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启思”策略

2015-03-11 10:03徐洪连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徐洪连

【摘 要】“思考”是数学的灵魂,成功的课堂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尤为重要。立足教学实践,尝试了对比启思、争辩启思、问题启思、反思启思以及引导启思等几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思;策略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句话说,善于思考是学习数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但“活”由“思”而成。由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启思”策略。

一、对比启思法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也许都有同样的困惑,有些概念容易混淆的题目,学生最容易出错。即便老师花了大量工夫讲解,学生也表示已经懂了,但是下次类似的题目再次出现时,仍然有部分学生会犯相同的错误,因为他们概念模糊、缺乏思考或对这些题目记忆不够深刻。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把这类题目对比出示,引发学生思考,才能加深记忆,有比较,才能体现各自的特点。要辨别,需“思”字当先,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抓住问题的本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如以下两道题:

(1)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掉1/5,还剩几米?

(2)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掉1/5米,还剩下几米?

粗略一看,很多学生会认为上述两题差不多,分开单独出示的话,学生很容易出错。事实上,在分析比较中不难发现,这两道题区别很大。前者的1/5表示分率,是把2米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后者的1/5米是一个数量了,于是解法也大有差别。

解答(1):2×(1—1/5)=8/5(米)

解答(2):2—1/5=9/5(米)

这样一组有对比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做,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老师会让我做两道一样的题目吗?这1/5和1/5米只是一字之差,表示的含义一样吗?通过对比思考,他们方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并提高比较、判断的能力。

二、争辩启思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笔者认为,在课堂中遇到争辩,教师不能直接下定论,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争论,模糊的理解要通过激烈的争辩才能变得清晰,从而使学生有所得。例如教学“倒数”一课,在明晰了“互为倒数”的概念及其关系后,有意让学生先独立求一个带分数3又1/5的倒数,结果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生1:3又1/5的倒数是3又5/1。

生2:3又1/5的倒数是5又1/3。

生3:3又1/5先化成假分数16/5,所以这个数的倒数是5/16。

究竟谁的解答正确呢?众口不一,从而引起激烈的争论。教师及时抓住这个时机提问:“简单地说谁对谁错无济于事,你能找出理由来说明你的解法是正确的吗?”经老师这么一问,学生顿时安静了下来,积极思考,或阅读课本,或同桌讨论,试图说明自己的解法正确。

三、妙题启思法

课堂练习的取材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特别是有趣味性的妙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特别是当课堂气氛沉闷,节奏平缓时,如果出示一道新颖趣味的题目,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求平均数应用题”后,适时引入问题:菜场有一种鱼出售,每千克20元。来了一个顾客说他只买鱼头,营业员告诉他不行的,正好又来了一位顾客说他只买鱼身。经过3人商量后,营业员认为5千克鱼头按每千克12元出售,4千克鱼身按每千克8元出售,商店不吃亏,于是就卖给了这两个顾客。问:营业员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取材于生活,犹如一股清风迎面吹来,学生既感亲切,又易理解。在思维层面上,既有直觉体验,又有深思熟虑后的惊喜。

四、反思启思法

每堂数学课快要结束时,很多老师老师都会总结反思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但我们不能只是形式化对知识点进行简单回顾后草草收场,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利用好课堂结尾的3分钟反思回顾,再次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奇思妙想喷涌而出,往往能再次掀起课堂高潮。

例如,在讲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教师做了如下设计:

师:你能用所学知识计算5/10+1/2吗?

生:5/10+1/2=5/10+5/10=10/

10=1。

师:你是根据什么思考的?

生:先通分,化异分母为同分母分数,这样就可以计算了。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这样更简便些:5/10+1/2=1/2+1/2=1

生:也可以把分母化成小数计算:5/10+1/2=0.5+0.5=1

生:画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并把每个圆当作单位“1”,用阴影分别表示5/10、1/2,把阴影部分合起来,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正好是一个单位“圆”,所以和就是1。

教学倘若只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进行,也许学生也能掌握知识。但从上面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及时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出看法,或做一些反思,“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我是怎么学会的呢?”教学则别有洞天,景象万千。

五、引导启思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熟知的情境素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通过适时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在解答、练习、讨论评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知,受到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的启迪,从而使教学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讲授“求商的近似值”时,教师先请学生解答下面的题目:“买7两茶叶要2元,买1两要多少元?”并思考:你认为买1两要多少元?请说说你这样定价的理由。

有的学生做了好多步,除也除不完,有的只算到小数部分第三位就不算了,说:“买1两大约0.29元。”也有学生说买1两大约是0.3元。因为我们一般付款时最小单位是分,所以算到小数部分第三位,后面就不用算下去了,按四舍五入法保留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就行了。接着,教师因势利导: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或所得的商的小数位数太多,而实际又不需要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再通过板书实例,师生共同总结: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显然,教师机智地设置阶梯,故意让学生争一争,以活跃气氛;辩一辩,以启迪新智;议一议,以形成共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地获取新知,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