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俊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据了解,阿坝州地区的高中生,作文基础普遍较差,比如高一的学生,老师往往要求他们写周记,以此作为练笔,而有些同学却将周记写成了一周的“流水账”:周一我干了什么,吃了什么;周二又干了什么,周三……这样的“流水账”实在不符合高中生的作文水平。除了作文选材、立意上表现出来的基础差之外,他们的错别字也是令人惊讶的,“必须”写成“必需”、“夜幕”写成“夜暮”都是常见的错误,此外滥用词语、语句不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的现象也是时常可见,每次考试下来,批阅作文的老师都倍感头痛。此外,随着新课标改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就高一而言,科目繁多,语文一天只有一节,所以时间非常的紧迫。如果要进行专门的作文训练和作文点评,只有抽晚自习的连堂课效果较好,而等待着一周一次晚自习的除了作文训练以外,还有课后练习题、单元测试题、月考题等各种作业的点评。所以,作文训练往往是一推再推,一学期下来,专门的作文训练也就只有一两次。而这一两次训练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学生在规定时间写出来的作文大都千篇一律,很少有创新之作,在作文点评之后,很多学生都是听过则过,并没有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思考或者是再创作,所以,在基础差、时间少的情况下即便花了宝贵时间也是收效甚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1]然而传统的套路写作训练很大程度是学生“不得不写”的机械化技术任务训练,不符合学生的需要,不是基于学情的良好写作训练方式,所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很多时候老师要求学生作文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抄袭,在这些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看来,《中学生优秀作文》、《优秀高考作文》不是拿来学习鉴赏的,而是拿来应付老师作业的“好帮手”。此外,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长期进行的是套路作文训练,他们很认真地积累素材,甚至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作文“凤头”、“猪肚”、“豹尾”,在这种写作观念下创造出来的作文终究是呆板、空洞的。抒情不能以真情动人;说理不能以实理服人;记事不会把握详略细节;写人不会注重神情动作。在这种没有写作兴趣,只重视写作套路的情况下创作的作文自然是千篇一律、生硬无趣的,说是作文,倒不如说是名言佳句、经典故事的堆砌。
语文作文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很多同学因为语文作文不好,又迟迟没有长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想要放弃学习,这时增强信心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信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在完成一单元的诗歌学习任务后,阿坝州某中学很多好班开展了原创诗歌大赛,而大多普通班的老师选择放弃这样一次活动,他们认为普通班的学生不可能写出什么好诗。而事实证明,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因为他们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某一普通班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创作出了不少诗歌,不能说很优秀,至少是自信与努力酿造的果实。例一:暮雨萧萧日又昏,半卷湘帘半掩门。梧桐伴雨残花落,习风敲窗被未温。沉沉落马蹄声碎,冷冷拥衾望人归。寂寞凄景催汝睡,哭干泪迹郎君回!例二:桂香/弥漫在空气里的香/是你在清晨的邂逅/雪白如你/纯洁如你/而在雨来临之时/像伞一般打开的花苞里/是无法掩藏的心/例三:睡颜/你是天边最美丽的流星/带着光明划过天际/像一束光穿过我/那颗破碎的心/而在那抹光明中/你深邃的眼睑/是比那流星/更要沉醉/从以上原创诗歌作品可以看出:特别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不能丢掉信任和鼓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往往就是信任和鼓励的力量。当这些“被动”的学生有了信心,他们就会慢慢尝试去挑战难题,解决难题,无形中语文作文兴趣就提高了。
2014年,北京率先将“微写作”纳入高考语文科目,就北京高考新增微写作的完成情况来看,考生对微写作还是比较适应,能够很快上手,特别是对选项三“18岁的纪念”这样的题目,很多学生写出了他们的真实情感,形式上有创新。因为这类考题比较贴近考生实际生活,考生都有话可说,同时又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2]这就表明,“微写作”这类短小精悍、形式丰富、贴近生活的写作训练是符合学生需要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把写作练习融入到课本教学的过程中来,能很好地解决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任务重、时间少的问题,这不失为新时代下良好的作文训练方法。下面例举几则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1)拓展延伸式微写作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要针对作家作品进行拓展延伸,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更是要把古代诗人,词人的生平及相关典故认真讲解。一部分同学能够将这些拓展知识加以运用,作为写作素材写进作文,但更多的同学则是对这些千篇一律的“怀才不遇”、“清正廉明”表示厌烦,很多时候都是听听而已,真正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的少之又少。这时不妨这样试试:在教授高二课文《定风波》时,苏轼的“旷达”跃然纸上,让人不由得想要称他为“旷达才子”,如此情况下,教师顺势提出假设,假如把“旷达才子”的奖杯颁发给苏轼,学生作为当时的评委组,要为“旷达才子”苏轼写一则颁奖词,老师首先示范一段:不幸但却伟大的苏东坡,没有在忧患中沉沦,而是在苦难中品尝了人生三昧,领悟了人生底蕴,澄明了人生哲理,他不为名所累,不为困所悲,不为苦所愁。成为了“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成为了东方文化的代表,成为了我们崇拜敬仰的旷达第一人。学生可参照老师的例子进行独立的微写作创作,这样的拓展延伸训练,有助于学生学习后的思维提升,使他们变被动接受拓展知识为主动收集相关知识进行写作锻炼,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例举学生为苏轼写的“颁奖词”:其一,“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的心灵写照。被贬黄州《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被贬海南,《独觉》“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大彻大悟,是成就他旷达第一人的内在支柱。其二,他有宠辱不惊、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他有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内在精神;他有平和淡泊、从容洒脱的君子人格,旷达成就他的旷世奇才。
(2)画面描绘式微写作
为改变文言文课堂死板无趣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画面描绘式微写作训练,也就是引导学生将文言诗词中描绘的画面用白话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疏通诗词文意,又可以增强诗词画面感,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定风波》的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写成白话散文:“他喝了一点小酒,穿着一双草鞋,拄着一根竹杖,在沙湖道中行走。突然,大雨来袭,同行人仓皇奔走,狼狈避雨。但他反而在暴雨和慌乱的人群中,吟起了诗句,吹起了口哨,放慢了脚步,悠闲自在地在雨中漫步。雨打林叶的声音,他当作没有听到;自己全身湿透,他也不觉狼狈,甚至还豪迈地高呼:“我一生无畏任何风雨,这小小的道中遇雨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心目中都一定会浮现出豪迈旷达的苏轼形象,对诗词的主旨深意也一定有所体会,从而更好的领悟这首词的深刻内涵,并且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想象作者当时经历的场景,更加灵活,更加生动。我认为,这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的方式一定更能被学生接受。
(3)命题式微写作
很多老师抱怨作文训练时间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这样的问题在微时代的今天是完全可以协调的。若时间不够,教师可以选择对学生进行微写作的指导,微写作除了前面提到的在课堂中的运用外,还可以脱离课本,单独进行,正如平时训练作文写作一样,老师可以设置一定的话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创作,这种训练方法跟大作文练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考查学生的审题、扣题、表达、文采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效节约课堂时间,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例如:设置一个大作文中常用的话题“成长”: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走在路上,步步成长,在成长的脚印中,我领悟到:回不去的曾经,美好!过不去的现在,难熬!不可知的未来,怎了!而我知道,现在和未来都终将会变为美好,成长的路上,且行且珍惜吧!这些简短的文字亦不乏深刻的人生体悟,这样的写作训练既有效利用了零碎时间,又达到了写作训练效果,对课业繁重的高年级学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
(4)解说式微写作
南方周末有“一周环球新闻图片”、“明信片”等图片类的栏目,以图片加文字解说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着各国的信息或美景。高中的作文教学同样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进行作文训练,不妨称这种方式为“解说式微写作”。静止不动的图片要配上生动活泼的文字,这能极好地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比如:刺绣。初识它的时候,外婆坐在藤椅上,轻挑慢捻着针线,来回穿梭。外婆身形佝偻而瘦小,泛着银白的发丝,在和煦的阳光里倍加耀眼。她深陷在眼窝里的目光,仿佛一潭没有波澜的水,只在绣花的时刻闪现一丝光亮,像是在砚台沾染的纸花缓缓绽开。当一朵朵淡雅婉约的花朵呈现在锦缎上低吟浅唱时,我分明看清了外婆眼角皱出的含笑的纹路。外婆坐在门边刺绣是羌族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他们以微写作的方式描绘着精美的刺绣作品,而这些优美的文字又不仅仅是在写羌绣,更是表达一种对亲人的最真挚的爱。这样的练习方式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下笔;借物抒情,升华文段主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新的时代下,中学的作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多样化、多角度、高效性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能力,让作文教学在新课改下,以崭新的面貌突破“老大难”的尴尬局面。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7.
[2] 邓超.“微”言大义——2014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评析[J].语文建设,2014(8):55-57.
[3] 王梅弘.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 房文青.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