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学视域下《庄子》英译中的中国形象

2015-02-19 03:51陈吉荣
关键词:中国形象英译庄子

都 媛,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形象学视域下《庄子》英译中的中国形象

都媛,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形象学是一门通过分析异国文学作品来研究“异国”形象在文学世界中怎样被描述和被塑造的学科。但是西方译者在对中国的古籍进行翻译时,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翻译过程中创造出的中国形象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作为中国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庄子》蕴含着无限的中国形象。对于西方译者翻译的《庄子》,分别从中国特有的成语典故、独特的隐喻方式以及词汇运用方面,以具体实例论证分析在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塑造问题。

关键词:形象学;《庄子》;英译;中国形象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0107.1315.01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 13:15

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中国形象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典型的中国形象,一再被翻译成西方语言,并在西方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庄子》作为中国古籍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英译版本众多,包括全译本、简译本、编译本、选摘译本以及述译本等等,所反映的中国形象更是多层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进行语言文化的传播外,还对中国形象进行了再现。由于中西方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语境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国形象的描绘有时也会与原文产生偏差。该文旨在通过《庄子》英译本中的具体例子,分析并阐释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塑造问题,以期对研究者有所帮助。

一、形象学与国家形象塑造

近年来,形象学已经成为比较文学、译介学和语言研究的一个交叉领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形象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与比较文学发轫同步,属于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范畴”[1]。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德国等国家形象学较受重视,发展较快。就定义来看,“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不过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并不是对所有可称之为‘形象’的东西普遍感兴趣,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representation)”[2]2。

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可以帮助译者进一步分析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并不是那种可见的、可摸的、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受长期的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对国家认知的总和。正如刘明所言:“国家形象并不是国家客观存在直观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而是历史和即时的沉淀。”[3]1但是,刘明还指出“国家形象的形成还可以是主动选择、设计、构建、传播和塑造”[3]1。

形象学研究的“异国”形象正是刘明后面所提到的这种情况,是形象塑造者通过异国文学作品对异国形象进行塑造和描绘的方式。虽然现在对异国形象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并不是通过自己的直接接触去感知异国形象,而是通过阅读其国家的作品来间接接受和塑造异国形象。由于形象塑造者是独立的社会人,与具体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语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塑造和描绘异国形象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不自觉地将个人情感和认知观念注入其中,可能会影响真实形象的塑造,这就需要形象塑造者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其固有的认知观念,并深入了解其所塑造的形象对象,以有利于其客观描述对异国形象进行塑造和传播。

除了文学作品,人们往往能够从一个国家的语言中感知其国家形象。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产物,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语言记载并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特征,它不仅包含了该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习俗、教育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同时蕴藏了该国人民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施旭认为:“民族话语具有精神力量,内含民族精神。它不仅体现思维模式,也反应了民族性格。”[4]37毋庸置疑,这些同样都是国家形象的具体表现。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汉语经历了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再到现代汉语3个阶段的转变,跨越了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4个历史时期。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形象的一种呈现。“汉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意义,记载了中国5 000的历史文化,为中国的文化和形象推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5]因此,分析典籍作品中汉语被译成其他语言的形象,可以很好地说明形象在重新建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以《庄子》的翻译为例,进一步分析说明。

二、《庄子》英译中的中国形象

庄子是中国道教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文学上。《庄子》是记录庄子主张的合集,书内文章内容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主要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以幽默的表达方式传递出讽刺的意味,对以后的文学语言有着很大影响。《庄子》一书收录了庄子主张的治国之道和做人准则,这些主张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庄子》受到全世界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庄子》的英译本多达20多种,包括全译本、简译本等不同版本。由此可见,《庄子》在西方世界中所产生的影响甚大。“自巴尔(Frederic Henry Balfour)的首译以来,海外的《庄子》的英语全译不断增多。每一种《庄子》全译都为后来译者提供了可贵的参考。”[6]这些译本不仅仅将中国文化和语言传递到了西方,同时也传递了中国形象。

但是,由于中国形象不是具体存在的,无法根据实物进行模仿和描绘。大多数的西方形象塑造者都是通过中国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重组,然后将最终塑造出来的成果展现给西方读者。外国语言研究者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经常会对汉语产生误读、误释等现象,因为那些形象塑造者总是“以西方的话语理论来解析中国的话语现象,所以必然会忽略中国文化的某些特点”[7]13。该文以Sam Hamill和J. P.Seaton所译的《庄子》英译本为例,对文学作品英译中中国形象塑造的具体问题进行解析。

(一)名言警句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名言警句主要指的是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谚语、诗词、格言等,是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理论家等对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经过时间的筛选,它们常常成为思想教育的精髓,对后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

“《庄子》被奉为道家的经典之作,大致可以分为‘逍遥而游’‘万物齐一’‘自然无为’和‘人道为本’4个方面,在文学界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8]《庄子》一书中大量的语句因其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成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名言警句,被世人传颂。

这些名言警句在指导人们处世、治国的同时,还向世人呈现了中国形象。“随着道家典籍的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和出版,西方对东方的道教和佛教禅宗思想的研究兴趣增大,以至对《庄子》的解读与翻译不断增多。”[6]但是,东西方的文化差距导致了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再加上《庄子》距离现在过于遥远,且文字风格复杂晦涩,这都为语言的翻译和中国形象的塑造带来错误和偏差。

例1.且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坏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9]9-34。

译文.We all know shallow water will not lift and hold a boat.A little water poured into a crack in the floor is enough to float a mustard seed,but place the cup in the water poured from it into the crack,and shallow water leaves it grounded.[10]2

在例1中,原文的意思是“水如果不深,就浮不起大船。倒杯水在堂前的小坑里,放根小草叶就可以当‘船’;但如果放个杯子就会搁浅”。联系全文,庄子要传达的思想是世间万物都会受到限制。

原文中的“坳堂”指的是中国古代人们居住的堂屋中的低洼处,译文中将其翻译为“a crack in the floor”翻译过来是“地板裂缝”,这显然不符合中国古代房屋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译文不但改变了原文的内涵意思,也改变了中国古代实际的社会形象。

(二)隐喻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束定芳先生在《隐喻学研究》中提到:“隐喻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11]115最初,隐喻只被当作是一种修辞方法,后来研究者们才将隐喻作为概念系统来研究。研究者认为:“隐喻是功能强大的认知工具,它是人们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方法与手段。”[12]换言之,隐喻可以用来帮助人们认知不熟悉的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事物和道理。

以《庄子》为例,该书中含有大量用来阐述哲学道理的隐喻语句。但是,书中内容以中国古文的形式出现,文字晦涩,含义过于隐晦。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学者来说,在语言、文化以及中国形象传递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阻碍;具体到翻译过程中,也会对中国形象的呈现与传递产生错误和偏差。

例2.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9]34。

译文.He suggested,“Four in the morning and three in the afternoon,”much to the monkeys’delight.The words say the same thing,and yet one phrasing produced anger,another delight.[10]12

在例2中,原文的意思是“有个养猴人给猴喂栗子,先说‘早上喂三颗、晚上喂四颗’。众猴都发怒(嫌太少)。一会儿改口说:‘那么早晨喂四颗,晚上喂三颗。’众猴都高兴了。”在这里,此句意指只变名目、不变实质以进行欺骗。

中国读者对这个典故比较熟悉,成语“朝三暮四”便由此而来。后来,这个成语被赋予隐喻的运用,用以指玩弄手法欺骗人,也用来比喻变卦,反复无常。在译文中,译者将“朝三暮四”用直译的手法翻译为“Four in the morning and three in the afternoon”,只翻译出了原文的字面意思,却没有翻译出句中的深层含义。因此,译文无法产生对等效果,造成原文信息以及中国形象传递的缺失。

(三)中国特有词汇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由于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进行表达。”[13]或者,即使可以用转意的方法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运用其他语言中的词汇进行表达,但是依然会由于两种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而出现不恰当的表述,造成文化缺失现象的产生。

中国是个拥有5 000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其独特的人物和词汇出现,这些人物和词汇所代表的是一种特定时期、特定文化的含意。这就需要译者在进行语言翻译和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做出对以语言文化为载体的中国形象的完美呈现。纵使无法做到一对一的原文和原形象的再现,也要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接近,否则就会在中国形象塑造和传递的过程中造成中国形象的表现偏差。

例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9]10?

译文.And yet Master Peng,who lived a mere nineteen hundred years,is all one hears about these days.Everyone’s just got to be like him! How pathetic![10]2

在例3中,原文的意思是:“彭祖至今还以长寿而闻名于世界,我们这些庸俗的人与之相比,不也相当可怜可悲吗?”

中国的读者对“彭祖”这个人物概念并不陌生。“彭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人物,是上古神话中的长寿老人,自此“彭祖”这个人名就成为长寿的代名词,而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译文中对“彭祖”增加了翻译内容,即“who lived a mere nineteen hundred years”,虽然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其概念内涵,却将其所代表的深层含义做出局部限定。译者在将代表长寿的“彭祖”具体化之后,反而破坏了原文要传递出的一种抽象、深层次的形象,亦破坏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具备的特有形象。

综上所述,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距,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通过对《庄子》的英译本的分析研究,发现古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首先,庄子的思想深刻,但过于含蓄;书中的哲学道理虽然多是通过寓言故事进行阐述,但是由于书写内容是古文,离现代社会过于久远。因此,在对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翻译、中国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次,西方译者本土的文化和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国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些固有观念渗入其中,导致塑造过程中存在偏差。所以,在中国典籍的翻译和中国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译者要想避免或者将这些差异的产生降到最低,就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屏蔽自身存在的意象,以客观态度进行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同时也能够恰当准确地弘扬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蔡云艳.国内有关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6):107-108.

[2]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4]施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李莎.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05):60-61.

[6]黄中习.《庄子》英译的历史特点及当代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53):373-374.

[7]施旭.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4辑)[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8]夏春鸽,武娜.典籍英译方法浅析——以《庄子》英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3,(15):152-153.

[9]范忠信,袁坚.白话庄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0]Chuang Tzu.The Essential Chuang Tzu [M].Hamill S,Seaton J P(trans.)Boston:Shambhala Publications,1998.

[1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黄丽媛,孙芳琴.关联理论视角下隐喻的翻译策略[J].贵州文史丛刊,2011,(3):84-88.

[13]张景丰.从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看翻译对中西语言文化的影响[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99-100.

(责任编辑乔志杰)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Imag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uang Tz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ology

DU Yuan,CHEN Ji-r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9,China)

Abstract:Imagology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how the exotic images in the literary world are described and shap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ir native literary works.However,when the Western scholars translate those ancient works,due to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they would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feelings,and the Chinese images they create in their translation are more or less out of their original connotations.As one of Chinese Taoist classic works,Chuang Tzu contains infinite Chinese images.By using some specific example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Chuang Tzu,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mages from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proper idioms,unique metaphor and vocabulary use.

Key words:Imagology;Chuang Tzu;English translation;Chinese image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5)01-0025-04

作者简介:都媛(1987-),女,辽宁庄河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陈吉荣(1972-),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4lslktziwx-30)

收稿日期:20141019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英译庄子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庄子说》(二十二)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庄子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