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曾泽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基于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写入课程目标里,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驾齐驱,处于同等地位.因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而应该着力创设能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背景,使他们在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在尝试中实现飞跃.下面笔者从引出探索新知问题的背景切入,谈谈如何创设情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的思考与做法如下.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中的对象、去思考对象的本质特征,发现并提出、分析和解决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挖掘与之相符且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隐含数学问题的生活背景,以便学生发现和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案例1:矩形的概念.
生活中不乏矩形的实例,鉴于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在“矩形的概念”教学问题的提出中,笔者选择了校园的伸缩门,以它为背景,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具体如下:
反思性材料:学习平行四边形以后,当你们背着书包进出校门时,对于校门口的伸缩门(如图1)是熟视无睹?还是浮想联翩?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校门口的伸缩门及它的基本图形(图2)开始.想一想,从它们的伸缩过程中,你能提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呢?
图1
图2
伸缩门,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背景,熟悉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陌生是由于学生从未将它与数学联系在一起,从伸缩门及其基本图形的伸缩过程中,思考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当学生面对这一反思性材料时,他们需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并进行发散式思考,进而才有可能提出实质性的数学问题.互动中,既要让学生发表他们的所思所想,也要有教师用思维引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以便提出与本课教学内容——矩形的概念接轨的问题.
问题1:构成伸缩门的基本图形(图2)的形状是什么?伸缩门之所以能伸缩,它应用了哪种图形的什么性质(或伸缩门的原理)?
问题2:拉动伸缩门的过程中(即推动图2中的点D),它的基本图形(图2)中哪些数学元素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发生变化?
问题3:(教师进而提出条件、结论开放的问题)拉动伸缩门的过程中(即推动图2中的点D),基本图形(图2)也在变化,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我们曾经熟悉的、更为特殊的图形出现?若有,画出它的草图并写出它出现的条件.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以便经历矩形概念的形成过程.
由于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背景来自生活,学生对它的感悟与认识因人而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致学生所提的问题内容具有发散性,因此,互动中,教师的思维引领与问题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唯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由发散到聚焦,才能对如何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所感悟.这种学生的尝试与教师的引领示范有机结合的问题提出模式,对养成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起着关键的作用.
试验可以获得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又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于许多几何结论都是通过“操作确认并辅以数学说理”来获得的,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具体内容,结合学情与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操作活动,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然后根据实验出现的现象,从中获得一些较为浅显的结论,进而尝试着提出实质性问题.
案例2:三角形三边关系.
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对于任意的三条线段,只要动手操作,摆一摆,就能判定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进而就能引出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问题.对此,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问题的提出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动手实践与反思的活动,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具体如下:
(1)操作活动:请同学们从预先准备的八根小棒(其中三根小棒长度均为4 cm,另五根小棒长度分别为2 cm,3 cm,5 cm,6 cm,7 cm)中任意取出三根摆三角形(至少五次以上),并记录每次所取三根小棒的长度及实验操作的结果.
(2)活动反思:根据实验操作所获取的数据及对应的结果,想一想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探索问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虽是一个浅显的活动,而后的活动反思则具有思维含金量,它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通过对操作结果——两种对立现象(①不能构成三角形,如:2 cm,3 cm,5 cm与2 cm,3 cm,6 cm.②能构成三角形,如:4 cm,4 cm,4 cm(等边三角形);4 cm,4 cm,7 cm(等腰三角形);4 cm,3 cm,5 cm(直角三角形);7 cm,6 cm,5 cm(锐角三角形);7 cm,6 cm,3 cm(钝角三角形))的思考,得出结论:“并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进而提出新的探索问题:“怎样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或另一个等价的问题:“已知两条线段,第三条线段怎样选择,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体验了根据实验现象,获取结论或提出问题的全过程.并确立其问题解决的途径:“收集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数据,并加以分析、概括、说理.”
由于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背景来自学生实验的结果,而实验结果的单一性(非此即彼),为学生自主提出与教学内容接轨的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鉴于此,由学生唱主角提出问题,教师在互动中帮助学生完善问题是最佳的选择,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产生方式,对养成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图形的直观可视性能给学生提供猜想与探索的直觉思维,而数形结合又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鉴于形的性质往往可以利用数式来体现,数式的问题也可借助形来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有“形”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隐含数学问题的直观图形,为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具体如下:
案例3:一次函数的性质.
直角坐标系为形数互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一次函数的性质包含图像性质与变量间的关系两部分.为此,在“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学问题的提出中,笔者以画一次函数的图像为背景,设计了一个引例,学生对图像作进一步观察后,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具体如下:
(1)引例:按符号的不同对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k≠0)中的k、b分类,再分别写出其各种类型的具体的一个一次函数,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像.(此内容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
(2)反思:观察你所画的每个一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现象,能从中提出什么探索问题?从形化数的角度,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动手画图,不是纯粹的简单的技能操作,它渗透了分类思想.学生必须以分类思想为指导,才能从中准确地选出每一类的代表,为后续的探究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从画图到对图形的反思,它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促使学生的思维上了一个台阶.
图3
由于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背景来自直观可视性图形,凭直觉与本能,学生可以提出问题,但对问题表述可能不像问题①那样到位,而“形化数”的提示虽为学生再提出问题②提供了思维的方向,但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这种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情况,适当给予帮助的助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养成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起着促进的作用.
事物中存在着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一般中发现特殊,进而寻求其规律,使运算或求解过程简便.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普遍存在.为了让学生能在普遍性中发现其特殊性,进而获得新知,在教学中通过选择一些特定的例子,由学生在求解后的比较中发现特殊性,进而提出研究的问题.
案例4:平方差公式.
由于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的特例,因此在“平方差公式”教学问题的提出中,笔者刻意选择了一组能承上启下的整式乘法计算题,让学生在比较运算结果的项数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具体如下:
(1)计算:①(a+b)(c+d);②(x+1)(y+2);③(x+1)·(x+2);④(2a-3b)(2a+3b);⑤(3x+4)(3x-4);⑥(x+2)·(x-2).
(2)反思:观察、比较计算结果的项数,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从中提出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吗?
利用“两数和乘以两数差”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设计了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背景——一组计算题及其反思.从计算到反思,促使学生从技能操作转到思维的层面,学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发现计算结果的项数有所不同,并有规律性,从而提出探索问题:“具有什么形式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其运算结果只有两项.”进而转入对题目结构的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由于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背景是学生熟悉的题目,但是学生对它们之中是否存在简便计算规律的研究意识薄弱,而这种意识恰恰又是创新的表现.因此,采取计算的方式,通过感悟结果的简洁度,提出探究问题,切合学生的当前思维,有效提高了他们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养成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起着有益的作用.
类比是数学中常见的推理方式之一,对于其探究方式或基本知识有相似之处的两类内容,我们通常采用类比的方法,从已知的一类(已解决的问题、已获得的知识、已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等)出发,提出另一类的探索问题,由此可见,类比也是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引路人.
案例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是全等的推广,两者的学习方式相类似,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问题的提出中,笔者将它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猜想提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进而论证猜想.具体如下:
导语: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了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会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同学们回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的探索过程,想一想对于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短短的导语看似简单,但它隐含着类比推理,学生凭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所积累的活动经验,以类比为指导思想,就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是否需要这么强的条件(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怎样削减?随即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出以下猜想:
(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由于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导语已为学生类比提出探究问题指明了方向,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地提出问题,教师的鼓励可增强其信心.这种脱缰式的问题提出方式,对养成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起着有力的作用.
纵观以上案例,不难发现养成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形成这样一种意识——根据教学内容挖掘与之相适合的背景,给学生创设观察的载体,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并在日常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学生经过日积月累,慢慢就会养成一种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如此,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有效地贯彻数学课标的总目标就能得以实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曾泽群.如何进行数学问题情境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曾大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