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较长课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03-13 23:26何浩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

何浩

【关键词】长篇课文 《我的母亲》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091-02

假如一篇课文篇幅较长且内容深奥难懂,学生又没有提前预习,教学时教师就会在课堂上安排大量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而问题在于:教师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使教学内容能够完整呈现又突出教学重点呢?对此,有的教师建议使用“切割文章”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保证授课内容的完整性。那么,教师如何对课文进行“切割”,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我的母亲》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该文共有

3 066个字,按照1分钟阅读500个字的速度进行计算,读完全文需要6分钟。如果学生按照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阅读,所用时间在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仅阅读课文这个环节,就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一。教学结果显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跃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笔者进行了教学反思,现将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呈现如下。

一、教学简案及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文本结构。

2.形成对“母亲”这一形象的初步印象,明确作者通过哪些事例突出文章主旨。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师提示、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难点

文章篇幅较长,文中人物关系比较复杂,所采用的事例材料比较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对事例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整体感知并不容易,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提示以缩短学生感知课文的时间,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提示的形式和分寸,否则就会出现“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局面。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导语。介绍作者,突出其辉煌的成就。说明作者年幼丧父的经历,母亲在其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以此引发学生的敬佩之情,顺利进入课文教学。

2.学生默读全文,四人一个小组,按照教师的提示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这一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同时缩短整体感知课文的时间。

课堂教学效果: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划分错了其中的某一个段落,这说明他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随后便没有人回答该问题了。

3.教师提问: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文中第一部分却没有提到我的母亲,这个部分的内容是否多余,能否删除?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文本内容与文本结构巧妙结合的特点。

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对全文结构的认识,但是对如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不明确。

4.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文章的第三部分,请学生概括课文一共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突出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这一教学环节也是问题研究,其目的在于明确作者在写作中是如何选取材料,使学生形成对中心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对这一问题的熟悉程度比较高。

5.总结,布置作业。

三、分析与反思

从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确实有“篇幅长、内容难”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遵循了“先整体感知后研究问题”的课改要求,但是对这些教学要求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甚至有点“本本主义”,教学过于生硬,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提问的方式不恰当;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教学现象;教学衔接做得不到位;“切割”后的教学模块区分不明显。对此,笔者对其中几处不妥当的教学进行了分析,说明处理篇幅较长课文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方式

从教学过程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来看,根据课堂教学时间短、课文内容繁多、文本语言文字需要深究的特点,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知课文。而最理想的感知就是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也就是说,不应该从一开始就给予学生提示将文章进行分段并概括大意。分段和概括大意是“理性思考”运作后得出的结果,应该放在完成对全文的“感性认识”之后再开展,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此外,教师的教学提示更是没有必要,教学提示就是给出了问题的部分答案,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对此,笔者认为,假如教师以“作者的母亲伟大吗?何以见得?”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学导入,学生就可以畅所欲言,达到活跃思维的效果。因为这个问题较为直观,学生不需要进行理性分析就可以回答,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甚至引导学生结合母亲的言行举止进行对比,从而体会母亲的伟大。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完成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整体感知。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保证整体感知的时间短、易控制,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学生思考分段和概括大意这一环节完全可以省略,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该教学设计不易操作,反而容易出现冷场现象,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文章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替代的,感知文本内容与文本结构巧妙结合的特点。因此,这个教学环节也不需要强调在写作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该问题与当初设计的教学目标毫无关系,只是教师随口说说罢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有所提高,而学生也不会对教师所说的写作方法有所回应,反而会使教学出现“蜻蜓点水”的情况。在教学篇幅较长的课文时,教师应当珍惜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时尽量做到句句有效。较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另起炉灶”,将课文作为一节作文课的实例,详细分析其值得借鉴的地方,引导学生对写作内容和文本结构的协调统一进行思考,让学生真正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顺利实现教学环节的衔接

在教学第三个环节与第四个环节的衔接上,教师要讲究教学技巧,否则容易出现教学方向由“分析结构作用”跳转到“选取材料表现人物形象”上来,使教学过于突兀,让学生感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对此,笔者建议,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的结尾涉及文本结构与文本内容的巧妙结合,教师不妨说一说作者的写作能力,同时赞美培养了文学造诣如此之高的作者的母亲,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作者的母亲是如何培养儿子、教育儿子、影响儿子的呢?对此,学生很自然地将注意力放到“母亲是怎样教育儿子”的问题上,实现教学过渡,促使教学环节3与教学环节4的顺利衔接。

(四)明确区分“切割”后的教学模块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整体感知”和“问题研究”两个教学环节上把握得不够好。第二个教学环节“整体感知”可以包括第四个教学环节“对所选材料和人物形象的感知”这一内容;第四个教学环节中的“对所选材料的概括”“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实际上也可以算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二者前后学习的内容有重复,只是具体说法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迅速,其原因在于他们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就基本上掌握了这个问题。这就造成了该课教学重点不突出,缺乏问题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严格区分“整体感知”“问题探究”,将“问题探究”的问题细致化、深刻化,而不仅仅停留在概括的层面,要让“问题探究”成为学生自主思维、探索研究的过程。例如,结合任意一个事例,说一说你认为母亲在这件事情中究竟带给我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探究不是简单概括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千变万化,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都可以对它们做出不同的处理。如果对课文的特点没有深入的把握,完全按照书本上所写的“常规”来处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对课文的分析和解读,是一个严肃的、艰苦的过程,而只有真正研究透了课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反思
论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感受溶液“生长”的历程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浅析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