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师德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H师范学院的调查与分析

2015-03-07 05:46刘小兰杨立国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师德问卷道德

刘小兰,王 慧,杨立国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1.问题提出

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人民教师的职责,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本源的地位。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德性决定着其将来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境界高低和对待教育事业的信仰和态度,关系着其自身的幸福及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培养师范生的地方高师院校,其教师师德具有直接榜样的作用,对未来的准教师们的师德将产生深远影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以优秀的师德感染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要用道德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和学校整体道德水平。为了客观而准确地了解当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师德的真实现状和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笔者对所执教的地方高师院校——H师范学院师德情况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

2.调查概况

2.1 调查对象。此次调查针对H师范学院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类,均为综合型问卷,以封闭型问题为主。教师问卷发放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90%;学生问卷发放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58份,有效回收率94%。其中,被调查学生遍及H师范学院16个院系中大一至大四的学生;教师问卷中被调查人员的组成结构如表1。

表1 被调查教师对象结构分类统计表

本次教师调查对象的人员构成基本符合H师范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学生调查对象覆盖面至H师范学院各系及各个年级,调查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得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均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具有相当的效度和可信度。

2.2 调查方法。本次问卷调查整个过程严格遵循保密性的原则,随机选取对象、匿名填写,老师和学生在回答时可以毫无顾虑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和所想。调查中问卷问题的设计以单选和多项选择为主,也包含了少数开放性的问题(调查者可根据情况酌情填写,不做强制要求),旨在使每一位被调查对象不会受到某一特定概念或有限选项的限制而影响作答,既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也提高了问卷的有效性和回收率,为能更好地利用数据、科学地分析数据奠定了良好基础。

3.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1 师德建设的总体状况。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师院校教师队伍比例增大,他们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普遍拥有高学历和高能力,思想活跃,热爱新事物、勇于创新,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和优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培养奉献着自己的热血青春。调查中,不难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的师德状况总体还是呈现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趋势。如表2所示,90%的受访学生和93%的受访教师对所在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持肯定态度。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中,分别有91%和86%的学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治学态度严谨”表示认可。在教师调查中,75%的教师对自己所从教育事业是热爱的,59%的教师能积极进取地做好自己每件工作,55%的教师发自内心做到了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地方高师教师在个人职业的热爱程度及职业态度方面是积极向上,值得肯定的。

3.2 教师师德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2.1 政治理论意识淡薄。教师调查中,35%的教师表示在课堂中没有注意过自己的思想政治倾向,甚至有刻意回避此类问题的行为,仅有52%的教师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维护党和国家形象,主动甄别有害观点以及不散布反动言论方面“做得很好”。学生调查中,10%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偶尔有传达过一些不当言论的行为,19%的教师没有在教书的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对学生政治立场和道德的引导主要是思政老师的工作,自己上好专业课就行。忽视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对敏感性问题和社会时事缺乏应有的了解,甚至自身也开始变得没有了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忘却了自己教书育人工作的本职,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道德素养关心不够,不能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引导,影响了人才质量的提高。

表2 师德总体评价及教师的职业热爱与职业态度

3.2.2 职业理想不够坚定。教师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走上教师岗位似乎是出于无奈或仅仅是为了谋生,并不是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缺乏教师职业的使命感与神圣感,仅有4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光荣且热爱它且乐于奉献”。对于“如果让您再一次对您所从事的职业进行选择”这样的问题,有42%的教师表示会选择更挣钱,更安逸或者更合适自己的工作。因此,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就出现了当“班上某个同学上课迟到”时,36%的教师选择“置之不理”,39%的教师在“对待调皮不上进的学生”时缺乏耐心,采取放任自流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3.2.3 职业行为“失范”。“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好榜样,让自己的人格和行为在无形中成为最能影响学生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示范作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部分教师常常自律意识缺乏,个人行为“失范”,不仅起不到“师范”的表率作用,反而在学生中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师问卷调查中,有41%的教师表示自己在课堂有“经常或偶尔接听手机”,仅有53%的教师“能够注意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问卷调查显示,36%的教师“经常或偶尔会有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在教师课堂言行和衣着得体方面,只有51%的学生表示教师“非常得体”。以上种种,是教师自律意识缺乏,职业行为“失范”的明显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

3.2.4 师爱意识淡漠。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者,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去关爱他人。然而,我们看到部分教师在热爱学生,关心、尊重、服务学生方面职业意识很淡漠,与学生缺少交流。教师问卷中,只有48%的教师做到经常和学生谈心,对有困难学生进行帮助的老师只占到了30%,有7%的教师表示因为不了解情况而没有过帮助学生的行为。学生问卷调查中,17%的学生表示课后教师没有经常和同学们讨论问题的习惯;在对待学生上,40%的教师喜欢采取居高临下或是急躁训斥的态度;在就业上,11%的教师也从未提供给学生任何帮助。因此,师生之间也逐渐变得缺乏理解,出现了18%的学生认为和老师代沟严重,30%认为老师常常不可理喻的现象,作为教师,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警醒。

3.2.5 学术精神“曲扭”。这些年来,我国高校科研产量逐年攀升,学术界显得异常繁荣,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是学术论文、专著却是寥寥无几。这其中很大原因在于高校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作假和腐败现象,教师的学术道德和科研精神变得曲扭。教师问卷调查中显示,对于“撰写论文或科研中的剽窃或弄虚作假行为”,19%的教师认为很正常,7%的人坦白表示“我有时也这样”。在这种价值观下,于是“抄袭和剽窃几乎成了高校一些教师的 ‘绝招’,更成为高校学术界最大的公害。有人把这戏称为 ‘学术蝗祸’,其泛滥已广,已近法不治众的地步。”[1]为了职称、奖励等个人利益,有些教师开始在学术上变得急功近利,闭门造学问,只重数量,不重质量,采用“拿来主义”,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经过修修补补变成自己所有,更有甚者花钱请他人代写,等等。这些学术怪胎的出现,导致了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沦丧和学术精神的曲扭,给师德形象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4.提升高师院校教师师德素养的策略

4.1 制度建设是保障:健全和落实高校师德发展机制。罗尔斯在他的名著《正义论》中指出:“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2]。因此,高校师德的发展必须要以健全和落实一套科学、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首先是领导机制,高校师德建设应该由学校党政负责人亲自抓,将师德目标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规划之中,并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使学校师德建设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系统的体系。其次是考评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往往能够让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激情和内在潜能,保持一种最佳科研、教学和师德状态,增强个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此,学校的考评应该要简单易行且能全方位体现教师师德,激励要注重物质和精神,显性与隐性的相互结合,满足教师各方面的需求(如表3)。再次是监督机制。制度确定之后,其真正的在实践中起效并对教师师德产生积极影响还离不开相应的监督机制。要通过进行经常、及时和有效的监督工作,将各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及时了解教师师德在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所处的状态、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教师个人,才能做到对师德问题有的放矢,既达到让教师严格自律,又能让大家互相监督、共同提高,营造教师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此外,高校还应重视教师师德建设的培训机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将师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其中,使教师师德修养要求全方位落实到平时的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中,在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中得到具体体现。

图1 教师需要的激励方式调查

4.2 自我提升是关键:加强高校教师个人自我道德提升。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个人的自我提升,这是教师把师德规范由个人认知内化为相应的情感、意志,进而自觉地践行道德的行为,是实现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由他律到自律转化的过程。正如康德所言:“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了道德意义。”[3]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被动地接受,而不能关注教师个人主体性和提升自身师德的自觉性,那么师德提升便很难从本质上落到实处。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中情操、品德和素质的不断学习与完善。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理念引导下,加强道德理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的知识,更要向身边的楷模、优秀教育专家和学者学习,学习他们的师德品质。把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点滴教育实践中,并在不断尝试与探索,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我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这样才可以真正增进对师德的认识和感情,并能更好指导个人的教育实践。只有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起来,才可使教师的师德内化为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实现真正的个人自我素养的提升。

4.3 环境构建是前提:营造教师师德发展的和谐环境。荀子曾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淫,与之俱黑。”便是强调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教师师德发展离不开和谐环境的营造。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新媒体的大环境中,虽然教师师德受到了很多质疑,但是我们始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社会更多地走进高校教师,并了解其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样才能让教师感受到自己职业的光荣与价值,才能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来。政府必须在全社会创设尊师重教新局面,坚持“高素质、高水平、高要求、高待遇”的原则[4],以优越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充分认可和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并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如可以在提升教师的工资水平的同时,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各类社会保障,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而高校,作为教师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应该竭力为教师师德发展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包含显性和隐形两种,都对教师自我修养提升和情操陶冶有着重要影响。显性文化构建体现在学校物质文化上,如学校环境、基础实施、校内宣传、名人雕像,等等。隐性文化主要是高校精神在长期岁月中的一种积淀,表现为学校校风、学风、教风,以及学校传统和教职工的思维方式,等等,是高校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5]。这两种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对高校教师师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高校要在大力发展学校物质环境的同时,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如开展“师德标兵”、“诚信青年”、“最美教师”等,并通过发挥校园各类媒体的积极宣传作用,传递出巨大的正能量,让教师在这种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中提高个人师德品质,提升道德境界。

[1]史富泉.高校反腐倡廉探索与思考[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3:16.

[2]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2.

[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8.

[4]冷晓彦.论新世纪高校师德建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25.

[5][苏]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33.

猜你喜欢
师德问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