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强“通经接气”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5-02-13 07:02张波
江西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谢氏经气委中

★ 张波

通信作者:谢强(1953—),男,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ieqiang1953@sina.com。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谢强“通经接气”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 张波

通信作者:谢强(1953—),男,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ieqiang1953@sina.com。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目的:观察经气感传的可接力性特征,探讨谢强教授“通经接气”针灸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并采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循经接引,使经气朝大肠俞方向上行;对照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方法,两组均在艾灸1h后,观察灸感的感传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分别为86.00%和41.50%,两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强感觉出现率分别为28.26%和12.20%,两组经气传导感觉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气传导达全程的出现率分别为47.83%和17.0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 “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能大幅度提高经气传导的程度,甚至气至病所,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旴江医学;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针灸疗法;经气感传;热敏灸;临床观察;谢强

谢强教授,全国第三及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旴江名中医,传承旴江医学经验,倡导“通经接气针灸法”[1]。笔者应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经气感传临床观察,并结合热敏灸法[2],对“谢氏通经接气灸法”理论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2012年12月—2014年11月门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因研究需要,剔除感传向小腿方向传导的病例,实际纳入病例87例,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椎体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以上以③④⑤为基础依据,可伴其余几项。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患者委中穴部位存在传热类型的热敏穴位;③年龄在30~55岁之间;④患者神志正常,言语清晰,行为配合,能正确表达灸感反应且自愿受试。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消化道和造血系统等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②施灸部位皮肤缺损、溃疡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试验方法

2.1 环境 检测室保持安静,室内温度保持在20℃~30℃。

2.2 患者状态 选择舒适俯卧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肌肉放松,均匀呼吸,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体会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

2.3 热敏腧穴探查

2.3.1 热敏腧穴探查方法 用点燃的纯艾条(江西省中医院生产),手持调控,在距离选定部位皮肤表面3cm左右高度施行温和灸。

2.3.2 探查部位及热敏腧穴的探查标准 委中穴,按照第七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的穴位定位标准。悬灸探查时,穴位处可能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等6种灸感,因研究需要,选取出现传热感觉的患者。

2.4 操作方法

2.4.1 观察组 采用“谢氏通经接气灸法”,用点燃的纯艾条(江西省中医院生产),手持调控,在委中穴皮肤表面3cm左右高度施行温和灸。当感传传导一段路线后停滞不前时,在感传路线上远离热敏腧穴的另一点增施艾条悬灸,促进感传继续朝大肠俞方向上行。谢强教授称这种方法为“通经接气”。按照这种方法操作1h,观察并记录感传情况。

2.4.2 对照组 用点燃的纯艾条(江西省中医院生产),手持调控,在委中穴皮肤表面3cm左右高度施行温和灸。艾灸1h,观察并记录感传情况。

2.5 观察指标

2.5.1 经气传导距离程度 测量患者委中穴至大肠俞的直线距离为L,测量感传到达位置为L1,感传程度=L1/L×100%。

2.5.2 经气传导感觉程度 自拟感觉程度表,分别为弱、较强、强三个级别,由患者自己评级。

3 结果

3.1 两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的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通经接气”方法艾灸能提高经气感传程度,见表1。

表1 两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比较

3.2 两组经气传导感觉程度的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通经接气”方法艾灸激发的经气传导感觉强于普通艾灸方法,见表2。

表2 两组经气传导感觉程度比较 例

注:两组经气传导感觉强度比较,▲P<0.05;两组经气传导强感觉出现率比较,★P<0.05。

3.3 两组经气传导达全程出现率的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通经接气”方法能提高经气传导程度以及经气感传“气至病所”的程度,见表3。

4 讨论

谢强[1]教授倡导:针灸“通经接气……使经气接通直达病灶。通过改变刺激方法,反复‘接力’,引短为长,用短程接力的方法,以延长感传路线,提高感传的敏感程度”。谢强教授的“通经接气”针灸理论阐述了针灸临床中提高经气感传并气至病所的方法和临床意义,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运用该理论指导临床,能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表3 两组经气传导达全程出现率比较 例

古人临证十分强调针灸时的经气感传活动,以激发经气感传作为提高针灸疗效的必需途径,尤以达到气至病所作为针灸的最高境界,因此创立了大量的针灸手法来提高经气感传激发率和激发程度,并以此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从以往文献分析,古人对针刺激发经气感传的方法和现象均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但对于艾灸激发经气感传却语焉不详,文献记载也寥寥数语。从针灸的本质含义而言,艾灸要提高临床疗效,依然需要激发经气感传活动。这正如陈日新等[2]提出的“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分别为86.00%和41.50%,两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强感觉出现率分别为28.26%和12.20%,两组间经气传导感觉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气传导达全程的出现率分别为47.83%和17.0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能大幅度提高经气传导的程度,甚至气至病所。“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针结合热敏灸的接力艾灸方法,明显提高了经气感传的传导率和传导程度,甚至半数左右的研究病例均出现了“气至病所”现象,表明接力灸在提高经气传导中的显著作用,也应证了谢强教授提出的“通经接气”针灸理论的可行性与先进性。而且,该操作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杨淑荣.谢强教授通经接气针法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5,37(8):9-10.

[2]陈日新,康明非.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中国针灸,2008,28(1):44-4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5070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1〕41号)。

R245.81 R274.9

B

2015-06-03)编辑:万崇毅

猜你喜欢
谢氏经气委中
人体经脉养生律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谢氏南征记》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腰酸背痛找委中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东山再起》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