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七 陈树 汪海彬 张瑾 陈华
(1.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61;2.黄山学院,安徽黄山24270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张五七1陈树1汪海彬2张瑾1陈华1
(1.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61;2.黄山学院,安徽黄山242700)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铜陵市3所高校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SSRS的客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MBI-ES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5,-0.289,-0.357,P值均<0.001),SSRS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MBI-ES的显著预测力为18.2%(F=35.681,P<0.001)。结论: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是预防和减缓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职业倦怠;社会支持;教师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来自工作中的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挫折的一种较为极端的反应,往往是教师在长期压力的心理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其症状常表现为工作热情的丧失、工作态度的消极、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等[1]。在国外,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学生是教师最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如果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了职业的倦怠,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更有碍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2]。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也成为国内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显示教师职业已居于职业倦怠十大高发人群的第3位[3]。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性现象,必然也会受到其工作特征和社会组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而社会支持是教师社会性发展所依托的一个社会系统,是个体实施应对策略和应对行为时不可或缺的外部资源[5]。因此,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支持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内部机制,对于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维护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绩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有着重大意义。
1.1 对象
对铜陵市3所高校(1所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使用随机表法各选取3个系的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34份,回收327份,有效问卷313份。其中男教师159人(50.8%),女教师154人(49.2%);26岁以下教师36人(11.5%),26~30岁教师81人(25.9%),31~35岁教师83人(26.5%),36岁及以上教师113人(36.1%);6年以下教龄的教师90人(28.8%),6~10年教龄的教师115人(36.7%),11~15年教龄的教师46人(14.7%),16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62人(19.8);大专学历教师18人(5.8%),本科学历教师164人(52.4),硕士及以上教师131人(41.9);初级职称教师96人(30.7%),中级职称教师155人(49.5%),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62人(19.8);未婚教师58人(18.5%),已婚教师247人(78.9%),离异或丧偶教师8人(2.6%);高职院校教师221人(70.6%),本科院校教师92人(29.4%)。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实际需要,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被试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及婚姻状况及院校类别等一般信息。
1.2.2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6]
该量表信共有22个项目,包含3个维度,即情绪衰竭(9项)、去个性化(5项)和低成就感(8项)。主要用来测试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程度。前两个维度的各项目按0~6(“从不~每天”)的7点计分,后一个维度的各项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得分越低说明职业倦怠程度越轻。
1.2.3 社会支持量表(SSRS)[7]
该量表共有lO个项目,包含3个维度,即主观支持(3项)、客观支持(4项)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项)。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系统越好,得分越低表明社会支持系统越差。
1.3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3.1进行资料的双录入,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2.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
2.1.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经描述统计,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总均分为(1.890.73),情绪衰竭维度均分为(1.940.95)、去个性化维度均分为(1.201.10)、低成就感维度均分为(2.271.14)。
2.1.2 高职与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各维度得分比较比较显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总均分与低成就感维度得分高于本科院校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P=0.011,t=7.118、P<0.001);其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低于本科院校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20)。
2.2 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2.2.1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见表1。
表1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r)
2.2.2 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预测
为进一步研究社会支持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程度,分别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总均分及其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多元回归
3.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总均分及其3个维度的均分来看,其值均低于量表的中值3,说明铜陵市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此结果与薛红霞等人[8]对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傅安国[9]等人研究得出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累计检出率62.1%”不同,提示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可能与当地区域经济文化、学校具体管理机制以及尊师重教的氛围等因素有关。如果高校教师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开放的大环境中,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根据高职院校教师与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比较,发现本科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要好于高职教师。这可能来源于两个类别的学校在管理体制、教师职业发展、社会评价、科研机会和学生管理压力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与本科教育相比,我国高职教育虽历经30余年的发展,但仍然客观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评价不对等、群众认可不够高等现实问题,致使高职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惑,情绪情感易处于疲劳状态,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要解决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应从社会(国家)重视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和个人调适层面着手,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从而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满意感,降低其职业倦怠总体水平。本研究还显示,高职教师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低于本科院校教师,这可能更好地反映出了高职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工作特征:一是高职学生入学时整体素质要低于本科学生,要想教育管理好他们,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二是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任教师往往都是兼职班主任,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具体从事学生生活、学习、就业等管理工作,高职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关心和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以上因素也可能是影响高职教师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的潜在原因,其间关系和发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3.2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高校教师得到社会支持越多,其职业倦怠程度越轻;相反,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这与阎升光[10]等人研究结论一致。提示帮助高校教师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是减少其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客观支持系统的状况在铜陵市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进入回归方程,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联合预测力为18.2%;在对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的回归中,只有客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对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的预测力分别为1.9%、5.2%;在对低成就感的回归中,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其联合预测力为28.6%。客观支持是指客观存在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研究显示其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3个维度都有预测作用,说明能否为教师提供信任与支持的客观环境与条件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应该学校和社会应为高校教师提供较为完善的客观支持系统。同时,教师对支持的利用情况如何也影响着职业倦怠。教师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方面可能存在不同,有的教师即使能得到支持,却往往不愿意他人相助,其实支持系统是互为作用的,个体在支持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为得到别人的支持赢得了机会,因此高校教师应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师生关系,适度地接受来自亲人、朋友、同事和学生的支持,并学会充分利用支持资源,努力尝试自我调适,不断提高对支持系统的利用度,从而缓解自身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能力[11]。研究还显示,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客观支持可共同预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所谓主观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被尊重、支持及理解的一种情感体验,因此可有效控制和缓解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应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压力,积极悦纳自己,主动培养自我的调节能力,善于积极归因,建立良好的自我主观支持系统。
[1]何兰芝,苏连升,王静.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7(1):73-76.
[2]Pedditzi ML,Nonnis M.Psycho-social sources of stress and burnout in schools:research on a sample of Italian teachers [J].La Medicina Del Lavoro,2014,105(1):48-62.
[3]李真.职业倦怠十大高发职业排行榜[J].职业,2006,18(11):12-13.
[4]石海梅,杨文博,于海琴.高校教师工作特征、组织公平感与支持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心理研究,2013,6(6):66-70.
[5]唐国东,王金丽.构建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新常态”[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16(1):87-90.
[6]赵宇.高职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特点及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133.
[8]薛红霞,刘爱琴,刘霞.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1):56-59.
[9]傅安国,邓军,吴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以海南高校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12-17+46.
[10]阎升光,李翠维,朱小茼.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331-1332.
[11]EinarM.Skaalvik,SidselSkaalvik.Teachers'feelingof belonging,exhaustion,and job satisfaction:the role of school goal structure and value consonance[J].Anxiety,Stress& Coping,2011,24(4):369-385.
(责任编辑:王跃飞)
G443
A
1671-752X(2015)03-0075-03
2015-07-05
张五七(1973-),男,安徽枞阳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卫生。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m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