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操作体验型课堂模式例谈

2015-02-12 07:43吴华芳
考试周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

吴华芳

摘 要: “图形与几何”操作体验型课堂模式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注重学生的主体探索,使学生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实做、猜测、讨论交流,经历感受知识探索的全过程,在体验操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创新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重要价值,从而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本文举例阐述了该模式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 图形与几何 操作体验型课堂模式 主要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形成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线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和学生的经验、体验与感悟。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采用操作体验型课堂模式大有裨益。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构建“图形与几何”操作体验型课堂模式的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

通过观察一些实物和有趣的现象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实物初步认识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或规律的发现做铺垫。

如在《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课中,笔者开始用“猜一猜”的活动,出示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衣服、飞机、树叶、七星瓢虫等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出这个物体是什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入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表象。

二、操作体验,合作构建

真正有效的学习必然是自主操作体验,在充分合作交流中构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创造探索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在互动交流中“发现”,在操作体验中“感悟”,在开放思维中“碰撞”。因此在新知探究环节,笔者采用“大胆猜测、操作验证、合作构建、得出结论”这四个部分。

在大胆猜测阶段,由于学生有强烈求知欲的支撑,面对一个新课题,总有许多猜想。于是,笔者抓住学生这一心理,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哪些条件相关?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笔者让学生猜想: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敢于大胆发现新知的问题意识。这一系列猜想到底是不是正确呢?这就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操作验证阶段。操作验证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模型、实物或教具等),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叠一叠、画一画、移一移的过程中,通过眼睛、耳朵、手指等多种感官的协同合作及其他同学的相互配合发现几何形体的特征,把由观察获得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推向深入,加深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通过操作发现规律,并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时时点拔,得出结论。

三、练习巩固,深入感知

结合图形特征,用刚学到的知识和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并发展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设计:1.计算三角形彩纸的面积。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出示一张三角形彩纸,要求计算它的面积,学生立即提出意见:没有告诉底和高。教师故作惊奇:原来如此,现在告诉了它的底和高,你们应该能算了吧?学生意识到:没有对应的底和高。教师此时作出恍然大悟模样,说道:原来必须知道三角形底和对应的高,才能算出三角形的面积。2.计算三角尺的面积。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就是对应的底和高,同时也巩固了公式的应用。3.让学生先测量三角形纸片相关数据,再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4.计算在同一组平行线间,同底等高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通过计算让学生自主发现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5.判断:①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②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一定相同。对学生容易产生认知模糊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突破学生认知的疑难点。

在以上练习中加强了表述思维的训练,不仅让学生作出了最终的答案,还让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分析过程。通过练习,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思维的敏捷性、简洁性、批判性与深刻性等。

四、课后拓展,回归生活

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知的“再加工”,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设计了以下问题:张大爷要把一块近似三角形的土地平均分给兄弟两人,可以怎样分?这样设计既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又应用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也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分法的多样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上述课堂教学模式只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活动框架,展现了一条思路,并不是供教师机械模仿的样板。在课堂教学选择与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才能,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班级学生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大胆创新,灵活改变教学流程,方能打造精彩的高效的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
画板构建表象 直观巧解深意
认知冲突,让儿童的数学思维飞起来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验研究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支撑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成实践
浅谈“图形与几何”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小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的思考
例谈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的入门教学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疑难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