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研究院 陈少熙
学前教育片区管理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以福州市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为例
福州教育研究院 陈少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在此精神指引下,福州市加快了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的步伐,目前,全市共有1203所独立幼儿园,含公办园284所(近年来全市新建、改扩建133所公办幼儿园)、民办园919所,其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0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64所、区县级示范性幼儿园220所。三级示范性幼儿园共有314所,占全部园所数的28.3%。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学前教育存在着优质资源相对短缺、新建园所较多、民办幼儿园所占比重较大、较多农村或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较低等问题,由此造成了“入好园难”“入公办园难”等现象。园所多,新教师多,农村、民办园多,行政管理、教研人员短缺,这“三多两少”的现状制约着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市根据《福建省2013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的“总结推广学前教育片区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的有效途径”这一工作精神,结合福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学前教育片区管理机制,探寻片区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策略”的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新思路。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福州市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有益的、创新的尝试。
(一)完善学前教育片区管理机制,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片区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1.从制度建设入手为片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福州市教育局于2013年率先出台了《榕教幼〔2013〕1号福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各县(市)区相继转发了该文件,并结合本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鼓楼区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制度》《仓山区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制度、教研制度》《关于开展闽侯县幼教片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福清市学前教育片区划分及对口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这些文件精神指引下,各片区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片区领导小组岗位职责》《片区教研制度》《片区园长跟班学习制度》《片区教师培训制度》等落到实处的管理制度,规范片区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保障了福州市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高效的市、区、片、园四级协作管理模式,促进管理和指导具体落实到位
为使片区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管理和指导能具体落实到位,福州市建立了市、区、片、园四级协作的管理模式,即片区管理工作由全市引领,各县(市)区具体指导,片区管理工作小组领衔,园所负责落实,片区内所有幼儿园共同参与。这样既保证了片区管理工作有顶层的设计指导,又有中层的监督评价,还有基层的执行推进。
(二)科学划分学前教育管理片区,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为片区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相对靠近、强弱搭配、规模适宜、公民办交融”的原则,各县(市)区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进行科学划分,每一个片区内的幼儿园包含了省、市、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及普通幼儿园,将片区内办园质量最高的幼儿园确立为领衔园,在此之下,设立小组指导园,每个小组指导园又具体指导小组内若干个公民办幼儿园,并成立片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片长、工作组成员等。在片区管理工作开展之初,全市共划分片区56个,经过两年的发展及片区管理工作的日趋成熟,本着“成熟一所领衔园,建设一个新片区”的指导思想,现在全市共有片区78个,片区的划分更加注重考虑区域范围、园所数量、工作实效性等因素,片区划分朝着小、精、细的方向发展。
(三)拓宽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思路,小处着眼,细节入手,促进片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应涵盖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应细化到幼儿园一日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为此,我市在开展片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调整了以往片区工作中多注重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与研讨的工作思路,将片区管理的工作内容拓宽至幼儿园的行政管理、保教工作、家长工作、安全工作、教师专业成长、教科研等方面,从细微的环节入手,提升片区内公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如仓山城门片区,从幼儿午餐环节入手,开展了幼儿午餐餐点的安排、午餐环节硬件的配备、午餐时的卫生要求、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如何凸显午餐环节的教育价值等一系列的检查、指导和研讨活动。鼓楼区丞相坊片区,从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入手,片区内园所共同探讨了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使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教玩具的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开展环保教育等问题。正是从这样一个个具体、细小的问题入手的工作思路,使片区管理这一看上去“高大上”的行政辞令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上,让片区管理工作接了“地气”,扎实开展。
(四)创新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方法,立足本源,共促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提升
每一个片区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片区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可“一刀切”,不可按同一指令开展工作。所以在片区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立足本源、提升质量、共促发展”,即根据各县(市)区、各片区的实际情况,以提升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促进片区内公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把片区管理工作具体“做什么、如何做”的权限最大限度地给予了片区。片区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根据本片区的实际情况,共同探讨大家亟待解决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在差异中寻求共识,制定片区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如长乐实验园片区,片区内的公民办幼儿园存在着新教师多、教师专业发展参差不齐的情况,如何对片区内的新教师进行培养成为现实而又急迫的问题。然而,该片区目前的情况是:公办园较少,仅长乐实验幼儿园、长乐实验幼儿园分园、吴航中心幼儿园三所公办幼儿园。由于近年来公办园的扩建,长乐实验幼儿园的很多骨干教师被充实到各新办园所中,本身新教师就多。长乐实验幼儿园分园也是一所新办的幼儿园,新园所、新班子、新教师也是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民办园中的教师流动性大,老教师较少,几乎无法自己开展对新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在分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目前片区的实际情况后,实验幼儿园片区首先对片区内所有公民办幼儿园的新教师进行分类,根据新教师当前专业发展的水平分成“入门级新师”“基础级新师”及“提升级新师”三个层级;接下来,整合片区内骨干教师资源,成立三个指导团队分别指导三个层级的新教师。通过对区情的合理分析,对问题的科学判断,长乐实验幼儿园片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骨干教师资源的优势,对片区内的新教师开展指导工作。
(一)片区管理促进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的规范和保教质量的提升
由于片区管理工作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具体细节入手、从本片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片区内公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我市各片区结合片区实际,开展了“幼儿园园长管理能力提升研讨”“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漏洞与防范”“幼儿园集中教育活动如何克服‘小学化’问题”“如何有效开展晨间户外体育活动,让孩子爱上运动”“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规范化检查”“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还孩子快乐童年”等各具针对性的片区管理工作。通过片区管理工作,近两年来,我市共有124所公民办幼儿园被评为省、市、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同时,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和保教质量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二)片区管理转变了幼儿园对片区管理最初的认识,使片区成为学习与成长的共同体
1.转变工作思路,从“给予式”走向“共同研讨式”
以前大家通常认为片区管理中占主角的就是片区内的“好园”,通过开展一些“帮扶”“公开课”等活动让片区内的其他幼儿园来学一学就万事大吉,这种“给予式”的帮扶“给”的是不是大家需要的,一两次的观摩学习能不能就真的有效,确实值得商榷。现在,通过领衔园的引领,片区内园所共同组成“管理小组”“教研小组”,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出适宜的主题,展开“共同诊断—提出问题—制定不同层级目标—推进式研讨—交流分享—梳理提升”这一系列的共同研讨过程,使一个问题真正“弄得清,弄得懂”。
2.转变研讨方式,从“被动接受”走向“积极主动”
通过对同一个问题的分层级研讨,每一层级的幼儿园都有了自己提升的目标。起引领作用的园所从原来的不断提供帮助——一种“倒水”的状态,变为既“倒水”又“注入活水”的状态;中间层级的园所从“吃不饱”的状态,变为“吃得好”的状态;较低层级的园所从“吃不下”到“刚刚好”。在这样一个各取所需、共同提升的状态下,片区内所有的公民办幼儿园都从“被动”走向了“主动”。
(三)片区管理提升了经验与成果的推广和辐射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片区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研讨、落实都汇集了参与园所教师的集体智慧,这样的工作经验或研讨成果经过梳理、提升,将会是本片区今后开展此类工作的指导依据,也能为其他片区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参考。因此,将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就成为了片区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各片区形成了如《仓山区城区一片户外活动研讨资料汇编》《鼓楼区融侨中心园片区保育员一日操作规范微电影示例》《城门片区幼儿园四季营养午餐食谱》等研究成果,在片区内、片区间实现了资源共享。
幼儿园保教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市在开展片区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要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在幼儿园得到贯彻落实,要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要使学前教育得以均衡发展,要走的路还很长。虽然在这两年的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中,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转变了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样有很多现实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首先,目前的片区管理工作人员主要是片区内的园长、骨干教师,她们本身就有着繁重的本职工作,现在的片区管理工作中,她们本着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超负荷地工作,这样的状态能否长期保持?第二,片区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关于培训学习、展示观摩、专家指导、成果汇编等的问题,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经费的支持,虽然我市许多县(市)区出台的学前教育片区工作管理办法中提到了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也将经费落实到位,但在具体开支的过程中,由于片区并不是专门的单位,如何开支也成为棘手的问题。第三,由于目前片区管理工作还未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因此在片区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小部分办园思想不够端正、以盈利为目的的民办幼儿园,对片区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或抱着“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态度。因此,解决片区管理工作中人员、经费、监督评估等问题,将成为我市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下一阶段所要攻克的重点。
(责任编辑: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