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保安下庄土语词义分析

2016-02-21 20:43多莉娜
雪莲 2015年36期

多莉娜

【摘要】保安下庄属于青海省同仁县保安镇的一个村,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保安下庄土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长期以来保安下庄土语因其独特的词汇构造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长期以来的调查研究重视语音,不太重视词汇和语法,导致对词汇的研究明显不足。本人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保安下庄为选点,通过田野调查,比较深入地了解保安下庄土语的分类词汇、词汇特点、应用状况等。通过对保安下庄土语特色词的讨论与分析,揭示保安下庄词义特点。具体分析词义的对等与不对等、词义的独特民族文化性、土语特有的词汇等现象;同时从土语词义义素分析为研究点,揭示出保安下庄土语词汇的词义特点。

【关键词】保安下庄土语;词义特点;词义义素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东邻甘肃省夏河县,西边和南边分另屿青海省的贵德县和泽库县相连,北边与青海省的循化、尖扎两县接壤,距省会西宁市181千米。境内有汉族、藏族、土族、回族和蒙古族等。

保安镇位于同仁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保安镇,1950年沿旧制设保安乡,1958年改设红旗公社,1960年改为保安公社,1984年改回保安镇。土语是保安下庄土族说的一种土话。文中所涉及保安下庄的土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

一、保安下庄土语词义的特点

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狭义的词义不包括词的语法意义。不同的语言,词义的分布特点会有所不同,因而在词义的对应上有可能出现对等与不对等的现象。此外还有部分本民族特有文化词。

(一)与汉语词汇比较——词义的“对等”与“不对等”

保安下庄土语有些词汇汉语、土语都有,并且二者词汇意义相一致,内涵相同,这类词称为对等词;还有部分保安下庄土语中的词汇汉语有,土语也有,但二者词汇意义有细微的差异,内涵的范围不同(有时汉语词汇内涵比土语广或窄,有时土语词汇内涵比汉语广或窄),又或是有些词汇汉语没有,土语有,反之,汉语有,土语没有,因此没有此类词汇的一方采用借用另一方的词汇来表达词汇意义(大多为土语借汉语)。这类词称为不对等词。具体举例如下:

词义对等。汉语“石头”一词,汉语里是所有石头的统称,“(石头)”在土语里也同样是所有石头的统称:“铁路”一词在汉语里的意义与土语“(铁路)”的意义是一样的。这类词还有“(人)、(医生)、(眼睛)、(葱)”等词,这类意义或用法完全与汉语词汇相同的称之为“对等词”。这类“对等词”在保安下庄土语固有词汇中是占优势的。这类词大多数词汇意义比较单一,不易产生歧义,容易理解和学习。

词义不对等。如:汉语“初雪”一词,汉语里指冬季初次下的雪,而土语“(初雪)”一词,用于指所有时间段的雪,没有具体分“初雪”和“雪”;又如:汉语“睡觉”一词,汉语里仅仅指闭着眼睡觉,而土语“(睡觉)”一词,同时还有“躺着”的词义,但在汉语里“睡觉”和“躺着”是由不同的语素构成。像这组词土语词汇内涵比汉语要广,汉语词汇意义较窄。这类词还有“(衰弱,变坏)、(形象,模样)、(亲切,热忱的)、(奇异,美妙)、(帮忙,兼差)、(对偶,相同)、(练习,锻炼)”及虚词和副词(非,另外)、(否则,反之)、(非,不)、(甚,太)等。又如:在汉语中“灯”是一个统称,但不同功能的灯具有各自的名称,如路灯、台灯、夜灯、应急灯、感应灯等,而土语“(灯)”既是所有灯的统称,同时各类不同功能的灯也无别称,因此,在这组词里汉语词汇内涵比土语要广,土语词汇意义相对较窄。这类词还有“(桌子)、(酒)、(水果)”等。

(二)词义的独特民族文化性

文化词,是指能够反应该民族文化特点(指广义文化,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婚姻、宗教、民俗等)的词,通过这类词可窥见这个民族现在或过去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而这些词背后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义则成了与其他语言相区别的一大特点。在保安下庄土语中也有一批文化色彩鲜明的词汇,这些词汇意义又成为人们了解土族历史的活化石。如下列土语词可做这样的注解。

向日葵(太阳+花),反映土族先人对“太阳”和“花朝向”的认识。森林(林子+地基),反映了早期土族人对“木材”在“建房打地基”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礼物(心+东西),反映早期土族人就意识到礼物与心意有关,与“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相一致。土语中“早饭”和“午饭”均用 表示,反映早期土族人对早上到中午间的时间分段较模糊,时间观念较弱。“信号”本义是“弓箭”,转义是“信号”,反映了古时候土族人用弓箭来传达信息。

通过分析词义的独特民族文化性,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保安下庄土族过去和现在最直接、最真实的生活方式,还让我们记住了最原始、最淳朴的下庄土族人所过着的简单生活。

(三)土语特有的词汇分析

保安下庄土语词汇中有一批受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和对颜色的认知的不同而产生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词汇。下面简单列举了3组,关于这些特有词汇的来源及意义,将在续文青海保安下庄土语特色词义素分析中选取一部分做详细解说。

1.农用工具类特有词词义分析

(犁铧):这类农用工具是春耕时翻地施肥用的。

(犁杖):以牛为主要劳力来拉动春耕时翻地的工具,并有它来完成翻地任务。

(镰刀):收割小麦、青稞或杂草用的铁质弯刀。

(磨石):为碾碎田地中的大石块,所用的一种石质(木质)圆形状器材。

(捣杆):为碾碎田地中的大石块,所用的一种石质(木质)棒子状器材。

2.颜色类特有词词义分析

(红):在保安下庄土语里统指鲜血色、深红色、红枣皮色、晚霞色等单色系。

(纯红):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鲜血色的单色系。

(红宝石):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深红色的单色系。

(枣骝色):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红枣皮色的单色系。

(海骝色):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晚霞色的单色系。

(黄色):在保安下庄土语里统指金子色、香蕉皮色、梨皮色等单色系。

(金):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金子色、香蕉皮色的单色系。

(淡黄色的):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香蕉皮色、梨皮色的单色系。

(麻黄):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梨皮色的单色系。

(杂色的):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黑灰白三种的混合色。

(花色):在保安下庄土语里指红黄绿三种的混合色。

3.自然环境产物类特有词词义分析

(岩石):是固态矿物,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

(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

(绿松石):一般是在气候干燥、地温较低的环境中生成,是贵重首饰石品种,西北地区产出量较多。

(沙砾):这种沙砾主要经过长期的日晒,风力侵蚀而形成的直径由二毫米至一厘米或再大些的无棱角碎石,主要分布在北方干燥、日照时间长、风力大的地区。

4.饮食、服装类特有词词义分析

(面茶):由保安下庄村及周边地区特有的青稞麦皮磨制而成的面粉。

(奶渣,乳酪干):牛奶发酵后生成块状的颗粒物,再把这些颗粒物进行烘干后形成的奶制品。

(印花鞋):在保安下庄每年六月有一次大型的民俗会,这时参加民俗会的男性会穿着自家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布鞋,简称印花鞋。

(刀鞘):穿土族民族服饰时,男性所佩戴的特制刀具,有装饰功能。

(镫带):骑马时给马佩戴的一种鞍。

二、保安下庄土语特色词义素分析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保安下庄土语特色词汇是土语词汇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保安下庄土族与其他民族词汇相区别的重要部分,尽管其数量不是很多。保安下庄土语词汇中的一些特色词反映了保安下庄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对颜色的认知,从这些独特的词汇里可以窥见出保安下庄土族村的一些文化现象。下面列举两组特色词,详细分析其义素,从所包含的义素,可以反映或描述出保安下庄土族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对颜色的独立的认知。

下面这一组词汇反映保安下庄土族人特殊的生活方式。

(犁铧)、(犁杖)、(镰刀)、(磨石)、(捣杆)。

从这几类农用工具名词中,我们可以抽出8义素作为主要区别特征。这8个义素是:生活工具(生活工具+/非生活工具一)、农用工具(农用工具+/非农用工具一)、铁制品(铁制品+/非铁制品一)、石制品(石制品+/非石制品一)、需牲畜(需牲畜+/非需牲畜一)、需人力(需人力+/非需人力一)、小麦、青稞类作物(小麦、青稞类作物+/非小麦、青稞类作物一)、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非西北地区一)。例如:

保安下庄土语中农用工具较为典型,它与其他地方的农具在种类和形状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从对上述义素的分析可看出,“(犁铧)、(犁杖)、(镰刀)、(磨石)、(捣杆)”都是生活中必备的农用工具,它们有的是铁制品,有的则是石制品。因西北地区土质较南方土质硬度高,不像南方土质般松软,所以开垦土地需要这些比较特殊的农具。

按土壤分类学来分,保安下庄村的土壤主要是黑钙土、灰钙土,属于旱耕土壤,适种小麦、青稞、马铃薯、油菜等作物。这些土壤因土质坚硬,需要人为去开垦,引水灌溉形成耕种土壤,一般是秋深翻、冬镇碾、春耙耱农田。由于受这种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保安下庄土语词汇中有很多涉及农耕方面的农耕工具特色词汇。但现在因为大范围的使用机械耕作,很多关于农耕工具的词汇都在渐渐消失或被保安下庄土族村民遗忘。

下面这一组词汇反映保安下庄土族人对于颜色的独立的认知。

“(红)、(纯红)、(红宝石)、(枣骝色)、(海骝色)、(淡黄色的)、(黄色)、(金)、(麻黄)、(杂色的)、(花色)”。

从这些颜色词中,可以抽出10义素作为主要区别特征。这10个义素是:鲜血色(鲜血色+/非鲜血色一)、深红色(深红色+/非深红色一)、红枣皮色(红枣皮色+/非红枣皮色一)、晚霞色(晚霞色+/非晚霞色一)、金子色(金子色+/非金子色一)、香蕉皮色(香蕉皮色+/非香蕉皮色一)、梨皮色(梨皮色+/非梨皮色一)、黑灰白色(黑灰白色+/非黑灰白色一)、红黄绿色(红黄绿色+/非红黄绿色一)、单色(单色+/非单色一)。例如:

从这些颜色词的义素分析中,反映出保安下庄土族人对于颜色的独立的认知。一种主色下又有很多子色系,如:(红)为主色,其子色系包括(纯红)、(红宝石)、(枣骝色)、(海骝色)等;又如:(黄色)为主色,其子色系包括(淡黄色的)、(金)、 (麻黄)等。

保安下庄土语词汇中,颜色数量较少,但对一种颜色分类是很详细的。例如:(红)细分为(纯红)、(红宝石)、(枣骝色)、(海骝色),它们是按颜色的深浅度来分的,有时不知道怎么形容就会用大自然中存在的事物来比喻,非常的形象:还有Gira(黄色)同样以颜色的深浅度细分为(淡黄色的)、(金)、(麻黄);值得一提的是(杂色的)和(花色)均为混合色,但其具体所混的颜色是有区别的,前一个以黑灰白为主色,而后者以红黄绿为主色,不了解保安下庄文化有时还可能会分不清。

事实证明,保安下庄特色词汇的产生除了与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外,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保安下庄村是以农耕生活为主,畜牧业为辅的村落,这些农具词汇的产生,正好反映了保安下庄村土族人所经历的历史。颜色词汇反映了保安下庄土族的民族审美观。由此可看出,词汇的产生有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包括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以及客观的物质,并非是简单的意识形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