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融入人文关怀教育路径探析

2015-02-13 04:27肖娟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关怀

肖娟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61)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融入人文关怀教育路径探析

肖娟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61)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护理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对教学对象特点进行分析,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和仿真实训等路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提升护生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

人文关怀;护理学基础;教学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工作现在不仅需要关注到患者的生理,更要关注到患者的心理、社会等情况,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1]。人文关怀能力作为护理人员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护理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2]。护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赋予护理人员精湛的临床护理技能,更应该注意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3]。《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外,更应该将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贯穿其中。本文从教学对象的特点分析出发,以“人性化的护理为导向,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驱动,以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为本位”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探讨和分析人文关怀教育融入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

1.教学对象特点分析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具有以下较为显著的一些特点:(1)在年龄分布上,95后占大多数,其中独生子女占比例较高;以本校为例,在校生中95后占到81%,独生子女比例占到67%;由于独生子女通常是家庭的中心,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精神差,适应能力较弱等特点。(2)学生多以女生为主,个性相对比较柔弱,有些甚至表现出娇气,对他人漠不关心。(3)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她们习惯于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特别是对《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仅停留在单纯的对老师的示教模仿上。(4)学生几乎未接触过临床,不能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在护理操作练习中多采用模拟人,久而久之易致学生“忽视”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缺乏心灵交互体验和淡化言语沟通的作用。

2.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课堂上教师机械的讲解和示范很难实现护理人文关怀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采取引导、体验、实践等手段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4]。而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以案例导入为基础,探索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关爱、同情等情感体验,培养其对他人关怀需求的敏感性和同理心,使学生对人文关怀的实质有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2.1 案例讨论法

例如,在学习留置导尿术的时候,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患者,女,20岁,在校大学生,子宫肌瘤手术,术前遵医嘱行留置导尿术。在示范操作前,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并讨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们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患者,希望护士在操作中注意哪些?经过讨论,学生会提出:(1)操作前一定要安置一个隐蔽的环境,利用苇帘或者屏风保护患者的隐私。(2)操作过程尽可能减少患者肢体的暴露,注意保暖,有学生提出应该让患者将双手交叉放于腹前,避免在操作中手臂的暴露。(3)插管时应动作轻柔以防损伤患者粘膜,引起患者的不适。(4)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与患者沟通,以便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正确指导患者更好地配合操作。通过该案例讨论,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能加深对人文关怀的认知与理解。

2.2 角色扮演法

例如,在学习搬运法时,给出4个案例:一是体重较轻的高热患者;二是体重较重的昏迷患者;三是颈椎损伤的患者;四是术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要求学生根据案例分别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实施一人、二人、三人、四人搬运法。其它同学仔细观察表演过程,发现表演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演完毕,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成功之处进行鼓励和肯定,对语言和操作上存在的缺陷及时给予方法和技巧上的引导和纠正。通过角色扮演,提升了学生对专业及服务对象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获得护理人员角色与患者特殊角色的情感体验及移情理解,内化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3 仿真训练法

由于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文关怀理念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护理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5]。为让学生能更好地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对于适合真人操作的练习项目采取仿真实训法,如:在学习皮内注射法时,经过教师对操作要点的讲解和示教后,分组进行真人配对操作练习,操作完成后让学生相互间询问感受,并及时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交换扮演“病人”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如何在护理工作中体现“爱伤观念”,如何去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形成。

2.4 启发感悟法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在学生的特点,选择易于学生消化吸收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例如,在学习临终患者护理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桃姐》、《入殓师》等影片,并要求每位同学在观影完毕后,写一篇观后感,以此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感悟。

3.在课程评价中增加人文关怀能力评价

在课程评价中,可改变传统的“定量评价”,改用“定性评价”。在理论考核中采取卷面成绩结合平时课堂表现情况,特别是角色扮演参与程度等划分为A、B、C三个等级进行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总分。在实验考核中采用抽签决定考核案例,要求护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景,在模型或学生身上进行操作,并将操作全过程中如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的观察交流、操作后的嘱咐等加入操作考核标准,从而考核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人际沟通能力、情感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及其医德修养水平等综合人文素质。

4.讨论

为了增强人文关怀的教育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师说》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及技能,还应该在学生中传播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人文关怀的内涵建设,在教育和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例如每年“5.12”国际护士节开展纪念南丁格尔的活动,通过授帽点烛宣誓等活动,增强学生们的职业荣誉感,还可以通过组织技能操作比赛、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和开展志愿者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当下护理教育的重点,人文关怀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关怀的技巧上,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这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关怀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更需要通过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深学生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在校护理教育中真正实现护理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

[1]徐锦江,顾立学,周晓平.探究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关怀教育路径[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5):65-66.

[2]黄弋冰,许乐.刍议当代护理人才人文关怀能力的建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70-72.

[3]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1.

[4]郭瑜洁,孟萌,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17-1319.

[5]李惠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8-880.

(责任编辑:王汝玲)

G424

A

1671-752X(2015)03-0096-02

2015-05-20

肖娟(1984-),女,安徽铜陵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关怀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杂志》稿约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