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艺术

2015-02-21 01:51李丹
雪莲 2015年36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语言艺术性

李丹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不可缺少的媒介。体育虽然是一门以运动和锻炼为主的学科,需要教师的动作示范,但是不管是组织教学活动,还是传授体育知识、讲解动作、消除学生不良思想等,都离不开教师简洁明快且具有感染力和激励性的语言。为此,本文从体育教学语言的作用入手,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的欠缺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体育教学中恰当使用语言艺术的几点做法,以期与广大同仁一起商榷,共同促进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语言;艺术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最重要的方式,也是人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是师生双方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体育课上,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准确示范动作,使他们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还要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动作,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指导。因此,要求大学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这样才能更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运动实践,才能使他们更准确地掌握各种体育训练的动作要领,逐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一、体育教学语言的作用

(一)规范学生动作

体育教学中,教学语言最基础的作用就是向学生讲明学习任务、表述动作名称、讲解动作要领和要求等,以便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进行科学的体育训练。因此,体育教师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讲解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各项体育运动专用术语,更是能够规范学生动作。比如,教学“侧向滑步推铅球”时,教师可以抓住重点,围绕“蹬、转、挺、推、拨”五个字来简明扼要地讲解动作要领,并进一步阐述:“脚用力蹬地、转体挺腰,准备推球、手腕和手指拨球,”抓住动作关键点,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投掷铅球的“最后用力”的开始姿势,不仅规范了自己的运动动作,也避免了因动作不规范带来的伤害。

(二)鼓励学生参与

激励性的语言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明学习目标、某一运动技术的意义和价值,肯定他们的进步,为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榜样。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既能够端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精神饱满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评价学生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某个技术动作,或者进行了某项体育锻炼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即便是独立意识强的大学生,也希望看到教师的反馈,以此来确定自己对某一动作的完成情况。一般来说,教师正面、积极的评价有两种功能,一是调节功能,即学生通过老师的诊断和分析来判断自己的训练是否有不足和偏差,并以此为依据找到原因,规范和完善自己的动作;二是动力功能,即教师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给予学生肯定,使他们受到鼓舞,进而强化学生对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

二、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语言艺术方面的欠缺

当前,一些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语言艺术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语言缺乏感染力,缺乏说服性与指挥性,缺乏生动性与灵活性。

(一)语言缺乏感染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体育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学科,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够启发、激励、引领和影响学生。但是,不少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掌握各个运动技术和运动项目,课堂上只是死板地讲解动作要领,缺少与学生的沟通;还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自身语言能力的培养,评价学生时多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或者以批评训斥为主,导致学生无法与老师产生亲近感,继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语言缺乏说服性与指挥性

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既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也是一门沟通艺术,如果教师能够生动、形象、科学、正确地讲解知识或技术,可以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和技术、技能等。不少大学体育教師虽然能够科学、规范地讲解体育知识,但是缺乏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广博的科学知识以及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也缺乏语言的坚定性,导致上课时只是照搬教材内容,教学时无法寓理于例,语言平直无趣,缺乏说服力和指挥性,难以服众,从而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三)语言缺乏灵活性

学生都喜欢语言风趣幽默、语气温和、和蔼可亲的老师。虽然体育教师具有豪爽、坚强、坦诚、讲义气等性格特点,但他们也具有不善言辞和羞于表达的特点,尤其是男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一脸严肃且语气生硬,讲授的内容也较为枯燥和抽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甚至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大学体育教师为了打破“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课堂形象,在语言方面并不注意,教学语言口语化,甚至“土语化”,如一些教师将“踝关节”表述为“脚脖子”,就是不严谨的。这就说明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缺乏灵活性。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恰当运用语言艺术

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体育教师应更新体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水平,以情感性语言感染学生,以坚定性语言指挥学生,以生动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以情感性语言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语言之所以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灵,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情感性的语言,艺术地处理语调节奏的顿错变化,以饱满的情绪和热烈、真诚的情感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课堂产生一种强烈的“磁场”,使学生唤醒沉睡的智力潜能,激活整个心理及意识,并能够从体育教学中获得健康的、昂扬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生难以掌握某些动作,产生放弃的想法时,教师可以用充满激励与认可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使学生受到教师的感染,树立信心,迎难而上。

(二)以坚定性语言指挥学生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体育运动方面的教学工作,假如其教学语言拖沓烦冗,或犹豫不决,那么则难以使学生受到坚定性语言的指挥,从而不能即刻服从命令,那么体育运动的效率也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教师需要以坚定的语言来进行体育教学,尤其是在发布口令时,更需要十分坚定的语调与语气,坚定到学生无法拒绝。例如,队伍的调动,队列的练习,以及完成动作时的某些要求,都会运用到口令和指示。这要求教师的口令洪亮清晰,指示要及时,语气要短促有力,只有这种十分坚定的语言才能给学生一个坚定的信号,使学生第一时间遵从口令要求,使体育运动高效、规范。

(三)以灵活性语言调动学生

所谓灵活,就是语言该生动时生动,该严肃时严肃,要运用灵活,才能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技巧与规范是比较生硬的,假如教师语言枯燥,索然无味,不但使学生不感兴趣,也会使学生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应该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与身心特点的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讲解动作规范,化难为易,使学生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更好地理解动作规范。例如:在教学生太极拳动作时,学生对其中抽象的动作难以理解,教师便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来降低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白鹤亮翅”可以形象地用“美人照镜”来引导学生,这样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掌握动作更快。当然,教师在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评定动作质量以及科学术语的运用均要正确,切不可为了追求生动形象而不顾体育术语,例如:“送髋”不能说成“挺肚子”,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形成错误概念,又能收到语言美德教育效果。

四、结语

有人提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既是体育技术大师,又是语言大师。的确,体育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语言艺术,不仅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技巧的掌握,还对于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起到了激励与反馈的作用,因此恰当运用教学语言艺术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恰当运用语言艺术进行了论述,更多的体育教学语言艺术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希望教师能正视语言的力量,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以此促进学生的技能发展与身心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语言艺术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