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摘 要: 课前学具准备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尤为重要。一节美术课无论教师有多优秀、课堂有多灵活、生动、形象,而学生没有学具或学具准备不充分,只能是纸上谈兵,最终导致一事无成。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课前学具 不齐全
一、现状列举
我教美术课十五年了,一直困扰我的是学生在上课时学具总是准备不齐全。据我观察小学一、二年级是美术学具准备的最好学段,班级中80%左右的学生会带美术学具;三、四年级有30%~50%的学生带美术学具;五年级有20%的学生带美术学具;而六、七、八年级的学生美术课带学具的只占10%左右。一、二级学生带好美术学具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喜欢上美术课,会要求家长去买;二是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三是低年级需要的学具种类少,家长准备起来比较容易。
美术学具带不齐阻碍了教师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创作画课,学生不带水彩笔带涂色工具,我们可以用手中有的铅笔、油笔或钢笔进行线描画创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但有些绘画课,如果不涂色根本没法完成学习内容,如《色彩静物画》、《色彩风景画》等,没有颜色的表现,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有些色彩知识学习的课,如《色彩的明度》、《色彩的纯度》、《冷色调的画》、《暖色调的画》,如学生没有学具,不自己进行调色练习,根本无法掌握调色知识,虽然在理论上了解了如何调色,但是没有实践的理论是容易忘记的,不能给作品赋予色彩的同时,也无法体会色彩带来的美感;国画课上,学生不带中国画用具,根本无法体会到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无法掌握笔、墨的运用,更谈不到掌握绘画的技能与技巧;手工课如果学生不带材料,则无法进行创作与制作。如《纸版的创想》,如学生不带纸版、剪刀等学具,学生的创意怎么表达呢?所以,学生带不齐美术学具严重影响了美术的正常教学。
二、产生原因
第一,家长不重视,他们认为只有升学的科目才是主科,对于不参与中考的科目都是可以不学的,或者说根本就无需学习,再加上这些专科用具学生的书包太重了。
第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二年级笔者都教过,我发现年级越低,学具材料带得越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年龄增大,对于绘画已有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认为画不好太丢人,不如不画。同时,美术学科不是中考学科,对中考成绩没什么用。
第三,教师重视不够。美术课一直处于小科地位,家长不重视、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这些不重视最终导致部分美术教师自己不重视,美术课上敷衍了事的、让学生上自习的屡见不鲜。教师本身就不重视,学生自然而然就不带学具了。
三、解决策略
(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开家长会时,班主任给我十分钟时间,先利用五分钟时间对学生家长进行美术教学必要性的解读,再利用五分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家长感同身受,从而重视美术学科,同时把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比如,我与英语老师沟通,每当学生学会单词“房子”时,就让学生用笔简单地画一个房子,这样不但能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力;八年级下册的《色彩画静物》一课,学生画后,可以用英语说出自己所画的静物是什么,用了什么颜色;语文课学生写一篇作文,针对作文的内容,可以用一幅或几幅画表达。如作文《我的妈妈》,学生就可以把妈妈对自己的爱,用一幅或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我们在作文中常听到的情节是孩子生病了,妈妈辛苦地照顾孩子。这样的作文听起来可能没有新意,可是画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八年级的《延边风情》一课,学生以绘画或粘贴形式完成后,还可以用作文的形式表达一下自己对延边风情的了解及感受或是对自己作品的介绍。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丰富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作文新颖有个性。通过这些活动,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看到美术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转变观念,鼓励和支持孩子学习美术。
(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引导学生自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不是学生上课的前一天,告诉学生准备什么材料,而是在学期初就让学生对每课有深入的了解。开学的第一节上目录课,让学生对教节进行充分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看看哪些课是重要的,要用时多些,哪些课是次要的,可以用时少些。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课的授课顺序可以重新安排吗?如果要重新安排,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另外,在上这些课时,需要带哪些材料?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对每节课要用的学具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学生方便带学具,我们把同一学习领域的内容安排在一起(即改变教材中课程的顺序),让学生回家后根据需要进行准备。
2.组建学习小组。
选派小组长,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安排一名小组长、一名副组长。让他安排、监督、检查学生带学具情况并作出详细统计,学期末对学具准备好的学生给予奖励与表扬。
3.采用激励手段。
如果是学生本身不愿意参与,美术课随意忘记带材料,这时,教师应考虑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趣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看来,美术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才是上好手工课的有力保障。
在手工课教学中,可以采用很多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经常把自己的范作送给材料准备得最充分的学生,把“☆”奖给材料准备得最积极的孩子。还设计了学生的档案袋,每节课对学生准备材料的情况进行登记并奖励,作为一学期美术成绩评定的一项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手工材料准备得更积极了。他们会在课前主动问我:“老师,明天美术课带什么?”“老师你看我带了很多种材料!你可以帮我一起做吗?”学生不但能积极准备手工课要用的材料,还能主动寻找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
4.帮助学生制作绘本。
让学生把自己的绘画作品都放在绘本中。对于手工作品,老师可以选择有特点的作品帮助学生拍摄,之后用打印机输出放在绘本中;对于学生的手工作品,教师可以用手机拍摄下来存入学生的绘本之中;绘本中可以加入学生学习美术作品评论,也可以加入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收获、困难、疑惑等,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带好美术学具进课堂。
5.改变评价机制,以表扬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两句话是:我不怕你画不好,我只怕你不敢画;我不怕你的创意有多糟,我只怕你不敢想。学生只要敢画、敢想就要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优点进行表扬,针对不足委婉地提出。例如:这幅画构图不错,但如果赋予它色彩的话,它会更漂亮;这条线画得很漂亮,很流畅,但构图如果居中会更好等语言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样既指出了不足,又让学生感受到他的作品是很棒的,从而更热爱美术课。
(三)提升美术教师的素养,建立学科自信。
美术教师要重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提高自己在学生和学校中的威望;提升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明确美术学科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美术虽不是中考科目,但它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最好学科,对学生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大有益处。如:从美术课中欣赏到的伟大祖国的建筑、优秀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能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从《生态吉林》课中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美术技能、技巧方面说,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会学会调色、色彩的搭配、构图、能画简单的素描静物、色彩静物及风景画、写意中国画花鸟及山水等知识。即使将来学生不往美术方面发展,不以美术专业将来职业的选择,但这些美术知识也必将给他们的工作添彩,丰富他们的生活。
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做到乐教,学生才能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会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带好学具。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01.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美术向导.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4]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