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欣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系,成都 611131)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已成为推动全球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新常态下”,我国也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201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5.08亿美元,整个贸易额占四川省的87.4%。相较于2013年,增长9.3%。2014年成都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58.4亿美元,与货物贸易相比,虽然服务贸易在量上差距明显,但是发展速度快,提升空间巨大。
对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以谢康(1997)为代表的学者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与之结合进行分析,也有些学者如郑吉昌(2001)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用来研究服务贸易。目前,公认竞争优势理论能较系统地对服务贸易现状进行阐述,对未来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能更好地适应服务贸易的要求。因此,本文拟采用后者的研究方法,利用钻石模型对成都服务贸易进行论述。
该模型由四个基本因素,即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有两个辅助因素,即机会和政府构成。这六大因素构成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波特将发展服务贸易所需的各项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成都市初级生产要素充裕。这些要素先天拥有,不需要较大投入即可获得。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之土”。优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成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成都市土地、劳动力成本相对于一线城市较低。人力资源研究调查机构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大中城市人均薪资榜显示,上海市以平均月薪7 112元居首,其次为深圳市和北京市,而成都市则以平均月薪3 916元排第九位。在2013全国城市土地交易中,北京市成交楼面价格以7 637元/平方米位居第一,上海市、深圳市紧随其后,而成都市仅为1 054元/平方米[1]。较低的初级要素成本为成都市带来了竞争优势。
但是,需要通过持续的投资和后天的开发培养才能创造出来的高级生产要素,在成都市却相对匮乏。尤其是与北上广等沿海城市相比,在金融资本、信息科技、服务贸易专业人才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方面,都较为滞后。在商务部2013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中,成都只有三家入围。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前十名城市名单中,成都市仅排名第七位。虽然成都市目前在软件开发、信息工程、研发经费等方面有所改善,但是总体上竞争力还是偏弱。未来,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力的作用会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创新科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成都市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对服务贸易而言,既有消费性需求,又有生产性需求。当前,成都市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2014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 665元,比上年增长9%。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和结构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消费性需求的扩张。在淘宝全球购发布的《十年海淘报告》全国十大海淘城市中,成都市排名全国第六位。
而生产者需求的增长,则与技术进步和分工专业化发展有关,它的功能是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2]。随着成都工业化的深入,必然对生产性服务业扩大需求。2014年上半年,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3.2和2.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服务业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领域跨国投资仅占25%,到2012年已提升到66.7%左右。面对世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近五年来,成都市服务业比重在50%左右(见表1)。经研究,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占GDP的份额基本达到60%—70%。因此,对于西部经济中心的成都市来说,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继续发展现代服务业。
表1 成都市服务业占GDP比重 单位:亿元
当然,现代服务业的优化离不开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发展。例如,在成都市的先导产业中,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不同的现代服务业部门都不同程度的依赖于信息技术。不论是旅游业、金融业这样的传统支柱性服务产业,还是像医疗服务这样的新兴产业,都需要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化管理工具。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美国经济委员会研究认为,劳动生产率与信息技术投资成正比,对信息技术进行密集投资的行业,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4.18%,而不进行密集投资行业的只有1.05%[3]。
另外,信息服务业本身也有很多像电子商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服务外包这样的现代产业。在成都市,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较快,作为商务部“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与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均位居西部第一。目前,全球服务外包前100强有21家在成都市设立分支机构,中国服务外包10大企业有6家落户成都市,近50家跨国集团企业把成都市作为其全球的交付中心、共享服务中心或研发中心。
另一方面,“相关产业支持”也源自于第一二产业对服务业的支持。近年来,成都不断优化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已基本形成中心城区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圈层现代制造业、第三圈层传统优势产业梯度发展的局面。
但目前,成都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还需要加强产业关联,打造分工优势。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例,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企业本身的专业化,因此,发展极为迅速。但是,作为“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成都市,承接的服务外包在本土市场极为有限,多为跨国公司在成都市的分支机构或者是大型外包承接商的分包,本地制造企业对服务外包的需求还远未深入挖掘。很多企业依然实施自我服务体系管理,还没有将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企业的意识。因此,实现市场化运作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培育。
企业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只有参与市场的微观企业构建起自身优势,服务贸易才会在整体上实现竞争力升级。企业要发展,需要具备有效的组织结构、科学的发展战略和一定的市场竞争度。但目前,以成都市为代表的西部城市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提升。全球零售洞察力与咨询公司Kantar Retail发布的内地单体百货销售排行前15位中,北京市新光天地以75亿元销售额蝉联冠军,成都市仅有“成都王府井百货”以32.6亿元入围,名列第13位。而内地购物中心排行前10名,成都市未有1家入围。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提出“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企业的效率之源”。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提倡的是“轻资产重运营”。但目前大量的企业仍然行政层次过多,内部信息流通较慢。因此,面临变化的市场,缺乏灵活性,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在2013年中国零售商综合排名中,沃尔玛依然第一,而本土零售企业仅有排行第三的华润和第七的永辉挤进前十榜单。
就市场竞争而言,在餐饮、旅游、商业等领域,基本实行自由竞争。尤其是以“亚洲美食之都”闻名的成都市餐饮业,竞争更为激烈。但在部分现代服务业领域,依托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组织架构形成的金融、保险等产业,却未能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甚至部分垄断经营。因此,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导致企业研发创新、动力受到了抑制,运作效率不高。
在成都市服务贸易的发展中,既面临着有利机会,又有不少威胁。当前,全球正处在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潮流中,在世贸组织“国民待遇原则”的规范下,服务贸易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公平。此外,为促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世贸组织还有专门的政策支持。这为成都市服务贸易发展营造了健康、公平的良好大环境。
从国家层面,目前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西部地区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随着渝新欧、蓉欧、西新欧铁路和中亚列车的先后开通,西部目前已有4条贯穿“新丝绸之路”、连通俄罗斯的快铁。这几条铁路连接了沿路各国总数达30亿的人口,加强了沿路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让西部地区从对外开放的大后方,成为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既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也催生了大量服务新兴产业。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65.5%,带动了服务业快速增长。正是由于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推动作用,2014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8.2%,2015上半年达到49.5%。我国经济逐步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
全国及部分发达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也为成都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像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都十分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是上海市,依托“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在产业优势、地理优势下,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服务贸易理念、对外开放、规范政府管理、引入外资等方面为以成都市为代表的内陆城市提供了参考。
另外,成都市自古就是西南地区商业重镇,商业发展深入人心,为发展服务贸易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氛围。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蜀都赋”描写了成都市商业的繁华和壮美秀丽;“扬一益二”也说明成都市在全国城市商业中的地位。与此同时,成都市成功举办的国内外各种会展,如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每年一届的中国西部国际西博会、糖酒会等也为成都市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同时,加快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推动了旅游、物流、会展、信息、金融的飞速发展。
但成都服务贸易也会受到自然条件的不定期影响,如汶川大地震、芦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另外,城市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服务外包产业虽然是成都市的优势行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前列,但优势并不稳固。2013年中国服务外包城市投资吸引力综合排名成都市比2012年下降了1名,位居第三位。同时,在西部城市中的重庆市、西安市也发展迅速。当然,服务业本身还需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旅游业作为成都市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其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在开拓国际市场,吸引入境游客上,与发达城市相比,还需提高国际影响力。2013年,成都双流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继北上广之后排名第五位,三年间的增长率高达155%。但是,入境人数的增多,并未带来旅游收益的提升,在全国13个副省级城市旅游外汇收入排名中,成都市仅排名第九位[4]。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上述因素来间接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发展。成都市政府在提升生产要素方面对教育、科技的投入,与发达城市相比还需进一步加强。2014年成都市财政预算对教育支出58.4亿元,而上海市则达219.6亿元,差距明显。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逐步完善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监督引导。国家外汇管理局从2014年起,开始按月公布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数据,提高了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透明度。成都市政府也积极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明确了到2020年将建成“国家区域性服务业核心城市”。我们相信,政府对服务贸易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将成为提高成都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大支柱。
虽然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出了努力,但铁路、金融、电信等产业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竞争缺失导致了服务行业发展受阻。因此,未来政府还要继续促进资源与要素进一步自由流动,破除部分垄断,使服务贸易在良好竞争的环境中加速发展。
1.巩固传统服务贸易优势项目。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对外劳务出口优势,促进旅游、劳务承包等传统服务贸易项目稳定快速增长。
2.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贸易项目。高新技术应用于服务业,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还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效率。成都市应继续发挥已有产业优势,积极承接保险、软件、咨询以及其他科技服务业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开拓金融、移动互联、电子商务、数字新媒体、航空等高附加值产业,不断加强自身运用新技术、创造新模式、发展新业态等方面的能力。
城市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额将增加4.17%[5]。城市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集中,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优势资源大量聚集,适合发展现代服务业。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服务贸易的核心城市,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副中心城市绵阳市、德阳市,传统服务贸易基地自贡市、乐山市、宜宾市等城市,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依据各地区域特点,科学布局,推动整个四川省和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
服务贸易涉及外贸、运输、旅游、金融、教育、文化等诸多服务业部门,需要跨部门协调联动、加强沟通。同时,还应该与重点企业建立联系制度,针对优势领域和特色领域给予分类指导。
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搭建国际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造更多的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1]佚名.2013年中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EB/OL].豆丁网,2014-01-22.
[2]尹琼洁.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佚名.2013年浙江宁波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作用[EB/OL].中国产业信息网,2013-06-06.
[4]佚名.成都开放74条国际航线,航空第四城名副其实[EB/OL].新浪网:四川资讯,2014-06-27.
[5]楼燕萍.提升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