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敏,冯江平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所谓网络舆情,是指民众对于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意见、观点、情绪和态度的总和[1]。网络舆情表达的社会情绪、民众意见涵盖了主流与非主流、精英与非精英、理性与非理性、公开与非公开等多层次社会意见。网络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舆情对公众视听、引导社会意识形态及政府公共事务决策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
2014年昆明“3·01”暴恐事件发生一年后,仍然引起国内外社会舆论的注意。从多个维度揭示该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舆情发展变化趋势及网民的心态特点,可以此探讨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了解和引导网民的心态。
运用内容分析法,收集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在微博、论坛、贴吧、微信等网络互动媒体上发布的各类网络公开信息并加以内容分析,剖析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舆情心理特点。
描述性统计使用Excel软件;内容分析使用武汉大学沈阳编制的 ROST Content Mining System 5.8软件[3],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编码进行人工修正。
通过对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的主题帖、相关主题新闻的浏览量及其回复、评论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网民对该事件的网络舆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通过统计凤凰新闻、新浪微博、天涯论坛三种主要网络媒体平台对该事件的发布数、转发数、回帖量或评论数,发现网民对昆明“3·01”事件的关注度,也即该事件在网络上的热度表现,总趋势基本一致。即:3月2日对事件的关注度达到最高峰,3日开始下降,4~31日随时间推移,网民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但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又出现若干次小的关注高峰。如3月7日为中国传统的纪念逝者的“头七”,当天对该事件的网络关注度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评论主要集中在为逝者祈福。但在3月8日发生马航M370失联事件,网络热点迅速转移,网民对“3·01”事件的关注急剧下降。而3月11日凤凰网关于“昆明暴恐团伙中3人2月已落网”等几篇新闻发表,使事件的网络热度再次升高,3月15日的点击量达到4296次,许多网友表示对媒体公布的信息不能理解,希望政府公开相关信息;少数网友认为相关部门未能提前做好预防,对此次事件的发生负有责任。3月29日新闻报道昆明“3·01”暴恐袭击案4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也引起网上热议,此后对该事件的关注趋于平息。
1.网民的意见倾向性及其百分比分布。对3月2日天涯论坛“云南发生的针对平民的恐怖事件的集中讨论帖”一周内的点击量(412,160次)、回复帖(4,404个)等进行分析,发现网民最主要的意见倾向如下:
(1)强烈谴责暴力恐怖行为和希望严惩暴徒,这类意见占总数的28%。如“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强烈谴责暴徒”、“恐怖分子直接击毙”、“严厉打击恐怖分子”等。
(2)认为应该理性看待民族关系,占总数的22%,提倡不要把恐怖行为恐怖分子和维族人民划等号。如“维族同胞是好的,是反对分裂的,对于极端分子应该不分民族”、“民族平等,任何宗教信仰人员入教前应该起誓不伤害平民”等。
(3)为逝者默哀、愿伤者平安和生者自强,占总数的14%。如“祈福”、“默哀”、“愿逝者安息”等。
(4)建议处死恐怖分子才能平息民怨,占总数12%。如“严惩暴徒,诛灭九族”、“应该将他们凌迟处死”、“游街示众”等。
(5)有11%的网民迁怒维族,建议国家取消少数民族特权,严管少数民族对枪支刀具的使用等。如“取缔少数民族特权”、“取消优待部分少数民族的政策”、“该反省我们的某些政策了”。
(6)有8%的网民希望国家积极反恐,还有的猜测幕后组织等。如“情报部门失职,我们的国家不太安全了”;“国家到底在怕什么”等。
(7)有3%的网民质疑警方的反应时间、警察素质、安检力度等。如“警察干嘛去了”;“公安部一定要给民众一个交代!!!”;“火车站的安检形同虚设”;“希望公正透明地公布此案的详细案情”。
(8)有2%的网民谴责国民的软弱性。如“几百人被几个人追着砍,身边那么多的椅子和工具都不会用么?”“为什么不反抗?”“从小学开始严格教授武术”等。
2.对网民意见的进一步挖掘——基于网民言论中的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对网民有关昆明“3·01”暴恐事件的网贴与评论,用ROST Content Mining System内容挖掘软件进行特征词频统计,并进行拓扑图的社会语义网络分析,结果发现,网民对该事件的用词,集中在4个核心词上,分别是“恐怖”、“暴徒”、“民族”和“警察”,其它的高频词则围绕这4个核心词分布。
与第一核心词“恐怖”距离最近一层的词汇,有“百姓”、“社会”、“群众”、“面对”“无辜”等,其含义是:恐怖分子砍杀毫无防备的无辜百姓,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伤害。
与第二核心词“暴徒”距离最近一层的词汇,有“组织”、“群众”、“火车站”、“后果”、“砍刀”、“伤亡”、“无辜、”“严惩”等,其含义是:暴徒具有疯狂残暴的行径,愤怒谴责暴徒及事件的严重后果,强烈希望严惩暴徒。
与第三核心词“民族”距离最近的词汇,有“分裂”、“新疆”、“历史”、“血性”、“汉族”、“宗教”、“民族政策”等词汇,其含义主要与“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取消民族特权”、“警惕极端宗教”等言论有关,反映了网民对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关注、质疑或是误解。还有一些网民认为,西藏、新疆频发“民族问题”,或许是因为我们过于强调民族身份,带来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与第四核心词“警察”距离最近的词汇,有“维护”、“击毙”、“英雄”、“暴力”、“反抗”、“安全”、“政府”、“制度”、“枪支”、“管理”等词汇。其含义在于,一方面大多数网民对政府和警察在反抗暴力、击毙暴徒、维护社会安全方面的工作予以肯定,对人民警察、平民英雄敬佩、称赞;另一方面,一些网民也提出了关于警察枪支管理制度、警察素质训练等方面的质疑。
1.情绪特点。对3月2日至11日国内三个主要网络论坛上,网民有关“3·01”事件的集中讨论帖的评论及回复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民对该事件表现出的情绪特点如下:
(1)网民表现最突出的是愤怒情绪。3月2日至3月5日大部分网民的评论表达出强烈的愤怒情绪(占58.1%~66.4%),主要集中在网民对恐怖分子的强烈谴责和愤怒,要求严惩恐怖分子,甚至提出“应该将他们凌迟处死”等过激言论。3月6日以后网民的愤怒情绪开始减少,下降到25%左右。
(2)其次为警惕情绪。如倡导加强防范恐怖袭击、不要迁怒其他无辜的新疆人、应该向国外学习反恐等。网民这类情绪表现,在3月2日至11日间呈现倒U曲线,即先少后多,在3月7日达到56.1%的最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
(3)网民对无辜遇难群众同情、哀悼和祈福等哀伤情绪,3月6日达到最高值(占28.0%),3月7日和8日也在20.0%左右。
(4)部分网民表达出祝福祖国,呼吁各民族精诚团结,相信政府部门能处理好这次事件,希望国家越来越好等积极情绪,尤其在3月8日政府增加了在重点地区、人流量大的地区的警力部署,中央及地方政府对遇难及受伤群众和家属安抚工作落实后,迅速增多,3月11日达到28.1%的最高值。
(5)暴恐事件发生后,统计的网民中仅有少数出现强烈的恐惧情绪(2%左右),表现为对这一血腥事件焦虑与害怕,如“我都不敢出门了”、“晚上一想起看到的新闻就睡不着”等。上述情绪反应,从心理学角度看,已属于灾后急性应激心理障碍,应进行心理咨询或干预。下面将作进一步分析。
2.网民急性应激心理障碍分析。“3·01”暴恐事件后,网民中出现强烈恐惧情绪的比率并不高。但对搜索到的新浪微博3月18日21时~4月18日21时的微博心情965,827条进行统计分析,排除掉转发现场实况、祈福、祝福等内容的微博,仅保留原创且描述本人通过新闻、网络、微博等途径间接了解事件而描述自己心理状态的微博274条,发现这些博主的心理反应情如下:
表1 “3·01”事件后网民微博心情中的心理反应
“3·01”事件过去一个多月后,不少博主一想起当时那可怕的景象,难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感受。创伤性事件发生后2天至1个月之内发生的急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再历(重复体验)、回避、过度警觉和躯体症状(胸痛、胸闷、头痛、肌肉紧张、肠胃不适、心悸或口干等)[2]。这些症状,会使人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扰乱人们的正常行为和生活,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伤、伤人、自杀和攻击性行为,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缓解其心理痛苦,渡过心理危机,恢复心理平衡与健康[3]。同时,各类媒体在进行事件报道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血腥场面的着意刻画和恐怖细节的详细展示。
经以上研究结果与讨论,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1.加强政府防范社会心理危机的意识和识别与应对敌对势力可能发动的心理战、宣传战的能力建设。纵观本次事件的处置过程,可以发现,许多政府部门还缺乏“大安全观”的整体思维,缺乏对社会的心理安全的意识,也就更无须奢谈如何防范和应对了。应当加强建设相应的心理战、宣传战的研究和应对机构建设,如在心理学、社会学、传媒学等学科领域,展开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有关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相关的工作[4]。
2.重视事前控制,加强情报工作和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对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情报信息能够及时收集、识别和使用[5]。对于个别信仰特殊的人群或族群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和管制措施,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学习、管理和改造。
3.关注网络社会情绪及扩散,加强暴恐事件的心理援助工作。网络社会情绪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感染性,政府应重视和加强突发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统一指挥灾难心理援助工作,合理配置资源,开展及时、有序、高效的心理援助工作。不仅要帮助受到心理伤害的个体和人群摆脱心理危机,疏解其过度的惊吓和悲恸刺激,防止出现自伤、伤人、自杀和攻击性行为,造成社会混乱;同时,还要有专门的人员和措施,对社会公众和网民的各种非理性情绪进行疏导,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事件对公众心理造成的伤害,防止恐慌情绪的蔓延,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1]连玉明,武建忠.2011中国舆情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2]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4]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的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5]Savigny,Heather.Public Opinion,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net[J].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