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荒原》

2015-02-21 01:00兰允丽
雪莲 2015年36期
关键词:长诗艾略特荒原

兰允丽

【摘要】长诗<荒原》是以其诗艺的革新而引人注目的。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思想,即不追求对自然的模仿,努力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

【关键词】解读;荒原

T.S.艾略特(Thomas Steams Eliot,l888-1965)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诗人、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剧作家,他还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驱之一和最杰出的代表。T.s.艾略特于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重要的诗歌代表作品是三部长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荒原》(1922)和《四个四重奏》(1934),其中<荒原》被誉为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一、《荒原》章节解读

长诗《荒原》共有433行,分为五章,地点是伦敦。第一章“死者葬仪”,选题于英国教会的出殡仪式,它通过一位叫玛丽的没落贵族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暗示着现代西方社会信仰丧尽,纲纪崩坏,且不愿醒悟,这将使人类不可逆转地走向覆灭。那送葬的队伍所表现的喻义正是如此,因为在诗人看来,昔日的纲纪已经败坏,信仰已经丧尽,当今的青年人精神空虚,无所追求,“再生”从何谈起呢?

第二章“对弈”,这一章有两个场景:一个是在自己卧室中空虚无聊、庸俗不堪的上流社会妇女;另一个是下层社会的酒店里,一个叫丽儿的女子与她的女伴之间关于私情、堕胎、如何对付退伍回家的丈夫等琐碎无聊的对话。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来表明,对于现代西方人来说生就是死。

第三章“火戒”,标题源自佛祖对弟子的告诫,他劝弟子要清心寡欲,以期达到涅桀而避免生死轮回。诗人借此讽刺现代西方人情欲泛滥,在伦理纲纪方面远不如古人。这一章展示了取自伦敦现实生活的场面,它失去了昔日的诗情画意。“两性人”铁瑞西斯虽然双目失明,却可以看见现代西方社会的淫乱:年轻的女打字员和一个满脸疙瘩的小店员那赤裸裸的有欲无情的关系。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水既是生命的象征,又是现代人情欲的象征,但此处的“水”仅指后者。本章只有十行,通过描写一个淹死的腓尼基水手总结性地揭示现代西方人生活糜烂,淫欲横流,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类就会像那个腓尼基水手一样必然走向毁灭。

第五章“雷霆的话”,长诗又回到了一片干涸的荒原景象。它用了三个“客观对应物”来象征荒原:1、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之前走在去埃摩斯的途中:2、寻找“圣杯”的青年骑士走进“危险教堂”时,不受女巫诱惑的情景'3、东欧各国的式微。诗中描绘了在干涸的荒原上跋涉的艰难与可怕。

二、《荒原》精神解读

艾略特以“荒原”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丧失了宗教信仰和精神支柱的西方社会,这个荒原如同地狱一般,道德沦丧,人欲横流。他相信,只有重新皈依上帝才能使这个社会重新获得新生。这首长诗同时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最普遍的幻灭情绪,是对当时西方普遍存在的社会状态最集中、凝练的概括。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喻义对当代西方文明做出了尖锐的批判。长诗还表现出作者对人类历史的一种透视,他以悲观的视角批判审视现代西方社会,惋惜西方社会旧传统的崩溃和贵族文化的没落:“死了的山满口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这里的人既不能站也不能躺也不能坐/山上甚至连静默也不存在/只有干枯的雷没有雨/山上甚至连寂寞也不存在/只有绛红色阴沉的脸在冷笑咆哮。”“无精打采的叶子/等待着雨,黑色的云/远远的聚集在喜马方特山上/丛林蹲着,在寂静中弓着背。”诗人希望通过宗教复兴来解决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精神危机。在第一章里,通过没落贵妇玛丽对破落浪漫史的回忆,作者表现出对昔日西方社会伦理道德的无限眷恋。风信子女郎“从风信子花园而归/你的臂膊抱得满满/你的头发湿润……/我神魂颠倒……”但美的景象转瞬即逝,诗人以此与缥缈的城作对比。“在冬日早晨的棕色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神毁了这么多人。”这些人犹如活僵尸,因为他们“每个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足前”,他们既像送葬的队伍,又像是被送的死者。诗人在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当时西方社会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丧尽和精神世界的空虚,以此将活人和死人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构成二幅现代西方社会在精神迷惘中虽生犹死的颓废画面。

三、结束语

长诗《荒原》是以其诗意的革新而引人注目的。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學思想,即不追求对自然的模仿,努力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为此长诗采用了几种新的创作手法:l、时空交替重叠。诗中,今天的伦敦和欧洲可以听到过去的回音。20世纪的伦敦桥仿佛但丁《地狱》里的中世纪长桥。桥上的行人既可以是伦敦的居民,也可以是《地狱》中的亡灵。在空间上,泰晤士河与莱茵河、上流社会与下层社会、人间与冥府都交织在一起,产生一种立体感效果。2、叙述者的交替。《荒原》中的叙述者是谁?主人公是谁?哪些人物是主要人物?读过后我们会发现,长诗的叙述者似灵魂一样附在诗人、鱼王、腓尼基水手、没落贵妇等人的身上,引导着读者体验着荒原的可怕。

猜你喜欢
长诗艾略特荒原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献给这个世界我们未知的——读龚学敏长诗《三星堆》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义谈艾略特“创作前意识”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王舍城(长诗)
一个人的成都北站(长诗)
易卜生长诗《在高原》的自然意象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