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担保法律风险防范

2015-02-07 08:42:17宋炜
法制博览 2015年24期
关键词:担保企业融资法律风险

企业融资担保法律风险防范

宋炜

江苏神阙律师事务所,江苏无锡214021

摘要:资金是企业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企业发展中所需的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得。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担保,当前市场上所具备的担保方式、种类等都比较多,尽管每种担保所具备的法律风险不同,但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对担保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基于此,本文对企业融资担保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融资;担保;法律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39

担保是企业融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担保的合理运用,帮助企业获得运转所需的资金。担保本身就具备很高的风险性,企业在运用担保的过程中,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法律风险,而且法律风险具备传导性,影响企业的经营,因此,企业在设定融资担保时,要对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企业融资担保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担保方式方面的法律风险

所谓融资担保,是指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担保人向受益人提供本息偿还担保。企业融资担保包含两种担保,一种为担保人担保,一种为物权担保[1]。在担保人担保中,通过法律协议的签订,担保人承担了一定的偿还本息债务的义务,这样一来,担保人就承担了一定的法律风险,一旦债务人不履行自身的偿还债务义务时,债务人欠债权人的债务就需要由担保人来偿还①;在物权担保方面,主要的表现就是项目资产的抵押和控制上,在进行抵押时,既可以是不动产,比如土地,也可以是有形动产,比如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此外,还包含无形动产的担保物权,比如合约权利、专利权等,具体说来,物权担保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抵押,一种是担保,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具备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果债务人不履行还债义务,那么这个债务就需要担保方承担。总之,无论是担保人担保还是物权的担保,其所具备的法律风险都是比较大的,需要十分的注意。

(二)担保物方面的法律风险

在选择物权担保的方式来进行担保,就需要保证担保物的价值在担保期内不发生任何变动。在担保期内,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时,担保物的价值就会发生变化,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担保物自身具备的自然属性也会对其价值产生影响。在担保期内,担保物很容易发生损坏的情况,进而减少担保物的价值,这时,企业就会面临成本风险、财务处置变动中的法律风险等,进而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相互担保的法律风险

所谓相互担保,是指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由另一个企业来进行担保,这是企业融资中经常使用的担保方式,在相互担保的过程中,企业所承担的法律风险是比较大的,而且法律风险具备比较强的传导性。在相互担保方式中,无论是担保人还是担保物,都属于其他企业的人和物,因此,企业无法对担保资源进行有效地控制,担保企业的信用风险、担保物处置的法律风险等都需要融资企业进行承担。通过相互担保方式,企业所能使用的担保资源增多,因此,企业所具备的融资能力显著的增强,不过,担保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也相应的增加②。

(四)履行担保责任的法律风险

对于债权人来说,担保责任的履行只是其担保权实现的过程,但是对于融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企业丧失了偿还借款的能力,只能选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或者担保物被处置[2]。在进行担保物处置的过程中,会发生权益冲突的现象,可能是担保权益之间,也可能是担保权益与其他权益之间的,无论是哪种冲突的发生,都会给融资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责任风险。

二、企业融资担保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

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由相关的法律来提供制度保障,在立法机关方面,要对相关的担保法律进行完善,并提升法律的可实施性,从而对担保期内各个企业或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降低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证企业融资安全进行,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监管机关方面,要对企业融资担保进行科学的监管,保证担保市场的规范性发展。通过相应法律的完善,为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使企业融资担保的健康发展,并降低法律风险。除了完善法律之外,还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担保制度,在担保制度中,明确的规定企业在进行融资担保时所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从而提升企业融资担保的规范性③。

(二)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

无论是哪种企业融资担保的形式,都需要担保方具备较高的信用。当前,之所以企业融资担保具备比较高的法律风险,主要的原因就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从而导致企业在进行担保时,无法对信用进行准确的判断④。实际上,大部分企业融资的担保均为担保公司担保,在选择担保公司时,其信用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然而由于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影响了融资企业的信用判断,进而导致法律风险的发生。在对社会信用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充分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逐步的将社会信用制度完善。同时,还应该通过某种身份信息的绑定,建立起信用终身制,并合理的将违约成本增加,通过信用奖惩制度的建立,对长期保持较好信用的企业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对于不守信的企业或个人,将其放入到信用黑名单中,并对其失信行为进行媒体曝光[3]。

(三)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在防范企业融资担保法律风险时,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构建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事前控制的方法有效的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具体说来,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包含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在事前阶段,主要的构建内容就是进行风险识别,目的是将企业融资担保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风险识别出来,在担保期内,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比较多,比如担保合同的真实性、担保人的信用、担保文件的合法性等,通过对法律风险种类的明确,有效的在担保前期进行风险识别;在事中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对风险进行评估,科学的进行风险识别之后,就需要对各种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进而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在事后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完成之后,就会形成相应的法律风险结果,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防止法律风险发生,保证企业融资担保的正常进行,在对风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这样才能提升法律风险防范的效果,有效的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

三、结论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融资是有效地获取资金的手段,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担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担保,保证企业获得所需的资金。然而,企业融资担保还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果风险发生,就会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企业甚至无法在继续经营,因此,在担保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法律风险十分注意,通过相应的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尽可能的降低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进而保证企业融资的正常进行。

[注释]

①张学森.我国融资性担保业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研究[J].前沿,2012(13):83-85.

②陈秋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偿付能力的法律界定及其规制[J].法律适用,2010(07):41-44.

③臧博,何永新.民间借贷融资担保风险之法律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1-25.

④李敏,李帅杰.中小融资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7):38-39+60.

[参考文献]

[1]吴钢.关于企业融资担保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0(27):17.

[2]顾海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机制的重塑研究[J].南方金融,2011(04):8-12.

[3]贾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探析[J].青海金融,2013(06):33-37.

猜你喜欢
担保企业融资法律风险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经营者(2016年19期)2016-12-23 15:41:30
浅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化解途径
对外经贸(2016年9期)2016-12-13 04:55:21
论公司担保中债权人的审查义务
合伙企业法律风险实证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57:01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0:57:54
浅析P2P网络借贷中的增信方式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8:11
浅谈FIDIC合同条件与我国合同示范文本的几点不同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财税月刊(2016年5期)2016-08-03 21:13:19