念的形成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护理方法多种多样,除传统的护理方法外,踝泵运动、压力梯度长袜和间歇充气装置的治疗也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5-6],不同病种护理方法各异,往往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而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需要得到临床证实。而循证护理则缩小了这个差异,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7]。因此,管理组遵循循证护理理念,总结临床经验,查询相关文献,借鉴成功的护理方法,不断探索和实践,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护理管理。
3.2 深静脉血栓管理组的建立与实践有利于提升专科护理水平,强化专科护士的角色 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升专科护理水平的今天,深静脉血栓管理组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国内由于受学历、培训、考试等条件的限制,专科护士尚未得到普及和认可,专科护士角色也不明确,而临床护理实践需要专家级的护士支持高品质护理。深静脉血栓管理组的建立,弥补了这一不足,现在管理组承担了院内深静脉血栓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临床起到了支持、指导和示范作用,得到临床护士的肯定和认可。
[1]Lemenev V L,Kungurtsev E V.Clinical and Ultrasound Diag-nostics of Acute Venous Thrombosis[J].Khirurgiia(Mosk),2008(5):11-16.
[2]周欣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12,11(22):47-49.
[3]许建芬,邓小岚,沈小芳,等.老年科预防深静脉血栓评估表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11(11):997-998.
[4]许建芬.梯度弹力袜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B):67-68.
[5]于芝兰,温晓琴.足踝及膝关节功能锻炼对预防老年患者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6(9):103.
[6]袁训芝,吴新民,袁家颖,等.压力梯度长袜和间歇充气装置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12(2):103-106.
[7]严中英.循证护理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实践[J].全科护理,2011,9(7):1897-1898.
R471;C931.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2.020
2014-11-14
南京鼓楼医院科技资金项目(ZSA699)
许建芬(198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护师。
陈正香(1963-),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江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