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兰
摘 要: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应从班级规则开始。创设情境,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幼儿的认知感。真情交融,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幼儿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合作互动,充分发挥情境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
关键词:情境教育;班级规则;运用
培养幼儿遵守公共规则意识首先得从班级规则教育开始,使其懂得班级是一个整体,“我”是班级中的一员。幼儿的班级规则教育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关爱班级的小朋友和环境,自觉遵守集体规则,保护环境卫生,能为班上的小朋友服务;(2)维护班集体的利益的意识,如,爱护公物、随手关水龙头等。幼儿园情境教育的目标在于采取声、色、音、形、象等综合手段,根据教学目标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促使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幼儿的认知感
李吉林老师概括了创设情境的六大途径: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创设。
1.展开丰富的想象,设置富有童趣的活动氛围
教师凭借自身的教育经验,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幼儿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富有美感且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空间和氛围,使幼儿一进入便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比较简单的有手指游戏、沙土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为幼儿创设有关社会性方面和动手操作方面的素材,提供丰富的活
动材料,使情境作用于幼儿的多种感官,发展幼儿以物代物的想象力。如,用橡皮泥做点心给客人吃,皱纹纸撕成面条等。
2.强化主体意识,创设和谐的人际环境
情境教育通过创设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让幼儿在教育过程中有充分的活动。注重角色效应、角色的转换则有利于其强化幼儿的主体意识,使他们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在有充分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即自觉的体会人际交往的乐趣,当然难免也会体验到交往的挫折,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3.体现适度性,操作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情境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受体幼儿的能力,太容易,会使幼儿滋长骄傲的情绪并失去活动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理解则会失去操作的兴趣,只有难易适度,才能使幼儿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
二、真情交融,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幼儿认识活动的主动性
教师要融入情境,创设美的情感背景,要做“长大的儿童”,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仪表、表情、语调给予幼儿以亲切感、信任感,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要让幼儿在活动前和活动后感到温暖、安全,没有紧张感和压迫感。多用鼓励式教育帮助幼儿树立起成功的信心,从老师那里十分敏
锐地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如,在“认识水果”的活动中,教师以“兔姐姐”的角色与幼儿交往,在认识调味品的活动中,教师是“大厨师”,幼儿是“小厨师”,“大厨师”与“小厨师”在活动中共同探讨问题,有效地指导“小厨师”用各种调味品拌制好吃的凉菜。
三、合作互动,充分发挥情境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
1.营造生活的情境
如,早上来园,教师在教室门口主动与幼儿问好,幼儿也会主动回应;回家时,教师主动向幼儿说再见,幼儿几天之后也能够主动回应;活动课时,教师请幼儿听音乐或并配以相应的手势,幼儿不用刻意去学,天天听好几遍,便自然而然知道什么是上音乐课、什么时候应该洗手、什么时候是午睡的时间到了等。通过一些生活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遵守集体规则,妥善处理一些问题。
2.设置感官的情境
通过图像、音乐等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兴趣。如,班级物品的布置和摆放,在所有的物品上都贴上对应的标记,有的还可以匹配上图画,使幼儿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即使不识字的也能通过实物和画面对照出来。清晨幼儿入园及户外活动时,可播放一些简单的幼儿歌曲,让幼儿边玩边唱,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班级的规则。另外还可以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难点的突破。如,图书应该放在哪里,应该怎么搬小椅子等等。
3.创设游戏的情境,激发幼儿的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培养的关键在于把学习和游戏这一幼儿喜闻乐见的情境结合起来,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小班学习“请、谢谢”等礼貌用语时,教师组织幼儿玩“请坐我的小汽车”的游戏,请一名幼儿当司机,去请“乘客”并说“请上车”,被请的幼儿说“谢谢”,便坐上小汽车,依次一直玩下去。幼儿为争当“小司机”,便努力去听、去学、去说,人人是主体,个个都在参与,在反复的听、说中记忆、学习。
幼儿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幼儿的班级规则教育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坚持和努力,一定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幼儿的班级规则意识一定会得到提高。
编辑 董慧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