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视域下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2015-02-27 21:06刘桂花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中央政府工具

刘桂花

(安阳工学院 人事处,河南 安阳455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改革浪潮席卷了整个社会,教育改革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政府为了实现宏观控制,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高校人事制度完善方面作用显著。笔者将结合政府所采用的政策工具,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阶段划分、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一、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看政策工具的影响

自我国改革大幕拉开,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几十份文件,用以指导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对这些文件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教师聘任制度开启阶段、职务聘任制度实施阶段、工资制度改革阶段和多元化改革阶段。

(一)教师聘任制度开启阶段

1977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从1978年到1986年,我国持续不断地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而建设师资队伍和增强师资力量是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为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规范教师的职责,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中央政府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文件针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考核和管理办法作出了明确规定。1977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教育拨乱反正工作会议上指出,大专院校要恢复教授、讲师和助教等职称。之后,我国正式提出高校要实行教师聘任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地迈出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二)职务聘任制度实施阶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从1986年到1993年的7年时间里,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向前推进。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办法,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986年初召开的全国职改工作大会提出了实行职称聘任制度的设想,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全面落实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由此进入了职务聘任制度实施阶段。在中央政府改革措施的指导下,高校机构改革、编制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竞争、激励机制在高校初步建立起来。这一阶段被认为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阶段。

(三)工资制度改革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持续加大。我国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一阶段,旨在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随着时代的进步,原先实行的职务聘任制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1993年初国家教委(即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普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党中央、国务院还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规定从1993年10月1日起,对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方案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由此进入了工资制度改革阶段,相关改革措施为后续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多元化改革阶段

2000年以后,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成熟阶段。由于单一的聘任制度已经无法满足高校人事管理的需求,人事管理方式多元化的理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接受。人事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岗位的设定、人员的聘任、大的工资配比,以及福利的发放等方面。相关的改革方案推出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随后,全国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改革措施,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多元化改革。从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成熟阶段。

二、政策工具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所谓政策工具,主要是指政府用来影响政策变量的经济与社会变量,即政府用于达到一定目的的政策措施。我国的政策工具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强制型政策工具、自愿型政策工具和混合型政策工具。其中强制型政策工具主要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强制性,自愿型政策工具主要体现了被管理者的自觉意识,混合型政策工具是上述两种工具的有机结合。纵观近几十年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不难发现,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强制型政策工具的运用是主流,不过,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政策工具的运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自愿型政策工具和混合型政策工具的作用不断凸显。例如,在上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前两个阶段,中央政府运用的基本上都是强制型政策工具,但在第三个阶段,混合型政策工具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在第四个阶段,自愿型政策工具的作用又得到了充分发挥。无论政府运用哪种政策工具,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工具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动作用[1]。

(一)强制型政策工具指明了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道路

在教育改革初期,我国刚刚恢复高考制度,很多高校缺乏办学经验,对于如何进行人事管理经验不足,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处在探索之中。针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政策文件。在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主要运用了强制型政策工具,要求各院校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将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加以落实。这样做不仅避免了高校在探索人事改革的道路时走弯路、绕圈子,而且还为各高校的改革指出了一条统一的道路。

(二)混合型政策工具激发了高校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热情

中央政府在教育改革初期运用强制型政策工具来指导各高校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各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度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型政策工具便不能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因此,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央政府开始尝试“权力下放”,运用混合型政策工具指导各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这不仅给予了各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而且还为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走上多样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由于高校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各高校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热情被激发出来[2]。

(三)自愿型政策工具扫除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障碍

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也始终伴随着抵制与反对的声音。要想扫除改革道路上的障碍,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就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在高校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既得利益,一些教职员工会因为待遇不如从前而产生不满情绪,这种情况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运用自愿型政策工具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有助于实现人事管理的民主化。在员工自愿的基础上推行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抵制情绪,扫除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障碍[3]。

三、借助政策工具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政策工具

混合型政策工具和自愿型政策工具的广泛运用,使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仍然是强制型政策工具。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政策工具的选择关系到改革的成败。纵观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四个阶段可以发现,合理运用上述三种政策工具,有助于推动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过于依赖强制型政策工具,就容易引发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到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如果完全依赖混合型政策工具和自愿型政策工具,就会导致改革无章可循。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4]。

(二)注重学习借鉴,推动政策工具创新

纵观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个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必然源于政府在政策工具方面的创新。而要想实现政策工具的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不但要全面掌握有关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而且还要学会学习和借鉴。学习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纵向法,即访古问今,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发;另一种是横向法,即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才能实现政策工具的创新,也才能有效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5]。

四、小结

综上所述,30多年间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相关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的正确指引,以及政府对多种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也离不开高校自身的积极探索。由此可见,政策工具对于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课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1]吴合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演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14.

[2]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2015-05-03].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35.htm.

[3]蔡宗模.全球化挑战与高等教育范式转型[G]//史秋衡.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3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33-262.

[4]孙少华.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26.

[5]赵志鲲,陶勤.高校人事制度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4):5-11.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中央政府工具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中央政府将首次在澳门发行人民币国债
准备工具:步骤:
元明中央政府治藏宗教政策不同特点成因分析
“巧用”工具
清朝中央政府的筹藏方略与西藏宗教事务管理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