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积累浅谈

2015-02-13 20:31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词文言成语

李 莉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难免这样的尴尬,学生宁愿在理科学习中一遍一遍地积累错题,也不愿拿出本子做一些语文知识方面的积累,语文课堂上积极的同学一次又一次的滔滔不绝的发言,但似乎也不愿拿出笔做脚踏实地的积累,更不用说那些总是沉默、沉浸在理科思维的同学了。因此,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好语文知识的积累应该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积累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宝库中浓缩的精华,很多成语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鲜活的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积累成语对积累文言实词也很有帮助,如“文过饰非”中“文”与“饰”的含义,“不刊之论”中的“刊”“危言危行”中的“危”……当然在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则更显得简练而深刻。

这么多年来, 全国卷的第13题——成语题一直是从四个加点成语中选择一个正确项,但2014命题的形式改为近义成语的辨析填空。因此在指导学生积累成语时可以重在辨析,引导学生关注相近成语的区别。比如在积累“绘声绘色”

这一成语时可进行相关联想,举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由“同日而语”可联想到“相提并论、等量齐观”等等。

积累成语可用课前的时间,由学生将成语的词义写在黑板上,并进行讲解辨析,其他同学资源共享,抄在积累本上。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积累文言实词

在高考中文言实词直接的考点只有3分,但在翻译中、阅读中所涉及到的分值就不只这3分了。其实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19分都与文言实词有关。在文言实词中最难掌握的就是一词多义,要引导学生做阅读的有心人,将自己不熟悉的重点实词积累到笔记本上,经常翻看,就如同积累英语中的单词一样。

同时也可以在课前进行积累,由同学在古汉语字典中杳找重点实词,并仅可能的运用学过或考过的成语、诗名、句子作为例子,以达到迁移训练的目的。比如说,“当”——挡住,可举“锐不可当”“螳臂当车”的成语;“啖”——吃,“辞”——拒绝,可以举“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第”——科举考试的等级,可举考试中出现的“状元及第”的例子。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害怕文言文阅读,其实它的功夫就应该在平时,而不是做几道题就能提高的。

三、积累名言

经典名言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语言形式非常考究,通过积累,可以提

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它具有深邃的思想,可以引领学生成长。

比如说,聚美优品的广告词:“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波澜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这里所用的并列句式否定了常人的观点,而是关注到了别人忽视的一面。激发学生为梦想而执著努力的信心。比如说,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座右铭“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用对比句式将“荣”与“辱”“欢”与“怨”进行比较,体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

积累名言可用课前演讲的方式,说出你自己的独特理解。既可激励自己,也可激励同学,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同时也可引导学生用名言的语言形式进行仿写,既可锤炼语言,又可积累思想。

以下是几个同学仿写的例子:“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与其脆弱,不如坚强。”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

四、积累语感

语文课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首先早读时间一定要利用好。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这一段时间是一天中最宝贵的朗读、背诵、记忆时光,学生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提高这一时间的晨读效率,从而有助于养成学生语感与鉴赏能力。

其次,要利用好上课前两分钟的时间,上课的音乐响起,在课代表的引领下学生开始大声朗诵,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调动学生准备上语文课的激情。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状态,进行站立诵读,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良好的效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如果每一堂课都能做到如此,高中三年下来学生的诵读能力,语感都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五、积累名著

2015年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23日)的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群贤楼一层的“厦大时光”书店,与在此购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总理说,“明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都知道吧?”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总理都喊你来读书啦!你今天读书了吗?我们中国民众的阅读率究竟有多低,让总理如此担忧,而亲力亲为鼓励大家阅读?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语文课堂应该是主战场,正确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体会书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让自己在阅读中成长。

因为学期开始的时候,学生总是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阅读,因此每次把阅读的书目都在假期的时候发给大家,这此书目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下来的,资源共享,然后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进行交流。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不抱怨的世界》《文化苦旅》《看见》……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时,学生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境界,而且传播了自己的思想,令人动容。

以下是一个学生在读完刘同著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之后的感受:

无论最终你变成怎样的人,要相信这些年你都能一个人度过所有。当时你恐慌害怕的,最终会成为你面对这个世界的盔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虽然我们现在正在承受着学习磨砺,但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对学生而言,阅读最实用的好处就是能提高写作水平。多读书可以让他们才思敏捷、有许多写作灵感;可以让他们写文章的方法更恰当,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还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使文章更富有文采。

以下是我们语文组的假期作业:必读:《史记》文言版10篇以上,做好篇目登记。《论语》30则以上,抄录并背诵。选读:林清玄、梁晓声、冯骥才散文;小说《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传记《与鲁迅相遇》(钱理群)《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白落梅)

阅读都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英国文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阅读名著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会看得一个更加美妙无穷的世界。

六、积累思想

从学生上高中起,很多语文教师就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每周至少一次,有的同学可能达到两到三次。高一语文组每周都会以“经典阅读”“时评快递”的方式,给学生印发语言优美、思想深刻、或者是最近发生的新闻材料。本学期开学以来已经陆续的印发了《俞敏洪的北大演讲稿》《傅雷:死亡,生命的最后一舞》《傅雷:孤傲如云间鹤》《二十四节气》《别了,中国的老朋友李光耀》《乱世中的美神》……这些阅读材料都是各位语文老师精选的读后要写读书笔记,积累思想。

笔记上交后由老师阅读,并写好批注,写得优秀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学生既能感受到优美的文字也能深邃思想的启迪。

七、积累语言形式

如何将教材的作用最大化是每个语文潜心研究的一个方向。在教经典散文时借鉴其优美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可引导学生仿写“鲁体文”来感受鲁迅文章的用笔简省、深刻的特点:

以下是学生的仿写:

花是会凋零的,余红依旧美丽。几抹残红,向来映不出晚秋的萧瑟之美。至多,不过是吟咏诗人伤感笔下的一份亮色,或者给笙箫的笛音添上一份凄凉。至于此外落红的意义,我总是不在意。因为这不过是寂寥之下勉以自抚的回声。但落红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仅那么几簇。然而既然有了期盼,当然不觉要扩大。迷途的旅人在路途中拈起一瓣方红,失去希望的木偶在悲哀的荒漠中迷茫。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好梦难得,烟花易冷。看得到阳光的人不会漫寻阳光。只有黑暗中阴影才会苦苦放大一缕光明。“诸法无常,诸行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也许人生就是如此。

优美的的意境,加上“鲁体”的简省而深邃,真是相得益彰。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的学习决不只是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做合适的引导、交流,才能使学生真正去积累、感悟,从而有一种“语文情怀”。

猜你喜欢
实词文言成语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初中文言常用实词确定的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拼成语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