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海陵区苏陈实验小学(225319) 薛素芹
第一课时教学策略谈
江苏泰州市海陵区苏陈实验小学(225319) 薛素芹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教学第一课时,应扫除朗读障碍,读通文本;链接原始经验,理通字词;把握思路脉络,疏通结构;激发阅读期待,融通内涵,从而提升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益。
第一课时 语文教学 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作为第二课时深入解读文本、体验文本形式、提升表达能力的基础,有着自身所承载的独特价值。没有第一课时铺垫的基础,第二课时的风景也就无法呈现。那如何才能提升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益,更好地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服务呢?
读通、读顺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保底工程,也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基础保障。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应将读通、读顺课文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教学《雾凇》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示范诵读了一遍课文,给予学生榜样性的节奏划分,为学生的自主诵读形成了基本的情感基调。在随后的朗读指导中,教师特别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缀”“镀”等读音,为学生通顺朗读扫清障碍。随后,教师考虑到学生对雾凇形成过程的科学原理并不熟悉,又着重指导朗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科学性术语较多的语句。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学生练读、指名朗读、集体齐读等一系列方式,力求让学生读准每个字、读好每句话,确保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初读课文是学生与文本的第一次接触,必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长此以往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借助课文学会生字、理解字词、体悟形式,最终形成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性追求。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必须依托于第一课时中对生字词的疏理与认知。
例如,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教师出示了三排生字词:
鲁国 宰相 鲤鱼 鲜美
盛情 腥味 呕吐 拒收
无可奈何 心满意足 恍然大悟
其中,第一行紧扣“鲁、宰、鲤”的读音,引导学生借助原有认知,明晰平舌音和翘舌音、边音和鼻音之间的区别;而第二行则紧扣“盛、吐”两个多音字,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出发,了解其不同读音下的不同意思;而在四字词语中,教师通过“恍然大悟”拓展联系了“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等词语。
学生学习生词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因此,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认知期待,拓展学生的认知渠道,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夯实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习效益。
很多教师误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但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对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进行梳理,形成文本内容和框架的基本认知。
例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时,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题目入手,将课题拆分为“青海高原”“一株”“柳”三个层面,并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这三个层面的文字段落。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意识到:课文围绕“青海高原”描写了辽阔广袤的高原环境;围绕“一株”展现了青海高原之上就独此一株的神奇;围绕“柳”则将笔触聚焦在对柳树的外形描写上。
这样一来,原本“形散”的一篇散文却因为课题立马形成了“神聚”的效应,更重要的是学生借助课题与文本的对应关系,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辐射,不仅概括了文本的基本大意,更厘清了作者的创作思路。
纵观阅读教学的课时划分,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的基础工程,只有在融通文本、了解课文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才能为第二课时的深入解读奠定基础。
例如,《祁黄羊》一文就借助祁黄羊分别推荐自己的仇人和亲人继任中军尉的故事,将一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如何让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形成对文本的融通认知,并为体悟内涵服务呢?教师紧扣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总结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外举”为什么会选择自己的仇人?“内举”为什么会选择自己的儿子?由此看出,祁黄羊的选人标准是什么?当学生依据故事内容说出自己的初步体验之后,教师则顺势进行阅读期待的营造:作者又是以怎样的策略描写祁黄羊的这一特点的呢?下节课继续探究。
显然,教师依据文末的总结删繁就简,剥离了其他语言,直奔中心,在第一课时就预览了文本内涵的风景,为第二课时的深入体悟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第一课时是基石,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真正打通了文本,文本解读才能迈上四通八达的境界,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2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