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入分配视角看川渝两地经济互动发展

2015-03-13 03:58李孜孜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两地四川省重庆市

李孜孜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天然气经济研究所,成都 610051)

引言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曾在2010年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川渝合则两利,争则两伤”。因此,川渝地的经济应互动发展,以实现两地经济的飞跃。

对川渝两地经济互动发展,多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蒲勇健等人(2009年)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方面对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两地应建立各方面的合作和协调,构建两地的协调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1]。张杰(2006年)选择了14个指标对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促进川渝合作发展的措施[2]。杨顺湘(2007年)则从川渝地区的政府合作方式与途径,建立川渝经济联合体等方面进行了研究[3,4]。黄河(2008年)等人则从川渝地区科技合作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川渝在科技方面合作的政策建议[5]。这些学者都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川渝经的合作发展,但没有从具体微观角度入手探讨川渝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因此,本文从收入分配角度入手,研究川渝两地经济互动发展的途径。

一、川渝两地经济概况

(一)四川省经济概况

2010年,四川省GDP总值达到17 18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 48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672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6 030亿元,增长10.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461元,增长11.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140元,增收677.5元,增长15.2%。见表1。

表1 四川省历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统计

(二)重庆市经济概况

2010年,重庆市GDP总值达到7 925.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1%;人均GDP为27 596元,比上年增长20.4%。见表2。

表2 重庆市历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统计

从以上经济概况可以看出,由于四川省的总盘子大于重庆市,四川省的经济总量是高于重庆市的;从GDP增长率来看,川渝两地在10年间的增长率都是高于全国水平的,除了2001年外,川渝两其地其余年份的GDP增长率都是两位数增长。

二、川渝两地收入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人均经济指标比较

本文选择了川渝两地的人均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详见表3。

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以前四川省高于重庆市以外,四川省的其他指标都低于重庆市。川渝两地的人均经济指标呈逐年加大的趋势。特别是城镇经济单位的人均工资,川渝两地的差距呈直线增长趋势,从2001年相差1 765元,到2010年相差11 681元,增加了6.6倍;又如人均GDP,2001年川渝相差278元,到2010年时差距增加到了6 414元,增加了23倍;城市人均居民收入,2010年川渝相差3 639元,较2001年差距272元增加了13倍。详见表4。

表3 川渝两地10年间的人均经济指标 (单位:元)

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一是川渝两地的经济都在快速增长,两地的各项人均收入指标都不断增加;二是重庆市的人均收入指标高于四川省,且差距逐年扩大,表明重庆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远快于四川省,已大步领先于四川省。

(二)行业收入指标比较

下面从川渝两地行业平均工资情况来比较分析。

从重庆市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来看,10年间有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金融业的年均工资最高(表5中加粗体的数据),其余2年的最高工资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第一产业的年均工资最低(表5中斜体加阴影的数据),其余3年是住宿和餐饮业。详见表5。

从四川省10年间分行业的平均工资来看,2001—2006年年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2007年后年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表6中加粗体的数据);2001—2002年年均工资最低的是住宿和餐饮业,2003—2007年年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2008—2010年年均工资最低的是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表6中斜体加阴影的数据)。

表4 川渝两地10年间人均指标的差距(单位:元)

表5 重庆市10年间分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单位:元)

从行业年均工资水平来看,川渝两地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之处。重庆市近几年年均工资较低的是第一产业和住宿餐饮业,而四川省这几年年均工资较低的是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年均收入最高的近几年川渝两地均是金融业,只是四川省才由其他行业转变为了金融业年均收入最高,而重庆市大部分时间是由金融业占据最高地位。在“十五”之初,四川省的行业最高和最低收入均高于重庆市的最高和最低收入行业,但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后期及“十一五”期间,重庆的最高和最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快速增长,超过了对应的四川省的最高和最低收入行业。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个人收入情况来看,还是从行业收入来看,川渝两地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重庆市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四川省,且个人的收入水平远在四川省之上。

表6 四川省10年间分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单位:元)

三、促进川渝两地经济互动发展的措施

(一)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是川渝经济发展的关键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2002年中国创新能力报告中指出,我国区域创新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重庆市和四川省创新能力分别在全国排第16位和第12位,处于国内四大集团中的第三梯队。与重庆市相比,四川省强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技术创新环境上,但重庆市由于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较好等特点使其在创新的经济效益上表现好于四川省。不过,两地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都较差,市场经济的作用不强,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在逐步靠近全国中游水平,应加大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经费的投入,加快对外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早日实现经济腾飞的宏伟蓝图。四川省总体上还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口多、农业的比重大,虽然总量在全国有优势,但人均水平却还处于全国的下游水平,应尽力发挥成都市的科技优势带动四川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川渝合作实现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强势冲击。因此,同处西部的川渝两地,只有打破地域界限,强化分工合作,整合两地资源,朝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才能提升两地的竞争力,从而更大地发挥成渝经济区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结语

总之,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更大,但两地的经济发展各有优势和特色。两地应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要抑制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城市而言的下降趋势,特别应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和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低等问题。

[1]蒲勇健,李绍芳.川渝经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09,(9):33-35.

[2]张杰.川渝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47-49.

[3] 课题组.构建川渝间政府合作的途径研究[J].求索,2007,(3):148-153.

[4]杨顺湘.川渝合作方向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经济联合体[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2):1-8.

[5]黄河,皮俊峰.川渝科技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4):85-89.

猜你喜欢
两地四川省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