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324200)(特级教师) 章师亚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无读,阅读教学就是“骷髅”一副。因此,对阅读教学来说,无论是操作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不能置“读”于不顾。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课程目标”来看,阅读教学的“读”有四类:朗读、默读、略读和浏览。其中,“略读”从第二学段开始(课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浏览”从第三学段开始(课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而“朗读”和“默读”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如课标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标的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同时,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部分也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四种“读”中,朗读和默读最重要,也最经常。但是,从教学实际看,朗读好像备受青睐,默读却有点“暗无天日”(可参见《默读的遭遇》)。我觉得,这是阅读教学的“畸形”,更是默读的“悲哀”。
下面,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默读教学的看法和把握。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默读。默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出声的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默读有什么要求?即“三不”和“三到”。“三不”,即不发声,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手到,就是在默读时做到边读边动笔,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三不”是默读的基础性指标,“三到”是默读的提高性指标。
那么,对于这样默读,它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呢?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堂教学实际看,这个对话,师生之间是有的,教师跟教科书编者、跟文本之间也是有的,但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基本没有,尤其是与文本的对话。因此,现在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牵着(甚至是逼着)学生往课本里走——教师感动了,你学生也必须感动;教师领会是这样的,你学生绝不能那样。
有了默读,情形就会大不一样。因为默读要“心到”,要对课文的内容、表达要一边读一边想,作深入地分析、理解、品味乃至批判。于是,对课文的“是什么”或者“怎么样”就不是教师单个儿说了算了。
因为有了自己的解读,因为自己也能够对课文进行“说三道四”了,久而久之,教师的“牵”就会渐渐失去作用,甚至,教师的“威信”也会渐渐失去。这个时候,自然地,学生的主人翁姿态出现了,自主精神产生了。
默读需要“默默地”读。默默地,便是静静地;静静地,便是神往地、潜心地。这有助于专心、专注品行的培养;默读要去思,要去想,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善思、善问和钻研品行的培养;默读要动笔,要圈、点、画、批、注,这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因为默读是默默地,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容许他人影响,因此默读又有助于修身养性。对成人来说,经常沉静其中,还能延年益寿。
默读不局限于语文学科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数学学科中的默读题目(特别是应用题),科学学科中默读实验的做法,品德学科中默读故事、案例等都会用到。因此,默读是跨学科的。
生活当中也被广泛运用,如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进行的都是默读。所以,默读又是具有“日常性”甚至是“终身性”的特点。
此外,相比于朗读,由于默读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读的速度更快,言语信息的摄入量也更大,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同时,默读不互相影响,能保持环境的安静,宜于“群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又是一种“文明性”的阅读。
要搞好默读教学,就要了解默读教学的要求。默读的教学要求,课标表述得非常明确。现将课标(2011年版)关于默读的分学段目标转录于下:
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教学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学习默读。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根据课标的表述,小学生的默读,我们可以作如下解读:
默读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随着年级的升高,默读的要求逐渐提高。
默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一是“不出声”,二是“不指读”,三是“不动唇”。
默读的习惯养成之后,就要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为了凸显速度,课标提出了“量”的指标(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对于这个“量”,我们应该做科学地把握:一是就“一般读物”而言的;二是一个保底的量;三是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提高速度,即增加字数。
虽然学段目标中没有具体提到默读的方法,但我们可以从课标“实施建议”中的“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这句话获得关于“方法”的教学信息。其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都不乏对默读方法的提示与指导,如边读边想,如动笔作圈画、批注,试着概括、提炼、赏析和质疑等。
附带说一点,关于默读的学段目标,2011年版课标与2001年实验稿课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表述上有出入。2011版课标的表述如上所述,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表述如下:
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关于第一学段,课标2011年版的表述更具科学性。因为一开始学,就叫学生不出声、不指读,是比较难的。这是降低学习要求的做法。这样的做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征。但是,对第二学段,笔者倒是觉得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表述更有道理,因为三、四年级了,“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已不是很难的事情。况且,“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还是很好的学习品质。相反,已经是三、四年级了,才达到默读的“不出声,不指读”,要求似乎低了点。
总之,不管表述如何,对课标的默读学段目标(教学要求),一定要准确把握。只有把握住了目标,默读教学才不会偏离航线,才有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认识只是“知觉”(知道和觉悟),目标也只是“蓝图”,唯有实施,才是真正的行动。默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对默读行为的有效实施。如何实施?就目前情况看,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从《默读的遭遇》一文所分析的情况看,目前,第一学段的默读教学还处在“0”的状态(但愿是笔者的孤陋寡闻)。起始学段的零状态,如何保证后续学习的“健康发展”?因此,一定要按照课标的要求,在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把默读放进去。当然,这个时候的默读是“学习”,不是“学会”,更不是“学成”。既然是学习,就不妨降低一点要求,放宽一点条件。如,允许学生稍稍地发出点声音,稍稍地动一动嘴唇,稍稍地用手指头去指……当然,这都是在开始的时候,随着默读的继续进行,得让这样的“读法”渐渐消失。
就一节阅读课来说,默读的次数不多已是不争的事实。这虽然不能看作是对默读的不尊重,但至少可以说是对默读的不习惯、不在乎。强求阅读教学课都“默读到底”显然不对,但至少应该像朗读一样,在每一节阅读课上都有不止一次的默读安排(绝不能无安排)。随着年级的升高,默读的次数还应该逐渐增加。对于有的课文,甚至完全可以以默读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学习。数量决定质量,量变方可成就质变。默读也是一样。
第一学段是“学习默读”,可以简单点、单纯点,让学生练习“默默地读”就可以了,不必在默读的时候加上别的要求。到了第二学段,虽然也只是“初步学会”,虽然也只是要求“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但默读时,一定得有思考(如边读边想)、得有动笔(如圈画)等方面的要求。第三学段的默读,就应该有更明确、更具体甚至更高的要求,如作批注、加快速度等。这是就学段来说的在“序”上所作的整体考虑(设计)。
请看下面默读教学设计。
如,某教师执教《金色的脚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设计了这样的默读: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情?请默读课文4-19自然段,画出老狐狸为小狐狸所做的事情,并试着提炼成一个词,批注在旁边。我觉得这个设计很不错,符合学段特点,也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便于学生操作。但同一篇课文,另一位教师的默读设计就不怎么好。设计是这样的:快速浏览18-22自然段,看看正太郎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情。这个默读不好在哪里?至少有两点:①正太郎为救小狐狸做了好多事情,都是在课文的描述当中的,有隐蔽性,让学生“浏览”不妥,还加上“快速”,则更不对(虽然第三学段需要训练“快速”),因为“快速浏览”不符合也不大可能让有效信息(正太郎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情)得到提取;②正太郎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情,不能“看看”而已,应让学生动动笔,在课文的空白处作作旁记,因此,后面应该再添加一句“作作旁记”之类的话语(高年级的默读一定要让学生动起笔来)。再譬如,某教师执教《学会看病》(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设计了这样的默读: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母亲前后心理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课文中的语言,按照句式来说说你的理由。出示:
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_____________。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这个设计也不错,不但有“画”,还有“说”。但另一位教师设计的默读就有明显的失误:默读课文,思考:你赞同还是不赞同母亲的这种做法(即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去医院看病),从课文中找出理由。这个设计的失误在哪?默读的多余。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是学生一接触课文就清楚的,还需要再来“默读”一下吗?所以,这里的默读,是多此一举。
设计关乎默读的展开,默读的展开又关乎默读的效果,默读的效果自然就会直接关乎学生的默读水平和默读能力。因此,对默读教学,默读的设计(默读什么、作怎样的默读)决不可掉以轻心。
(四)要重视对学生默读的检测与评价
检测是提取默读的结果,评价是对默读的结果进行分析。默读什么、作怎样的默读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结果。所以,对每一次默读都要有“默读得怎样”的控制和把握。“默读得怎样”既有个体的,又有整体的。个体指向于每一位学生,如,要作批注,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作了批注;整体指向于全体,如,同样是作批注,学生整体批注的质量如何。如果有的学生没有作批注,或者学生整体批注的质量不理想,就不妨再次进行,或者把时间再延长一些。
评价就是对这样的“结果”作出分析。学生没有作批注,是学生有畏难情绪,还是时间不够;整体质量不高,是因为难度太大,还是学生原本就没有进入到默读的情境中。分析一旦有了结论,就要弥补,以求达到默读的目标。另外,默读的评价还应该依据课标的“评价建议”进行,即“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这样的评价,是对默读的“终端”评价,也是科学评价。也就是说,学生的默读一定要促进学段目标的达成,进而实现小学总体目标的达成。
教育以“中庸”为本,以“守恒”为上。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不要一说到默读,就去贬低朗读或者别的阅读形式。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比较起朗读来,默读确实需要“迎头赶上”。因此,笔者在搁笔之前还是想为默读说一句话:对于阅读教学,默读真的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