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业内人士将200人以下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称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学校规模过小,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生源流失,学校规模进一步缩小,最终不得不停办或撤并,农村学校或教学点似乎陷入一种“弱者愈弱”的怪圈。与此同时,城镇化不仅使农村教育衰亡,县级教育也式微了。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于坚守中突围,如何寻找一条发展自己的道路,是教育同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专题呈现部分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以此提供思路供广大教育者关注、交流。
随着2012年“大跃进”式的“撤点并校”暂告一段落,从撤校浪潮及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幸存下来的大约155008所乡村小学和62544个教学点大部分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2013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针对全国各地50多个恢复和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即村级小学与教学点)的案例展开研究,并于6~8月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百所村小”调查研究。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诸多困境。
仍有近三成村小教室不安全,部分村小无法解决如厕等基本需求
在调查覆盖的村小中,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周围文化环境差,学校信息化基础薄弱。教学场所“不太安全”“属于危房”和条件“较差”“很差”的分别占28%和32.9%,如湖北招徕河小学有教室中间竟然顶着一根木头柱子防止垮塌;40%村小未设立图书室;48.8%村小没有运动场;在需要食堂的非走读村小中,29.1%无食堂;在寄宿制村小,75%的学校每间宿舍住10名以上学生,如云南彝良希望小学甚至达到40名学生共住一室,58.3%的学生宿舍没有浴室,41.7%的学生宿舍没有供应热水;而对于厕所这样的基本需求,竟然有3.7%的村小没有厕所,如贵州周家寨小学“孩子们的厕所,就是隐蔽的山坡”,在有厕所的96.3%的小规模学校中也有89.2%将厕所设在教学楼外,如海南仙屯小学厕所“离教室150米远”,“学生们在下课之后的每次上厕所都是‘穿梭在带刺的草丛之后才得以解决,如果想要慢慢绕过带刺的草又要考虑课间时间是否充足的问题”。村小厕所大多简陋,还存在种种安全问题,如四川铁厂小学没灯的厕所“还得供周围没有厕所的农民使用,所以学校的大门是常年打开的,这样学生的安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经费短缺导致教学条件落后。
四成村小教师学历高中及以下,平均年龄43.1岁
调研发现,被调查村小的教师大多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薪资低,师资配置不足、工作量大,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培训机会少。如云南呈贡理想小学“大部分老师吃住在学校,放假期间回家,人均工资1400元/月”,山西郭庄小学“每名代课教师月工资为500元,这与在煤炭企业上班的月薪五六千形成鲜明对比”;又如甘肃高家崖村小学的老师“不仅需要教好几个年级的不同课程,还负责桌椅修补、营养餐制作、在学校轮流值班等一些后勤工作”。
村小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的状况造成师资水平低、教师队伍老龄化却难以得到补充。年轻教师很少愿意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大多数新进年轻教师也仅仅是把村小和教学点看作是进入城区学校、乡镇中心校的“缓冲地带”或“踏板”。调研数据显示,村小教师学历本科以下的占八成(其中高中以下占5.4%,高中/中专占32.6%,大专占42%),如云南向阳小学一共只有3名代课教师,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却要“包干”一至四年级全部课程;村小教师平均年龄43.1岁,8.5%的村小没有46岁以下的教师,6.2%的村小一半以上教师超过55岁,如湖北龚铺小学的教师“平均年龄达50岁”,“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低,更缺乏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机会,因此不能很好地与外界接轨,不能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们的眼界更开阔。如此一来,本已落后于城镇孩子们的这些山村孩子就更缺乏竞争力了”。
约六成村小英音体美社科课无法开齐,“托儿所”村小或将面临自然消亡
伴随师资与设备问题而来的,便是课程与教学质量问题。在调查覆盖的村小中,“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科学”课程一门也没开的占6.1%,六门全部开齐的仅占43.9%,其中英语有64.6%的村小开设,音乐比例为72%,体育为82.9%,美术为73.2%,社会为64.6%,科学为65.9%。不仅如此,被调查村小大多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如安徽洪河小学的学生家长便在访谈中直言:孩子就读的村小“教学质量比较差,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托儿所”;并且乡土课程缺乏,如少数民族聚集地——云南西山乡的大部分小学“是单一的汉语教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困难,很多人听不懂老师表达的意思,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思想和逃学行为。另外,由于过度重视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导致景颇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与自己的民族文化脱节,缺少对于本民族的认可,走入社会后普遍缺乏自信”。
实地调研者指出,“虽然国家已经叫停‘撤点并校,但如果不增加村级学校的软硬件投资力度,不提高村级小学教师的待遇,不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增加教师编制,继续依靠廉价聘请不合格的临时代课教师敷衍农村教育,将迫使农村学生逃离村小,从而导致村小的‘自然消亡” 。
(来源:21世纪网)
有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学校锐减,少则一半,多则三分之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普九”硕果基本上不复存在。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建起来的漂亮的乡村学校,没用几年,就随着全国性的“撤点并校”要么被空置,要么挪作他用,养牛养鸭养鸡养狗,谁看了谁心疼。因此,农村孩子又被逼到上学难的窘境,因为上学路途遥远,有的离开父母的怀抱寄宿到学校,有的拼车上学,有的登上车祸频发的所谓校车,有的乘上频频沉没的渡船。惊心动魄令人发指的安全事故面前,国家也在亡羊补牢,制定了《校车安全条例》。但是,这种安全补丁,治标不治本,且不说校车配备与养护难,单单校车上路就难免有事故这种必然性,就让每个人放不下心来。
在教育专家眼里,针对未来农村人口减少的总趋势,小规模学校的“小班小校”有可能成为农村学校的发展趋势。这与目前许多县级以上地区存在着的大规模学校,以及学校中几十人上百人的“大班”现象形成对比。即便着眼世界,小班小校也是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小规模学校都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小规模学校的实践表明,小规模学校并不等同于质量低下和落后,它不仅仅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而且由于实行小班化教学,师生比高,师生关系密切,有利于学生情感和性格培养,有利于实施参与式的教学和个性化的教育,成为高质量教育的同义词。
在印度,单一教师学校(一人校)的比例在农村为31%,在城市为6%;在美国,曾经有成千上万所“一师一校”的小学,近些年仍旧保留一部分;在韩国,曾出台《偏远地区、岛屿学校振兴法》,旨在通过立法,为处于交通不便地区的人们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亟需发展小规模学校。
201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福建省规定,现有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在边远地区将保留在校生少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重庆市政府2012年10月出台意见,规定在校生10人左右的村小不得撤并;湖北红安县计划每年新建、改建30个教学点,湖北襄阳、十堰等地于2012年秋恢复400余所(个)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小规模学校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可是由于普遍地处偏远乡村,交通不便,在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师资等方面都不容乐观,甚至堪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2010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普及到边缘化群体》中提出“边缘化群体”是社会最底层的20%。《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也提及:“当前沉淀在农村底层‘后20%农民家庭的子女,难以走进城镇、县城上学,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和村小、教学点。”
(来源:荆楚网)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说:“从《义务教育法》普惠性、强制性要求来看,从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来看,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仍将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坚持办好村小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底线,利用农村广阔的天地,充分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潜力,能够在突破应试教育方面闯出一条新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龄人口减少造成的小规模学校将长期存在,撤除偏远荒凉地方的学校就意味着学生失学,而这些学生沉淀在农村最底层,就教育公平而言首先要帮助这一群体。即使有一个人也要办,一个都不能少。
小规模学校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是丰富多样的学校发展形态中的一种模式。相对于寄宿制学校、大规模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是一种必要的存在。它也许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但它适切于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有生命力的学校形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将伴随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首先,农村小规模学校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是保障农民权益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其次,小规模学校具有农村自然和文化保护价值,是彰显基于农村自然、社会与农村人的农村教育特质的需要;最后,小规模学校具有非常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是保证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设好小规模学校,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科学规划县域教育与学校建设发展,合理布局学校网点,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与物质资源,坚持走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切实解决好教师资源与物质资源配置的问题。“小规模学校的存在非常必要,不但在地理因素、孩子年龄等问题上具有客观不可替代性,更有不可替代的主观教育价值。”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说。她认为“小”意味着人际之间的紧密,其背后有丰富的情感教育过程,对孩子心灵、人格、情感、意志的丰富极为重要;“小”意味着丰富的资源,教育内容从社区扎根长出来,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小”意味着快乐,小规模学校可以利用规模小在学习内容上、学习方式上,拓展更加丰富的路径。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在家乡丰富的地理环境中享受老师和父母的关照,这给他们提供一个非常安全的空间。这样的小规模学校不用太早教授抽象知识,而是给学生更多直观感性的教育,利于孩子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课题组负责人刘胡权认为“小规模学校并不等同于质量低下和落后,它不仅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而且由于实行小班化教学,师生比高,师生关系密切,有利于学生情感和性格培养,有利于实施参与式的教学和个性化的教育,因而成为高质量教育的同义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蓝建认为,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农村学校受到的约束比较少,这在突破应试教育方面有可能闯出一条新路。
小班小校是教育现代化的外在特征
杨东平表示,小规模学校并非注定死路一条,英国、德国、芬兰等教育强国的小学建设平均规模是150~180人,小班小校是教育现代化的外在特征。所以小规模学校不仅不应撤并,而且应该视为探索更加符合人性的、更具现代性的教育路径。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能够率先突围,也能为城市学校指明新路,这是一个宏大的抱负和理想。
2001年,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邻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但由于部分地区操作不当,引发孩子安全、辍学等问题。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叫停持续十年的撤点并校的政策,村小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如何改善建好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日益凸显。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孙冬梅表示,以学区为单位,借助大学校、中心校的教研力量,带动小规模学校,搞片区教育专题的研讨,这对小规模学校老师是非常有效的。以学科为主,促进复式教学教师的学科专业成长。在这个前提下,关注到音乐、美术、体育、英语教学,因为这是小规模学校的一个弱项,特别是音、美、体的课程。所以从这种小学科入手,打造全科型的教师,提升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可行的。双教师制,复式班由两位老师承担教学任务。以这两位老师结对,形成一个伙伴,这样就有一种共同交流的机制。
加大扶持农村教育,为教育公平“托底”
“针对当前城市超编、农村缺编等现象,国家已着手推进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说,“对于小规模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配备,应当实施倾斜政策,在统一标准基础上适当增加编制,满足这些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蓝建指出,现在是一个创建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不再是教育局的事情,教育变成社会活动。因此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乡村的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不仅是一些财力或者物质资源的支持,智力资源的支持有可能激发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活力和积极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我们需要特别认识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保留和恢复必要的小规模学校,是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保障农村儿童就近入学的必要举措,同时,这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农村小规模学校将会长期存在。建议国家制订农村小规模学校振兴计划,由发展规划部门、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制定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标准;鼓励举办小幼一体化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资助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的专项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按年度下拨,专款专用;实行小规模小学教职工编制特殊政策;实行针对小规模学校的教师住房工程、教师工资补助政策、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小规模学校远程教育计划;帮助小规模学校实现通电、通电视和联网,配备计算机;努力提升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探索在小规模学校行之有效的“复式教学法”;建议在师范教育中加入复式教育的内容。
“当前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诸多困境源于‘学生、学校、资金这三者的配置关系,如果你重视的是学生,那么钱就跟着人走,而如果你重视的仅仅是学校,那么钱就跟着学校走,显然我们现在的配置模式是后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针对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困难的问题,储朝晖表示,当前在一些地方,城市化进程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成了农村学校的“进城化”,学校的高度集中让教育经费和资源配置出现严重失衡。无论从保障学龄儿童就近入学的角度,还是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农村小规模学校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注这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既是为中国教育“强根”,也是为教育公平“托底”。
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也可以“小而美”
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认为,现在要关注农村最底端10%的家庭,这些家庭没有足够实力让孩子择校,希望在农村就近读书。但是在前些年的教育政策中,农村的小规模学校是被抛弃的角色,现在不仅是保留恢复,还应该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以便有更好的发展。“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态中,小规模学校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保留恢复小规模学校是第一步,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提高质量,促进发展,使其焕发生命力。”雷万鹏认为,要把农村小规模学校或者教学点办好,就要培养大量的扎根本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
雷万鹏说:小规模学校多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的农村地区。其实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小规模学校,大多办得不错,相比那些大规模学校,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在学校组织方面,由于小规模学校管理层级较少、运转灵活,所以师生之间更具凝聚力,教师更易于因材施教,能及时有效地回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发达国家,小规模学校往往意味着“小而美”。相反,中国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往往成为“小而差”的代名词,意味着办学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这是由于政策制定者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定位偏差,决策者普遍认为小规模学校就是差学校。这就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用经费保障、教师配置、教育质量监控等方面缺乏有力支持,凸显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劣势。
从国际经验来看,适宜的政策环境是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美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历程中,经费保障是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以美国为例,它建立起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财政分担机制。联邦政府实施农村教育成就项目,以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和贫困学校的发展能力;州政府则通过设立经费投入的底线标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额外补助,并按小规模学校近三年中最高学生数予以拨款。
中央政府实施倾斜性的师资保障政策,以吸引优秀师资力量进入农村小规模学校。比如,国家可以在优秀师资的配置上,划定一定比例优先保障小规模学校需求。同时,还应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工作条件、津(补)贴、食宿条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在教师培训方面,建议国家强化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可以在“国培”计划中单列出一定指标。
(来源:人民网、21世纪网、《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