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钟山县回龙镇鸟塘完小(542600) 钟丽娟
默会知识在朗读课中的有效应用
广西钟山县回龙镇鸟塘完小(542600) 钟丽娟
默会知识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这一类知识难以用系统的语言符号来表达,靠人的直觉、体验、领悟力、判断力等来领会。通过创设赏读的审美情境;诵读文章,提高语感;涵泳,悟出品味等,能使默会知识在朗读课中得到有效应用。
默会知识 朗读教学 有效应用
朗读教学是使学生无限亲近文本,获得文本语言的体验,感受作者所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在朗读课中有效运用默会知识,可以使学生领会文本的情感,获得一种深刻的语言体验。
默会知识突出的是知识的情境性,讲究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或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获取知识。因此,在朗读课中应用默会知识,与“再现”和“类比”问题情境是分不开的。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生活经验、个体知识与生活世界是重要且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教师应以学生个体经验和生活为出发点,创设和谐的、富有情感氛围的、赏读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教师应注重“情”和“境”这两者的互相统一。如果朗读课的教学氛围只讲究“境”没有“情”,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如果只有“情”无“境”,就难以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震动、思想上的共鸣。由此可见,只有“情”“境”互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升华情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荷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为了建立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的审美教学情境,可以先引导学生去观察文章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去看荷花的;然后指导学生扮演文章中“我”的角色,想象自己看见了荷花,会有怎样的感受,并且要求学生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创设了“情”与“境”相统一的赏读氛围,令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荷花,体验到文章中作者看荷花时的爱慕、欣喜之情,身心获得了美的熏陶,为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奠定了基础。
默会知识,讲究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机制。这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机制,往往比有意识的学习更为复杂、更为微妙,强调的是运用顿悟、直觉等方式来探究知识。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文字审美情趣的提高,以及道德情操和人格的完善。这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方式,运用在朗读教学中,就是培养一种语感。通过语感的培养,让学生从文字形式到文字内容,包括语法、语音、语言用法、语义等都有一个综合性质的感知,他们就能领会到文章中的文字美,潜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文字水平。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采用试读、合作读、表演读、同桌评读等朗读方式,并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有节奏地去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读出文字的音韵、读出气势、读出意境、读出情感,悟出仅靠着文字分析难以理解思想境界,从而提高文字的敏锐感知力。
如在教《陶罐和铁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试读,也就是先播放课文的标准录音,让学生准确理解文字的发音,从而熟练认读“陶、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等生字,并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模仿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之后让小组派代表来进行表演读、小组之间合作读、同桌之间评读,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出文本的音韵,敏锐地感受到文章的文字表现力,感悟出文字难以真切表达的思想内容。这样,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能在潜意识中提高学生的文字水平。
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语文教科书里,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高度凝聚。在默会知识理论看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潜意识中理解文章的审美价值,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涵泳。所谓涵泳,是一种在朗读过程中展开思考的方法,讲究的是“读”和“思”。通过涵泳,学生在朗读的语言环境中,能深刻领会文字的意思、趣味和韵味,并且在涵泳中,通过推敲、揣摩、咀嚼等方式,能悟出文字的深刻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对文字的审美情趣。
如在教《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在开展朗读的时候,去思考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学生抓住句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并且教会学生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样,通过涵泳,学生悟出了作者文章中的潜在意识,领悟到了读书的快乐。
总之,默会知识能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