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美术教育的多元化指导策略

2015-02-13 04:14福建省军区机关幼儿园倪秀云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环境

福建省军区机关幼儿园 倪秀云

谈谈幼儿美术教育的多元化指导策略

福建省军区机关幼儿园 倪秀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园利用园内外的环境,探索采取多元化指导策略开展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并表现美。

一、园内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利用园内的自然条件,引导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我园是个生态园,绿化面积九千多平方米,园内植物有上百种。高高低低的树、四季不同的花,处处绽放自然之美。我们尽量将美术教育内容与园内的环境相结合,提供充分的机会,带领幼儿在园内观察、探索、发现、欣赏自然的美。春天,桃花、迎春花盛开,教师们经常带领幼儿观察花,发现花的美,并及时利用各种手段表现美。园内的优美环境,为我们开展美术教育提供了条件。幼儿在美的环境中,自然地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了艺术感知能力。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专家罗珍在《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及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一文中谈到,“儿童绘画是儿童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儿童思想情绪及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在现代以注重情感、自我价值、艺术修养和创造力为主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应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表现,并不断地向儿童提出要求,形成新的刺激,促使儿童迅速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多年来,我们不断地对园所的环境进行规划、改造,通过创设、利用环境,努力将美术工作坊、班级环境和幼儿园环境进行有机的整合,为幼儿打造一个更加自由、自主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布置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二)采用多种形式融合的策略,激发幼儿兴趣、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我们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注重融合音乐、语言等,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激发幼儿的艺术创作力,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尤其是美术欣赏活动,幼儿受年龄特征与经验水平的影响,在欣赏中感受作品美的能力有限,表达自己感受的语言能力也有限,因此我们经常根据欣赏的作品,设计制作动漫的画面,突出欣赏对象,讲述与作品有关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所欣赏的作品,从而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融合音乐和语言等,不是生硬的拼凑,而是利用音乐和语言等手段,达到激发幼儿兴趣、营造浓厚艺术氛围的目的。

1.选择趣味性强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喜欢听故事,注意力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我们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动画故事为载体,从而产生良好的欣赏效果。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时,我们以绘本《颜色》引题导入,将“小老鼠出洞、玩色、被猫吓跑、发现一幅名画”的过程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再配上俏皮的声效,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发现了红、黄、蓝三原色以及玩色的经过。幼儿一下子就被可爱的小老鼠吸引住了,不仅全神贯注地观看动画,认真地倾听故事,而且饶有兴趣地跟随着故事的情节去欣赏各种色彩,并初步感知了抽象名画《红、黄、蓝的构成》。

2.用音乐营造与美术活动相适宜的环境氛围,加深幼儿的感受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建构新知识获得发展的。美术教育活动也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营造温馨宽松的氛围。例如大班绘画活动“海螺兄弟”,教师在幼儿创作时播放大海的轻音乐,营造了海的氛围,使幼儿置身于美好的意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注重美术欣赏活动,采取“欣赏迁移”策略,激发幼儿艺术表现的灵感

1.选择适宜幼儿欣赏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借鉴

我们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与幼儿的创作表现结合,引导幼儿迁移多元艺术表现手法。教师从小班开始就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幼儿欣赏的名家经典作品,采用多元的教育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感知和发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同时,我们还借助名家的油画、版画、水粉画、国画、剪纸、摄影、装饰画、工笔画等有创意的各种流派艺术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借鉴,引导幼儿建构自身美术经验,提高表现能力。

小班幼儿没有太多知识经验的束缚,思想自由,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于各种美术作品时常有出人意料的有趣见解。小班的幼儿正在初步地感受色彩,对于线条的表达也处于随意自由的状态。基于此,我们大多选择画面中造型简单、线条随意自由、以大色块为主要构图的抽象画,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百老汇的爵士乐》、米罗的《红蛋太阳》《太阳的崇拜者》《星座》、康定斯基的《方格子中的同心圆》、吴冠中的《春如线》《春满》《映日》等。

中班幼儿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表达、表现能力,再加上经过一年的色彩感受铺垫,小手肌肉进一步发育,造型能力与色彩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我们多选择一些画面丰富、造型有趣、更生活化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如西蒙的《我总想起的动物》、弗兰兹的《黄牛》、夏加尔的《绿色小提琴家》、瓦塞尔的《太阳》、丰子恺的《办家家》、齐白石的《群鸡》等。

大班幼儿积累了更丰富的色彩和造型的经验,观察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为此我们会选择一些情节丰富、表现更有层次的艺术品来满足大班幼儿各种能力的需求,为幼儿的创作开阔思路。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不仅重视幼儿对整体画面的欣赏,同时也特别重视幼儿对作品细节的感受与表达。为此,我们推荐了如荷姆卡兰的《王子坐在大象上》、梵高和毕加索的作品、雷诺阿的《自画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王维的《四君子》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

2.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支持幼儿欣赏、体验

感受与欣赏美是表现与创造美的基础,因此,在对幼儿开展艺术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欣赏、体验。

(1)对话法。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首先要保证幼儿与作品自由对话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让幼儿实现与作品的有效对话,活动前,我们会搜集并引导幼儿了解所要欣赏作品相关的信息,用有趣的故事等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在欣赏活动中,幼儿对作品既有一定的经验,同时又能较深入地解读作品。

(2)游戏法。教师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游戏,如连连看、名画拼图(立体和平面)、看看说说、说说猜猜、色彩转轮等,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欣赏和学习美的表现艺术,熟悉伟大的艺术作品,增强对艺术元素和原理的认识。

(3)视听法。相关研究表明,视听结合的学习特别适合3~6岁的幼儿,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将视觉艺术的名画与听觉艺术进行结合,营造丰富的审美意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实践探索和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体验。

幼儿欣赏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主题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对某一技能或主题进行持续学习。美术欣赏活动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艺术眼光,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以及捕捉美的敏感性,也拓宽了幼儿自由表达的维度与高度,提升了幼儿艺术感受与表现的能力。

(四)保障幼儿自由、自主的欣赏或创作空间的策略

1.减少教师的约束,引导幼儿自由、自主地欣赏或创作

美术教育活动的氛围应是自由和宽松的,应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有充分的探索、质疑、创造、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一些教师总是不放心,怕孩子偏离活动目标,喜欢干预、约束幼儿,不能让幼儿自主地欣赏与创作。“留白”其实是一种策略,它赋予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或创作。

2.提供多样材料空间,引导幼儿自主地创作

材料与创作紧密相连。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是支持者,支持幼儿的设计和想法,为幼儿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材料。我们注重提供多样化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通过剪切、连接、扭转、组合、粘贴、上色、打结、紧压等个性化的创作,把自己的想象转化为艺术美的形象。

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为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图像表征,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到幼儿园周边的环境感受美。比如,我们利用社区公园、喷泉、街道等的环境,带领幼儿坐在草地上听听风吹叶子发出的声音,拾捡落在地上的花瓣、树叶,看看树叶、花瓣的形状、颜色,闻闻叶、花不同的味道,抱抱大树,说说触摸不同树干、叶子、花的感受,从中感知其中的美及细微的不同,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美术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多种感官功能,让幼儿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中尽情地观察、体验、游戏,促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家长资源,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体验

我们还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避免家长单纯地用“好”或“不好”(“像”或“不像”)来评价幼儿的家庭美术创作。同时,我们建议家长利用周末亲子活动带领幼儿到公园、乡村寻找发现自然之美。如小班开展“花儿朵朵”“彩色树林”系列美术活动时,为了让幼儿能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充分感受自然美景,教师结合美术教育内容,与家长一起设计亲子活动的内容及方案,明确外出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活动中,教师请家长帮助幼儿关注自然中的美,并支持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引导与教育。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责任编辑:赵玮)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环境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