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建,陈世忠,刘永皑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寰枢椎复位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苏 建,陈世忠,刘永皑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 探讨寰枢椎复位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颈性眩晕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复位法配合扩管药物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单纯扩管药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完善TCD检查,予“眩晕计分标尺”度量眩晕程度,并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积分统计,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眩晕计分标尺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寰枢椎复位法配合扩管药物治疗颈性眩晕效果优于单纯扩管药物治疗,是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颈性眩晕;寰枢关节;脊椎矫正枪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部分脊髓型可有眩晕症状。颈性眩晕目前尚未被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列出,但临床有其独特的症状、体征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与颈椎病有相似处,但也不完全一致。研究显示[1-3],颈性眩晕与寰枢椎、椎动脉及其周围的神经解剖有着密切的联系,颈后软组织原发病变对椎动脉也可产生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该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临床上一般给予扩张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及脑部供血和供氧等治疗,但疗效一般。2011年10月—2013年11月笔者采用寰枢椎复位法配合扩张血管药物治疗颈性眩晕患者59例,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18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配为2组:治疗组59例,男21例,女38例;年龄35~65(49.1±9.1)岁;病程6d~5年。对照组59例,男19例,女40例;年龄35~65(51.9±8.3)岁;病程8d~5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诉,或有猝倒发作,或仅有头晕眼花的感觉,转换体位,头颈过屈、过伸,旋转运动易诱发眩晕,或使之加剧;颈项强痛不适。②体征:主要为颈椎一侧或双侧旋转障碍,转颈试验阳性;颈椎屈伸度减小;寰枢椎横突双侧不对称,压痛。③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张口位片可见寰椎两侧块宽度不等;和/或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不等、侧块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不平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可立体显示寰椎的侧移或旋转;颈椎MRI椎动脉造影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对椎动脉的影响;颈椎MRI椎动脉造影示寰枢椎段椎动脉呈“C”或“S”形。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狭窄、血流减慢或供血不足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35~65岁;③病程≤5年;④如果已经接受过其他手法或保守治疗,经过5d以上的洗脱期。
1.4 排除标准 ①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综合征、良性位置性眩晕等)和眼源性眩晕(如屈光不正、青光眼等);②脑源性眩晕: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腔隙性脑梗死、脑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③血管源性眩晕:高血压病、冠心病等;④严重的心、肺、脑疾病患者;⑤疑有或已确诊的颈椎及椎管内肿瘤、骨关节结核者;⑥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⑦严重骨质疏松或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致颈椎结构失稳者;⑧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⑨不配合治疗或不愿意接受研究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给予寰枢椎复位;口服西比灵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I0930003,每粒5mg)10mg每晚1次,连续服用2周。寰枢椎复位操作:施术前予颈椎张口位、侧位X射线检查,明确寰枢椎移位情况。患者予仰卧位,颈部自然放松,双手放松置于腹部。医者站于患者头侧,面对患者。采用按法、揉法等手法放松颈部软组织3~5min。针对旋转移位:以寰枢关节左侧矫正为例。术者以右手放于患者头部右后侧,嘱患者头部自主向右旋转至极旋后放松并维持该角度,术者将患者头部抬高约15°,并后仰20°以锁紧寰枕关节,再将脊椎矫正枪定位于枢椎左侧关节突部,以向前、向上45°方向,100~200N小幅度、快速作用力治疗2次。针对侧方移位:以寰枢关节左侧矫正为例。患者右侧卧位。患者头向后仰10°并侧向健侧,施术者一手扶托患者头部右侧,使患者头向后仰10°并侧向左侧,将脊椎矫正枪定位于寰椎左侧横突,以平行寰椎方向,100~200N小幅度、快速作用力治疗2次。疗程结束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1个月后来医院复诊1次。
1.5.2 对照组 单纯口服西比灵胶囊10mg每晚1次,连续服用2周。疗程结束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1个月后来医院复诊1次。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完成《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填写。该量表主要包括以下5项:眩晕16分(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全表满分为30分。每项均分为5个等级。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予眩晕计分标尺度量,评估疾病整体状态。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行TCD检查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 改善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30-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改善率≥90%,TCD复查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90%>改善率≥75%,TCD复查血流速度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75%>改善率≥30%,TCD复查血流速度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改善率<30%,TCD复查无改善(经治疗后失访病例和仍需手术患者按无效统计)。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等级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估总积分比较 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均<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估总积分比较,分)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2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1),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研究显示,颈性眩晕与寰枢椎、椎动脉及其周围的神经解剖有着密切的联系[1]。椎动脉自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依次沿横突孔向上,至第2颈椎水平位于颈神经之前及横突间肌的内侧,至寰椎的横突孔,呈锐角向后,并围绕寰椎上关节面的后外侧向内,经寰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进入椎管。颈椎MRI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在上颈区有3个弯曲,分别位于颈2~颈3横突之间、寰枢椎两侧关节和寰椎侧块之后;寰枢部椎动脉的弯曲大部分呈向外的“C”形,少数呈“S”形。正常上颈部椎动脉的3个弯曲能适应寰枢椎复杂的旋转运动,维持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如寰椎发生侧移或旋转,必然牵拉、扭曲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生眩晕。另外,在椎动脉的周围有来自星状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椎神经的交感神经丛,沿椎动脉进入颅内,形成基底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再沿其分支至内耳动脉,一旦受到刺激可导致反应性血管痉挛,产生眩晕[2-3]。
颈椎病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尤其是寰椎的侧移和旋转,以及关节突增生;其主要病因包括:①对椎动脉的直接压迫或扭曲牵拉;②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反应性椎动脉痉挛,出现眩晕症状。此外,有研究认为,颈后软组织原发病变包括颈部肌群、颈椎间盘、颈椎韧带,特别是颈后三角软组织的痉挛和无菌性炎症对椎动脉可产生影响。如椎动脉周围的纤维粘连,认为可能是由于颈椎反复受到急、慢性损伤,软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增生反应而形成瘢痕组织,进而牵拉或压迫椎动脉引起颈性眩晕。目前颈椎软组织炎症病变被认为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学机制之一[4-5]。研究认为,椎动脉本身退变引起的硬化、血管弹性减弱及可能合并的血液黏度增加等因素是形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础性因素,机械性和神经性因素起协同或促进作用。在颈性眩晕患者中,椎动脉可由于骨刺等刺激颈交感神经引起流速增快,而当其受压时则流速减慢。如颈性眩晕患者正中位测椎动脉流速正常,在其将头向左以及向右转至极限后,相同深度分别再测定,可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等改变[6-7]。
手法复位治疗颈性眩晕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而其中寰枢椎复位的重要性更为许多临床医生所重视。寰枢椎复位使得眩晕患者椎动脉供血情况等得以改善,使颈椎关节紊乱状况得到纠正,而这是治疗的关键,其有利于颈部肌肉的放松,缓解或消除椎动脉周围神经的刺激和受压状况[8-15]。西比灵是治疗眩晕的常用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选择性扩张脑血管,降低前庭反应,防止神经细胞因缺氧缺血发生损伤,从而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本研究通过口服西比灵结合器械进行寰枢椎复位,一方面,以器械代替人手进行寰枢椎复位,能起到很好的定量、定向、定点的目的,较普通手法更具有可重复性和易掌握性;另一方面,以机械推动力代替常规手法的旋转力,能较常规手法更少引起颈椎间盘的副损伤。
综上所述,寰枢椎复位法配合扩管药物对眩晕症状的改善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比灵组,该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 张军,齐越峰,孙树椿. 椎动脉与颈交感神经的解剖关系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学中的意义[J]. 中国骨伤,2001,14(12):737
[2] 伍海昭,林列,朱加德,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ET、NO的变化[J]. 中医正骨,2004,16(2):3
[3] 孙宇,陈琪整理.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4] 冯晓洲,张大鹃,杨哲.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 中国骨伤,2002,15(9):537-538
[5] 师旭敏,蔡临萍. 经颅多普勒诊断头晕346例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4):428
[6] 何建,李泽兵. 手法牵引颈椎操综合治疗80例颈椎病[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26(3):39
[7] 李磊,黄性贵,司道山.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7例[J]. 光明中医,2007,22(1):46-47
[8] 冯福命. 按摩治疗颈型眩晕症的疗效观察[J]. 按摩与导引,2007,23(1):20
[9] 方磊,房敏. 手法规范化研究之生物力学进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4):60-62
[10] 李宁明,邬黎平,翁凤泉. 颈椎不同体位下拔伸旋转手法对椎间盘髓核内压力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5):433-436
[11] 朱立国,冯敏山,毕方杉,等. 颈椎旋转手法的在体力学测量[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8):673-674
[12] 王立恒,孙树椿,陈朝晖,等. 手法治疗颈椎病的在体力学测量[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3):22-24
[13] 冯敏山. 旋提手法的力学测量及模拟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观察[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14]JoelG,Piekar,DC,MingKangYu.Paraspinalmusclespindleresponsestothedurationofaspinalmanipulationunderforcecontrol[J].JManipulativePhysiolTher,2006,29(1):22-31
[15] 刘兵,戴玉景. 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解剖及流体力学研究[J]. 中国骨伤,2003,16(2):81-82
中山市医学科研基金项目(2012A05010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2.014
R
B
1008-8849(2015)22-2438-03
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