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5-02-13 20:31刘伦花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困生探究数学

刘伦花

(安图县松江镇中学,吉林 安图 133600)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刘伦花

(安图县松江镇中学,吉林安图133600)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小学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学习方法不适应;三是思维能力较差,兴趣出现倾斜;四是教师采用机械的教学方式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课前准备和课堂活动两方面入手,采取合理分组、捆绑式师生互助评价、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点拨拓展和反馈达标等策略促进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随着初中教材内容的不断加深,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学习方法的不断改变等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数学方面显得特别明显。数学的学优生越来越少,数学的学困生在逐渐增多,而且数学学困生的队伍随着年级的增高还会越来越庞大。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这些数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为:数学基础差,数学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画图能力、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就更谈不上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了。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阐述几点出现数学学困生的主要因素。

1.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由于一部分学生在小学4—6年级的时候,数学就由于跟不上就开始不学了。小学的老师把这样的学生早已当做旁听生,想学就学点,不想学就不学了,老师也不闻不问,现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啥样的学生都可以升入初中,这样上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根本就不过关,现在的中、小学的教材衔接的非常紧密,如果没有了小学的数学基础,那么到了初中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学困生。

2.学习方法不适应

小学的教学内容简单,代数部分就是一些加、减、乘、除简单的四则运算,几何部分也是对一些简单的图形的基本认识,学生很容易接受的。可是升入初中以后,简单的运算变成了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复杂运算,几何部分的内容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动的能力要求的越来越高,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接受不了老师太高的要求,是学困生的又一原因之一。

3.思维能力较差,兴趣出现倾斜

小学数学主要是四则运算,单项的思维方式,学生一进入初中后,知识内容发生了质变:一是用字母表示数;二是建立有理数概念,引入了负数,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是单一的、定式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动的发散思维能力都没有形成,部分学生就对数学产生畏惧,出现兴趣倾斜,这是产生数学后进生的又一个主要的原因之一。

4.采用机械的教学方式教学

调查中发现,很多数学学困生尚未从教师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开放性的学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不善于思考,最终严重影响了数学学习的质量,逐步形成了数学学困生。

二、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1.课前准备

(1)合理分组

《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团结精神、交往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困难学生”融于各个学习小组这个集体之中,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改善 “学习困难学生”状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又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的最好时机。实验班的一般人数如果是是30~40人之间,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把成绩按好中差相结合的原则分成了6~7人一组。每个组都设有小师傅,这样组内形成“一帮一”捆绑式的结对子形式。分组时男女比例适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性格互补,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达到互相支持,积极配合,逐步建立起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信,有效地解决内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益。“学习困难学生”得到更具体有效帮助,促进他们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为此班主任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职责。具体做法是优等生作为师傅,学困生作为徒弟。课上坐在徒弟旁边的师傅在整个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都要去兼顾好自己的徒弟,让徒弟在师傅的帮扶与榜样示范下,使不良的学习习惯得以修正,自我控制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师傅在帮扶徒弟的同时,自我反思能力与认知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这种捆绑式师徒互助还要延续到课下,课下师傅还要监督徒弟的课后预习、课后作业等的完成情况,同时徒弟上课学习跟不上的情况下师傅还要做必要的跟踪辅导。

(2)采取捆绑式师生互助评价

教师应该实践研究怎样在优化、运用“一帮一捆绑式”师徒互助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具体做法是主要围绕课堂的各个方面,单元检测,月考的成绩都纳入到各组的考核当中,给分的原则是为了激励学困生,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中,同样的问题,课上评价是1、2号的同学答对了,给予1分加分奖励,3、4号的同学答对了加2分,5、6号的答对了加3分。每天让各组的组长统计学生得分情况,每天由组长做一下总结,每周进行一下周总结,一个月进行月总结,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师徒,班级给予物质鼓励。

2课堂活动

(1)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学生的预习能力如果还没有形成的前提下,预习尽量在学校完成。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提前要布置好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布置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在预习的过程中,把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下标记,看不懂的地方做好标注,等待上课处理这些看不懂的地方。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学困生不提出过高的预习要求,预习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对于中等生尽量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对于优等生除了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之后,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补充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课外知识。

(2)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不了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才能够解决的一些数学问题,这时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的时间,发挥合作的有效性、合作的及时性。

在合作的探究中,本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组进行合作探究,发挥合作的横向性和纵向性。合作探究切记把学生聚在一起进行没有必要的讨论和探究,做一些无用功。要准确地把握好探究的深度和尺度。

(3)成果展示

展示学习成果,互教互学呈现多种风采。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派代表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生生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形成新的学习目标。作为代表展示的同学小组内个人加分。

(4)点拨拓展

适时调控,现场矫正,学法指导。教师依据合作讨论情形,适时点拨和引导。这一环节重点是根据学生智慧展示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控、矫正和指导学习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指导他们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5)反馈达标

反馈测评,巩固提升,当堂达标。通过训练、测试、展示等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价,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予以点评,实现当堂达标,不能将完不成的内容延伸到课后完成。时间一般在5分钟,内容以本节课的重点与基础知识为主,采用独立解题,小组互相批阅,教师对当堂检测做总结根据各小组成员的知识掌握情况给各小组相应的得分。

这种捆绑是延续到课下的,课后他们依然是个整体,组内有没完成作业的,和他结对的同学有连带责任,组长有连带责任,小组评价时集体利益会受损。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了,学习意识也提高了。所以通过捆绑式评价教学法,调动了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同学们兴趣越来越浓,使小组内形成一种“我为小组添光彩,不给小组拖后腿”的氛围。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一项工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数学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有恒心。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充分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借助集体的力量去转化这些学困生,使学困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G633.6

A

1673-4564(2015)05-0073-03

2015—08—16

猜你喜欢
学困生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